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1.0

文摘   生活   2024-04-24 20:46   瑞士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往年这时候大概会写一点什么来感怀一下读书带给我的影响,今年做个Nerd,跟大家交流下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也是我这几年来持续在做,但囿于个人能力还没完全成熟的方法。


1

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成为知识,或者说一个知识库的引线。也正是因为获取太过于容易,所以冗余信息很容易成为沉淀,占据着我们脑补储存空间,消耗我们的注意力、精神去处理。但人的精力和时间当然有限,不可能只用脑子便记住一切。尽管我们时常看到有“记忆大师”能够凭借特殊的方法记住很多没有意义的排序(比如扑克牌花色号码等),但这种无效信息的留存时间有多久暂不必说,普通人能否掌握也值得商榷。由此,构建“第二大脑”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第二大脑"(Second Brain)是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外部的知识存储和处理系统,旨在扩展和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1967年,托尼·施瓦茨(Toni Schwartz)提出:在信息时代,人类需要一个"第二大脑"来帮助处理和利用数据和信息。后来,程序员、作家托马斯·科瓦茨(Tomas Kovats)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将其应用于个人知识管理。根据他的观点,"第二大脑"是一个数字化的知识库,可用于存储、组织和检索各种形式的信息和知识,如笔记、想法、参考资料等。"第二大脑"系统通常由各种数字工具和应用程序组成,例如笔记应用、知识库、思维导图工具等。这些工具有助于捕捉、处理和连接各种片段化的信息,从而构建一个统一的个人知识库。总的来说,"第二大脑"的目标是减轻人类大脑的负担,将各种零散的信息和知识外包出去,使个人能够更高效地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存储库,更是一个强大的思维和创造工具。

在一些平台上,搭建“第二大脑”的方法论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热点风口,叠加上所谓“个人成长”等标签,俨然流量密码。但我“看过了很多第二大脑,依然没有自己的脑子”。一些博主的视频和文章,纯粹是为了借着年轻人目前存在的信息焦虑来引流;一些博主的方法,或许只适用于当前他们的状态和节奏,不具有可复制性;甚至还有一些博主,在形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而根本忘记了第二大脑的最初和最终目的,即解放使用者的大脑,使得他能够更高效思考和创造(比如一些视频网站上博主花一两个小时介绍自己的notion页面如何设计精美,使用起来功能齐全。)

在我看来,首先,知识管理系统如小马过河,每个人的大脑处理信息方式不同、接受的信息和渠道不同、使用场景不同,因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次,知识管理系统,底层逻辑是知识管理,而非管理系统,花里胡哨弄好多功能和页面,就好像是一定要在汽车上增加冰箱烤箱抽油烟机功能——看起来是一种很高级的升级,但实际上影响的是汽车作为出行代步工具的本质。

这里我骂的不是别人,正是以前的自己(微笑脸)。就像在上一篇《把手弄脏》中讲到的,我曾经是一个非常需要完美开头的人。比如小时候写作业,必须是书桌文具收拾整齐、钢笔吸好墨水、吃完饭了不会有人打扰才会开始,否则根本静不下心来。但实际上在开始之前已经消耗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所以在计划开始之前,对于“计划”本身已经开始产生消耗了。因此对于知识管理系统,我之前的关注点在管理系统,现在逐渐向知识管理转变。这也是我目前的系统一直处在1.0版本的原因。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也希望有读者朋友能留言或者在后台跟我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2


这我目前使用的信息处理流程,算上输入和输出,一共有六个阶段,也是我认为阅读或者说知识转化需要经历的三个进程。

进程一 输入+筛选:输入渠道和知识过滤。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创建自己的知识过滤网,筛选有效信息。

信息冗杂是这个时代的独有特征,每个人的手机、电脑、社交软件,无时无刻不在推送信息。高强度的信息压力实际上导致大多数人处于信息的被动接收方,占用了大量的注意力。旧约当中曾经讲过一个通天塔的故事,说的是大洪水后,世界上的人类都讲同一门语言,同一个口音。后来他们准备修一座巴别塔(通天塔),因为语言相通,所以齐心协力,塔修建的速度很快。他们的举动惊动了上帝,上帝觉得这么搞下去,指不定还能做出什么事来,于是他有一天变乱了人们的语言,并且是他们分散在各处。从此,人类语言不通,再也无法齐心协力了,巴别塔便半途而废。这个故事有很多解读版本,也有很多寓意。但我觉得手机就是后巴别塔时代的“语言”——每个人都能上网,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处理的信息不通,歧义便自然产生,这其中,简中(简体中文)内容信息质量更是一言难尽。

那么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滤网,筛选有效的信息呢?我个人的过去几年一直在实践且觉得有一定效果的几个方法是:

1、 主动减少信息被动接收渠道。

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视情况关闭手机软件的推送通知、关闭使用推荐算法的媒体或软件的数据采集、卸载或取消关注功能重合的软件、账号等。

