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命运》83:说服3

文摘   生活   2024-10-17 06:01   河南  

一阵凉风袭来,把万种忧虑吹散在这绿色海洋里。他们在荡漾的绿波里漫步,一片桃园映入他们的眼帘。夕阳洒满桃园,熟透的桃子像仙童的笑脸挂满枝头,个个裂着嘴向他们频频点头微笑,笑得是那样的开心。这红彤彤的桃子仿佛续接了太阳的燃烧,是燃烧着希望的万家灯火,是一盏盏庆丰收的火红灯笼,这火红在绿油油的树叶间时隐时现。在桃园边缘有一道依稀可见的篱笆,整齐不一的干树枝组成了篱笆的主体。在篱笆上爬满了丝瓜藤,丝瓜花张着一个个小嘴召唤着过往的客人,召唤着它们的知音——蝴蝶、蜜蜂、蜻蜓,垂落的丝瓜组成了绿色的编钟,演奏着田野里的丰收景象。这古朴的篱笆象征着平和、节制、隐忍、本分,象征着古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并没有把社会想象得太好,也没有把社会想象得太坏,它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制止那些不受欢迎的逾越,又是一种友好的接纳,让人隔墙而望,能分享到里面的丰收景象。它就是中国人的格言:和谐相处,互不侵犯,共享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生活。

 他们隔着篱笆墙欣赏着桃园风光,一老农从里面隔墙相望,他慢慢走到篱笆旁,面带微笑,问道:“出来转一转?”
“天气太热,出来凉快凉快。” 曾亿走近一点又说,“老伯,您的桃子长得不错吗。”

“一般化吧。”老农怡然自得地说。

“这儿很凉快,这天气,中午还像蒸笼一样闷热闷热的,来到您这桃园像进了空调房一样,非常凉爽。”

“今天已经立秋了,下午该凉快啦,俗话说‘上午立了秋,下午凉飕飕’。这儿四季很分明,节气一到,天气马上就不一样了。”

“您这桃子该摘下来卖了。”

“不用先摘下来,现在都是别人直接来桃园里买桃子,都是现摘现卖。”老农又问道,“您们是油田上的人吧?”

“是的。”曾亿答道。

“上午您们油田上的人还来买过桃子呢,他们都是到我这儿买桃子,我这儿的桃子个大又甜,又没有打农药。”

“老伯,为什么您这儿的桃子甜呢?”郝晴照好奇地问道。

“我这个果园里的桃树都没有上化肥,施的肥料全部都是花生饼。”

“不打农药,虫子不吃吗?”郝晴照又问道。

“我没事就一棵树一棵捉虫,在幼桃期我用纸袋把桃子一个一个都套起来,等到快熟的时候就把纸袋拿掉,这样一来,桃子既不被虫咬又能保证有充分的光照时间,再加上优质的底肥,桃子又大又红又甜。您们摘几个尝尝吧。”

“我们买上几个吧?”曾亿征求郝晴照的意见说。

“行,我们买几个带回去。”郝晴照又问老农,“老伯,您的桃子多少钱一斤呀?”

老农笑笑说:“要是您们买几个尝尝的话,那就不要钱了,您们到里面摘几个就行了,全当回去给我宣传宣传。”

他们进去拣又大又红的摘了几个,然后用手绢包好。老农说什么也不收钱,曾亿还是硬塞给老农一元钱。离开桃园之后,郝晴照感慨地说:“乡村人就是比城市人厚道。”

“乡村人厚道是因为乡村人守着厚重的土地,他们有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即使被挤榨成两张皮,他们到土地里一滚又是精气十足。城市人薄气是因为城市人没有根,到处漂泊,惟恐生活没有着落,天天惶恐不安。所以,他们善于掠夺,处处算计。你现在是乡村人还是城市人?”

郝晴照咯咯一笑说:“我既是乡村人又是城市人。既不是乡村人又不是城市人。”

“这怎么讲呢?”

“我们的工作对象都在野地里,要说工作,我们和老农民差不多,天天是泥里滚,水里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只不过在我们的身上多了一层油污。但是,我们的栖息地又和乡村有一墙之隔,我们在这墙内过着城市人的生活,不要看这个小院不大,但它是城市的缩影,它具备城市所有的功能。所以,我们手拽着城市的尾巴,脚踩着乡村的地头,我们出了院是乡村人,进了院是城市人。”

“那既不是乡村人又不是城市人,这怎么讲呢?”

“虽说我们天天在野地里混达,但我们没有乡村人那么憨厚;虽然我们是大企业的工人,过着城市人的生活,但我们又没有城市人那种漂泊和惶恐的感觉,石油工人不善于算计,不善于追逐时尚,敢于付出,生活朴素。”

“那总要算一种人吧,也不能什么人都不是吧?”郝晴照笑着说。

“我们也许就是独特的一种人,就叫他石油人吧。”

“我想我也不得不加入到你们这一种人里了。” 郝晴照叹息一声说。

曾亿喜出望外,激动地说:“你同意调过来啦?”

郝晴照点点头,曾亿抱住她沉默很久。两颗心在激烈地交融,撞击。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王世录长篇小说《国企的命运》连载

卉声卉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