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施工图纸,创建模型,记录问题,等待专业设计师反馈,更新模型。
这是我过去 10 多年的工作流程,不管洋房还是综合体,是大活还是小活,项目都是在这套工作流程里运行。
但我在最近完成的一个小项目里,意外地让上述流程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一种奇妙的感受。
尽管我不明确这个过程是否存在什么意义或价值,但我仍然想要把这个故事告诉你。
「一」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小项目。它是一个两层的村镇文化中心,建筑面积只有50个平方不到,整体规模与大部分村镇的自建房无异。以下是项目的方案效果图,以及Revit模型图。
刚接收到项目资料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有疑问:这样一个小项目,有需要建模吗?
但我的甲方冯老板,作为这个项目的总承包方,他希望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精品。同时凭借他多年的设计管理经验,他认为项目体量虽然小,但包含了大片玻璃幕墙,钢结构屋顶,隐蔽排水槽等设计元素,设计图纸肯定会隐藏一些难以发现的问题。所以项目肯定有建模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冯老板曾经是一位深入接触过BIM行业的退役BIMer,他对BIM能做什么事情非常了解,所以他给这个项目的BIM应用,确定了一个清晰且朴实无华的目标,就是:翻模,找图纸问题。
其余在PPT里出现的高大上BIM应用,这个项目都不需要。
我们当时在办公室里,用开玩笑的方式,给这个项目的BIM工作定下了基调:把我们10年前做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在这个项目上重新做一次。
「二」
几天之后,我创建好第一版的全专业模型,也整理好问题报告。
按照文章开头的工作流程,我接着要做的,就是把模型跟问题报告发到项目的设计群里,等待各专业设计师的回复与新版图纸,再进行第二轮的模型更新。
但我当时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忽然在模型里,发现了一个让我感到疑惑的事情:在结构设计图中,有两个柱子需要连接到钢结构屋顶。第一根混凝土结构柱直接与钢结构屋顶连接;第二根混凝土结构柱则是在顶部预埋了钢柱,让钢柱与钢结构屋顶连接。
这两种连接方式,在功能上都可行,并不算是图纸问题。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在一个项目里,处理同一个问题,会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我犹豫到底要不要把这个情况,补充到问题报告里?毕竟在问题报告中,出现一个很LOW的问题,会暴露我的蔡只因属性。
为了保险起见,我用私信的方式,把这个疑问,发给了结构的施工图设计师,希望把这件事情弄清楚。但结构施工图设计师反馈给我的,却是一个我意想不到的疑问句:你觉得怎样处理好?
「三」
因为我跟这位结构施工图设计师是熟人,我可以肯定,他这句「你觉得怎样处理好?」不是带有防御性的反问,而是真的在咨询我的建议。
而我作为一个在设计院混了好几年却不懂设计的人,只能凭感觉回复:根据方案设计资料,这两个位置统一使用钢柱连接更符合方案的设计思路。
然后结构施工图设计师表示会在下一版图纸里,把这个地方修改好。
这个事情,到这一步就算结束了。但又没有正真结束。
我忽然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
首先,我作为建模人员,对设计方式并没有实际的话语权。所以不应该在未与设计负责人确认的情况下,直接给设计师提供修改方案。
其次,我发现在这个项目里,施工图设计师的工作,只是为方案设计制定落地的方法,当问题涉及到怎么做都可以,但具体选哪个,或者改哪里的情况时,他们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他们是在「实现」这个项目,而不是在「设计」这个项目。
我看着屏幕里的问题报告,有一种莫名预感,如果我按照以往的工作流程,直接把这份报告发给项目群,让各专业设计师去回复上面的问题,他们大概率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我必须把问题报告,交给真正能处理这些问题的人手里。那就是这个项目的设计负责人,冯老板。
然而,就是因为这个「把问题报告交给专业设计师,变成交给设计负责人」的决定,让项目往后的工作流程,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改变。
「四」
我跟冯老板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把问题报告过了一遍。每个问题,冯老板都提出了处理意见。
各专业设计师只需要把这些处理意见,落实到图纸上即可。
这些问题的处理意见,可以分为 4 类:
1.对于轴号错误,标注缺失这些明显的图纸错漏问题。修改图纸。
2.对于我提出了修改建议的问题,若建议可行。按我的建议修改图纸。
3.对于影响方案设计效果的问题,按冯老板的意见修改图纸。
4.对于需要调整方案设计的问题,按冯老板的意见修改图纸。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 4 类处理意见,是冯老板在查看问题报告时,对项目产生了新的想法,从而导致的方案设计调整,这些内容原本不存在于问题报告当中。
但我们在补充第 2 类、第 3 类、第 4 类处理意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无法单纯使用文字或绘图,把需要修改的内容描述清楚。同时我们也不能确定这些处理意见,是否引发其他问题。冯老板担心专业设计师看到他的意见后,还是不知道到底要改什么东西,具体要怎么改。或者修改完后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然后,我们决定先在模型上,把第 2 类、第 3 类、第 4 类的修改结果建出来,在模型上验证处理方法可行后,再让专业设计师根据模型去修改图纸。
模型不再等待新版图纸提供修改依据,而是新版图纸等待模型提供修改参照。
那个「把我们10年前做的事情,原封不动地在这个项目上重新做一次」的基调,被修改了。
接下来的项目过程,分为 4 个环节:
1.我按照冯老板的意见修改模型。
2.各专业设计师根据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考量去修改图纸。
3.我去复核新版图纸是否按模型修改到位,同时把基于其他考量导致的修改内容添加到模型上。
4.如果新版图纸仍然存在问题,我再次找到冯老板沟通。
直到我们在图纸与模型上找不到值得继续修改的东西。
「End」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这个工作流程的变化,让我体验到一种奇妙的感受。
在这个项目中我体验到,我的工作,跟设计师的工作,存在明显的交集。模型与图纸,是一种相互参照,相互促进的关系。建模跟设计,不再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东西,仅仅靠一份问题报告作为联系的节点。
不过,这个项目能让建模工作与设计工作交织起来,有它的特殊性。
首先是项目的体量小,让冯老板这个设计负责人有精力处理问题报告上所有问题。然后是冯老板作为退役BIMer依然对建模工作保持重视。
我遇到过很多设计负责人对模型及问题报告始终不闻不问,也不会去考虑怎么用模型解决设计问题。当然,他们有他们的考虑。
基于这些特殊性,让我不确定这个故事是否包含什么意义或价值。
但我很开心,你还是愿意把这个故事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