以新闻为例,目前简体中文媒体采用融媒体“中央厨房”式创作模式,热点新闻事件全部使用“通稿”。因此,你不管阅读某湃新闻还是某讯新闻还是某某社,文稿或出同源。因此关注1个账号还是10个账号,你所接收到的信息信息量的增值远没有消耗的多。

目前很多消息的推送标题,为了引流,成了“标题党”。且不说专不专业吧,这种行为本身就很令人厌恶。标题如果不能清晰易懂,用最短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那将毫无意义。而如果所能阅读到的内容全部由此充斥,那我的建议就是干脆别看。(下面几张图图做个标题对比大家感受一下:)


(某公众号标题)



(某理财软件推送标题)


(某邮箱订阅新闻标题)

2.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针对于这一点,首先要做的是采取可信的渠道。正经媒体>街边小号>一个朋友;学术论文>专家建议>据研究;搜索引擎谷哥>必硬>…>某度等等。如果吃进去的食物需要注意食品安全,为什么喂进脑子的信息不需要呢?

其次,多角度的观察和获取信息。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对于需要我处理的信息,探求如何采取正确的态度非常重要。比如面对一件客观事件,我会拥有一个观点。客观事件是大脑的输入,这个观点是我的产出,在这个input和output中间的程序,是必须由我建立起来、掌控权必须在我手中,否则就是对我的操控,那也不是我的output。而我会选择赞同或者不赞同哪些观点,这是建立在我对于这件事的输出结果和哪一方匹配的基础上,而非我去判断哪个观点更“有理”。老实说,这是非常难的部分,难到了自负和自大的地步。但也是有这个目标,我才有动力真正去尝试学习「逻辑」和「常识」。再举个新闻的例子,从某一热点事件,我会去看看左中右三方的报道,然后再筛选出来所谓“客观”和“事实”的那部分,然后去进行思考处理,得出我的观点。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面对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输出,但在输入和输出中间搭建那个尽量真实和客观的处理器,是人之所以为人,或者我之所以为我的核心。



(网络流传的美国媒体倾向分布图)


3、 增加信息主动检索搜集渠道。

与其说是主动增加检索渠道,不如说是提升信息质量和效率。之前看过一个理论,大概意思是“重要的信息不回错过”。是说一般情况下,人处在社会环境当中,所接触的信息资讯大部分都是噪音,某种程度上在干扰真正的信息进入大脑,而大脑在处理这些噪音的时候就已经消耗了很多能量。而实际情况是,如果一个信息非常重要,那么他会以各种方式传递给你。也许是你在路边看到的广告,也许是你朋友随口讲给你的八卦等。因此与其让自己陷入到信息密度极高的空间中,我选择了让自己不被动接收噪音信号来进行过滤。目前我手机上没有任何新闻客户端,对于重要的信息,会使用固定的时间定向搜索。比如理财软件推送的新闻其实就够我关注了,比如我需要重视的信息都制定了软件提醒,比如使用邮箱进行rss订阅等。算下来,我花在处理信息的时间虽然没有减少,但效率和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当然,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需要拥有充沛的能量去主动接触新鲜事物。比如我会每天给自己1个小时上网冲浪,想看什么东西都行,但这个东西不是可沉迷和专注的东西(比如看电影打游戏看书等),而是说在这个固定的时间段内我需要去浏览和发现尽可能多的有意思的东西,可以是一个新发布的软件(但不玩),可以是了解近期上映了什么电影(但不看),可以是有什么有意思的知识、好看的文章等等,允许各种声音进入,只进行记录,但不处理。而在我有空闲的时间,会进行统一处理,这一步是就是筛选。

进程二 漏斗+整合+储存:

这一进程的目标是,创建自己的知识漏斗,整合优质信息并合理储存。

大浪淘沙,每天不断地积累和筛选,能够让我获取到很多「新东西」,筛出来的东西会“堆放”在我的缓存区,时间一长也自然会影响我的日常。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一般是一周),我会「清理」缓存区,按照工具、技能、知识等方式把他们分门别类。这中间会用到几个工具:

  • 软件自带的「收藏」「书签」功能(用于一级筛选)。

  • 碎片知识整理flomo,数据库notion和知识库obsidian(用于整合、储存和输出)

在前文的流程图中,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耗费精力的部分只有二级的信息漏斗部分和最后的信息输出部分,其他几个阶段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节奏调整信息流速。

而整合、储存阶段,目前我仍然在探索当中。这一部分的预期目标是如何使用程序将自己的需求自动化。囿于自己自身学识有限和对于程序及代码知识的欠缺,进程虽在持续,但比较缓慢。好在这件事是我的兴趣所在,因此也算是自己学中用,用中学吧。

同时推荐几个我在使用的软件及自动化方式:

