从河东到河西

文摘   2024-07-10 17:42   甘肃  

有个经济学理论叫荆轮效应,原指人的消费习惯在形成之后不可逆,只会向上调整,很难向下适应。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经济学只不过是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一种总结性研究。因此荆轮效应其实可以延展到很多方面,解释许多“偶然性”和“偶发性”。

尽管有时仅用一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社会现象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只言片语的名词和理论当然无法全面完整且准确地概括所有的问题。因此,我们仍旧需要有多元分析框架,并不断嵌套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适用于分析大多数事件的、不断完善的理论模型。最终通过这个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不可预测和掌握,它是一种状态和结果,每个人的经历和认知塑造了最终的状态,从这种程度上,它也是“业”和“果”,通过当前人的状态显现出来。站在普通人的维度上,身处的位置即其世界观。这里的“位置”不是那片土地上形成流毒的论资排辈、加官晋爵、富甲一方,而是自身的小环境。如何改变自己的“位置”,最容易也是最复杂的一个方法,就是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论,而判断是否”科学“很简单——是否合乎逻辑。过去我从未受过任何“逻辑学”的训练,对一件事的思考总是偏安一隅、泛而不深。直到我现在开始向自己提问,向每一个现象提问,至少往下问三层,我才发现,很多事情的真相就在那里,甚至很多事情拥有共同的真相,但没人在意,或者敢在意。

而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联系的。东北的恶性事件,和某位高层的落马,和某金融机构员工的一跃,都在你吃着炸鸡擦着手上的油的时候紧紧联系在一起。所谓“偶发事件”,就是大浪拍在大堤上溅起的那一丛水花。你想的是下一浪只要没拍在我身上就不要紧,但你从没去注意脚下的大堤是不是要塌了,因为你觉得大堤的维护也不是你的事。

这是一篇很无奈也很隐晦的文字,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叫《你所熟知的时代,才开始没多久》,也看了一篇雄文叫《背腹受敌的......》,如果你也关注近期的各种社会热点新闻(不是热搜),你大概率能明白我在讲什么。如果模棱两可丈二和尚,那就看第一段,学点经济学常识,再要好学一点,尝试把一个现象问三层,并多找几个问题。

举例:为什么会出现食用油和工业油混装情况?

尝试从这个问题出发,看看你能据此问出多少个问题,走出多少个方向,得出多少结论。

时代浩浩汤汤往前的时候如同荆轮,愿意不愿意总会被招呼过去。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如果总在不断挖掘腐朽的总想坐在头上的烂骨头架子,而不是将闪烁出的人文主义的火小心保存,烧起科学和伦理的光明,那,一代人总还会有一代人的三鹿,清除的不是麻雀还有病毒。



行走无声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去所有未经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