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后来者,为何关羽看不上马超和黄忠,却可以接纳赵云?

文化   2024-12-09 22:59   山西  

三国时期,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被誉为“武圣”,深受后世敬仰。然而,在关羽的英雄光环之下,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性格缺陷,比如他对某些同僚的轻视态度。尤其是对马超和黄忠,关羽的态度显得尤为冷淡,相比之下,他对赵云却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性格与出身的差异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出身贫寒,早年因杀人逃难,后遇刘备、张飞,结为桃园兄弟,共同闯荡天下。关羽的忠义,源自他对刘备的深厚感情和对“兄弟情义”的执着追求。而这份情义,往往让他对那些后来加入蜀汉阵营的将领,尤其是那些非刘备旧部,抱有一种天然的戒心和排斥感。

  而马超出身名门望族,是西凉军阀马腾之子,以其勇武著称。黄忠则原是荆州牧刘表部下,后归降刘备,以老当益壮、箭术无双闻名。两人的出身背景与关羽截然不同,且加入刘备阵营前各有其主,这种“半路出家”的身份,在关羽看来,或许缺乏足够的“忠诚度考验”。

  相比之下,赵云就靠谱的多。赵云早在公孙瓒麾下时便与刘备相识,后毅然追随刘备,不离不弃。赵云不仅是刘备的贴身护卫,更是多次在危难之中救刘备及家眷于水火,其忠诚与勇敢,无需多言,早已深深印刻在关羽心中。因此,从性格与出身的差异来看,关羽对赵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对马超、黄忠则多了几分戒备。

  二、战功与地位的竞争

  在三国时期,战功是衡量一个武将价值的重要标尺。关羽作为刘备麾下的首席大将,其战功赫赫,威震华夏,自然对后来者抱有较高的期待和比较心理。马超、黄忠虽然各自有辉煌的战绩,但他们的加入,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权力格局,特别是在刘备称汉中王后,封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张飞并列,这在关羽心中无疑是一种挑战和威胁。

  尤其是黄忠,作为一位老将,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后将军。这在关羽看来,或许有些“后浪推前浪”的意味,对于一个以勇猛和资历自傲的人来说,难免心生不满。而马超虽出身名门,但在刘备阵营中尚未立下足以与关羽比肩的战功,其地位却与关羽平起平坐,更让关羽难以释怀。

  赵云虽然战功不显于外,但他始终扮演着刘备最信赖的守护者角色,多次在关键时刻保护刘备及其家人安全,这种无形的贡献,在关羽心中远比那些表面的战功更加珍贵。赵云的存在,是关羽心中“兄弟情义”的象征,而非单纯的战功和地位竞争。

  三、政治与文化的隔阂

  除了性格和战功的差异,关羽与马超、黄忠之间还存在着政治和文化上的隔阂。马超作为西凉军阀的后代,其身上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家族背景,这种背景使得他在蜀汉政权中的融入过程相对艰难。黄忠则更多地代表了荆州士族的利益,其加入刘备阵营,也是荆州士人归附刘备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两者的加入,无疑增加了蜀汉政权内部的复杂性。

  而关羽,作为刘备的忠实追随者,其政治立场更加倾向于维护刘备的权威和蜀汉的团结。对于马超、黄忠这样的“外来户”,关羽可能更多地从政治角度考虑,担心他们会对刘备的统治造成威胁。相比之下,赵云作为刘备的“心腹”,其政治立场与关羽高度一致,这种政治上的共鸣,使得关羽对赵云有着更高的信任和接纳度。

  此外,从文化角度来看,关羽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武将,其价值观中强调“忠孝仁义”。赵云的行为,完全符合这些传统美德,而马超、黄忠虽然也是勇将,但在关羽心中,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未能完全契合这些价值观。

  综上所述,关羽之所以看不起马超和黄忠,却能够接纳赵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格与出身的差异、战功与地位的竞争、政治与文化的隔阂,共同构成了这一复杂现象的内在逻辑。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变数,关羽的偏见并未能阻挡马超、黄忠成为蜀汉的栋梁之才,而赵云与关羽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个人的选择都映照着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而关羽的故事,则是这光辉与阴暗交织中的一抹亮色。

往期回顾


汶川地震中背亡妻回家的男人,半年后又娶新人,他后来咋样了?


当年入侵中国的八个国家:1个灭亡6个衰败,还有一个已经解体


康熙皇帝叫错一水果名,后人也跟着念错300年,至今没有改过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Boss爆史
穿越历史长河,探索天下奇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