1. 浏览器自带书签书签管理器插件「raindrop」。

我会在浏览器自带书签中建立一套文件夹体系,将一些常用网址和工具向网址全部放进去作为收藏。最近发现这样的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尝试使用书签管理器(图中右侧侧边栏所示)进行梳理和整理,未来有新的发现再和大家汇报。

ps:也有查到信息说另一款插件叫goodlinks也不错,我还未使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探索。

2. Gmail规则转发及标签。

通过在gmail中设置规则,将收到的邮件自动归集入文件夹或者贴标签。实际使用中,这个方法简单、原始,缺点是容易将重要邮件和newsletter混淆,以至于错过重要信息,以及阅读体验不好,需要将信息手动复制粘贴到信息归集区。

未来这个部分的升级设想是设置一个专门用来订阅信息的邮箱,收到的邮件自动储存进notion数据库存档,同时可以转存成阅读器可阅读的模式,并且在阅读时能够以send to flomo形式剪藏文字。

目前已知rss可以通过zapier等自动化工具将Feedly与notion关联,国内有集简云可以提供相关服务,但目前还没着手做。

3. Twitter(X)微博等社交软件。

在开放API的时候,有很多相关的插件和账号可以实现内容备份剪藏,但现在API接口的成本太高,所以这类服务慢慢都停掉了。X曾经使用的是save2notion功能,建立了一部分数据库,目前这个功能开始收费了,就没有再使用,而是用书签+转推形式在账号中做留存。需要收集的信息点击书签收藏,在处理和归档信息后转推并取消书签。

未来会研究如何通过爬取自己账号发布内容(即转推)或点赞过的推文的方式将信息归集至数据库中。

微博方面,现在用的比较少,获取有效信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顶多发发日常,因此也没有储存需求。之前有个插件叫speechless,作者很用心,可以免费将微博账号的文字图片、评论和收藏都以PDF形式保存下来,这对于保存我曾经被封禁过的账号很有纪念意义。但缺点也是存为了PDF,没有办法再进行数据库式储存和加工(更新:在微信读书中可以将PDF一键转为电子书)。目前插件升级为收费软件叫MemoMe,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研究下。

4.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我使用两种方式筛选信息:一是小程序NotionMpClipper,能将微信聊天记录、图片、文章链接等通过转发到小程序或读取剪贴板方式储存在notion数据库中,并且开发者已经贴心地设置好了数据库格式,非常方便;另一种是将公众号在微信读书中打开并订阅,同时使用自动化软件将划线部分储存进notion数据库(下文详细讲)。

5.小红书。

目前针对小红书我还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储存方式,只能通过NotionMpClipper方式储存链接,但一旦该笔记被删除,则储存无效。前段时间看到有大佬开发了一个爬虫项目,以后学会了再汇报。

6.豆瓣、微信读书。

【按头推荐!】这两个信息渠道摄入渠道的自动化是重头戏,多亏了开发大佬马老师「公众号:Notion自动化」,我才有机会完成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需求。

对于豆瓣,我设想的是建立一个数据库,能够将我在豆瓣标记的内容(想看、在看、看过)存储后建立自己的影音库;微信读书,我希望能够将我划线和书评部分都能完整格式储存下来。而「公众号:Notion自动化」所实现的功能,不能说完美符合,简直是超出预期。一次设置以后你的操作记录每天会自动同步到数据库中,省区了信息整合这一步,非常方便。

具体的实现路径可以关注上面提到的公众号探索,实现后的成果是这样的:


进程三:建立高效的知识框架,能迅速抽取信息

这一进程仍然处于搭建之中,也没有摸索出比较合适的方法。目前在尝试的是「卡片笔记法」,但应该是使用方法不对,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图谱。目前能够做到的是,对于一个新的概念或者知识,能够迅速在自己已有的数据库中找到相同的或者曾经提及过的,但还无法对于一个概念通过抽取卡片的方式形成完整和流畅的输出,这也是未来我要去持续努力的方向。

3

当然,信息处理和知识库的搭建应当做到「开源节流」,如果说上述的流程是开源,提高信息获取主动性、范围和质量,还应该“节流”,即在针对相同信息量,尽可能减少处理时间,或在相同时间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信息处理量。因此我会使用toggl和苹果自带的屏幕使用时间进行时间规划,增加使用效率。同样,「公众号:Notion自动化」也实现了将toggl时间追踪同步到notion数据库的功能(见下图),这之前我使用的是Forest。

PS:看到有人还推荐另一款软件时光序,我没有使用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研究。

以上就是我目前使用的知识管理系统了,这两年才将将完成框架搭建,可升级的地方还有很多,也特别感谢各种大佬无私奉献,在此致以诚挚谢意。也因此有了这篇文章,抛砖引玉能为同路人以参考。

晚来的读书日快乐!



行走无声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去所有未经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