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廉颇和蔺相如,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二人的故事。比如故事《纸上谈兵》中,赵王就是因为用赵括接替了廉颇,才让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被白起坑杀了45万人,从而导致赵国衰落。而蔺相如则在“完璧归赵”和“渑池大会”上表现出色,维护了赵国和赵王的权益。
将相和的故事
也正因为蔺相如升迁速度太快,所以导致廉颇不满。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廉颇决定羞辱蔺相如。结果蔺相如却四处躲着廉颇,只要廉颇出现的地方,蔺相如绝对不会出现。远远地看到廉颇的车子,蔺相如也会让车夫绕道避行。蔺相如能忍得了,他的门客却受不了。
门客与蔺相如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门客便找到蔺相如说:“我们不远万里来投奔您,就是仰慕您的高义。如今您的地位与廉颇将军相同,他对您口出恶言,您却害怕躲避他。这是不是有点太怂了?请原谅我们没法再跟随您了,就让我们离开吧!”
廉颇与蔺相如
蔺相如说:“你们以为我是怕他?我连秦王都不怕,生死都不顾,我会畏惧廉颇?之所以躲着他,是因为不想让别国看热闹。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在。如果我们二人相斗,无论是谁有损伤,最开心的就是秦国。所以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宁愿把自己的尊严放下。”
负荆请罪
廉颇得知此事后,倍感羞愧,负荆请罪,二人重归于好。这就是《将相和》的故事。很多人对于廉颇和蔺相如的了解,也到此为此。那廉颇和蔺相如最后是何结局呢?老师并没有讲给同学们听,今天爆史君就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廉颇的结局
首先来说一下廉颇。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而他人生的转折,则在赵孝成王时期。赵孝成王继位后,秦国进攻韩地上党。韩国为了求和,将上党割给了秦国。结果上党太守却不同意,把地图和土地献给了赵国。自此,长平之战拉开了序幕。
廉颇剧照
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因为赵军处于不利地位,所以采取了坚壁清野的防守态势。他这一防守就是三年的时间,拖得秦军心急如焚。后来在秦国反间计的作用下,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让赵军一败涂地。由于赵国兵力损失惨重,所以燕国趁机攻赵,打算分一杯羹。赵王派廉颇出战,廉颇在鄗城大败燕军,并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被迫割让五座城求和,廉颇也因为这一军功被拜相。
长平之战
赵孝成王去世后,其子赵悼襄王继位。结果赵悼襄王一继位,便解除掉了廉颇的军职,用乐乘代替他。廉颇大怒,发兵攻打乐乘,随后逃到了魏国首都大梁。魏国国君虽然尊重廉颇,但并未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围困,所以赵王也想重新启用廉颇,便派人去探望廉颇。
廉颇
廉颇为了显示自己老当益壮,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但使者因被郭开贿赂,所以报告赵王:“廉颇将军虽然年纪大了,但饭量很好。只是与我坐在一起,不多会儿的功夫,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认为廉颇已经不堪重用,遂放弃了他。后来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便暗中派人将廉颇接到了楚国。只是廉颇作为楚将,也没有立下多少功劳,后在楚地抑郁而终。
蔺相如结局
而蔺相如则在长平之战中死去。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因为闭城不出,导致秦国士气萎靡。为了逼赵军出战,秦国便开始散播谣言,说秦军害怕的是赵括,而不是廉颇。赵王中计,用赵括代替了廉颇。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劝谏赵王说:“赵括只知道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为人不知变通,无法堪当大任。”
蔺相如
但赵王不听,依旧用了赵括,最终赵军惨败。蔺相如也在这一时期病亡。结合廉颇与蔺相如的经历,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有遇到了赵惠文王,廉颇和蔺相如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