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意义非凡」的倾斜地库管综项目

文摘   职场   2023-11-10 08:25   广东  

今年5月初,我们团队接到一个整体倾斜的地下车库管综项目。

这是我们团队第一次处理整体倾斜的管综项目,也是我们团队最后一次处理的管综项目。

因为在这个项目完成后不久,我们团队就被原地解散,所以「意义非凡」

背景

我们团队在项目的初设阶段开始介入,甲方让我们基于初设图纸,提前调整好车库内设备管线的路由,管线密集位置的避让方案,然后让设计院对照着我们的管综成果,去制作施工图。

由于缺少实际项目经验,我们只拿着甲方提供的项目总图及指标表,对项目所在地区、车库建筑面积有了基本了解后,确定输出的成果内容,就给甲方报了一个行业内常规的价格。

甲方拿到报价后,答应得异常爽快。略有夸张地说,上午答应,下午就签约,晚上给我们发图纸,凌晨我看着图纸就傻眼,彻夜未眠。

这是一个整体倾斜的车库,东西两端有一小部分的平整区域,两个平整区域的高差2.9米,中间部分由一整块倾斜的楼板衔接。而且,这样一个整体倾斜,高差又大的车库,有两层。

不一样的车库,带来了不一样的难点,自然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

第一,管道阶梯式布置

设备专业负责人看到项目图纸后,马上提出问题:

由于车库两端高差太大,如果整根水管跟随车库倾斜布置,水管的最低点的水压会异常大。为了水压平衡,水管需要水平布置,同时为了配合土建的斜板,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做一个阶梯,转换水管的高度。

后续与甲方讨论,为了达到设备管线整体美观与现场施工方便的效果,我们最终决定连同桥架、风管也要一同采用阶梯式布置。

管道阶梯布置的重点在于,要把握好阶梯转换的位置。由于土建是斜板,但管道是水平,这样会导致管道两端距离板面的净高不一致,同一段水平管道,从东往西,距离板面的净高就越少。如果频繁设置阶梯,能有效保证管道下方净高,但甲方看到这么多翻湾肯定炸毛。还有就是受到土建条件、管线路由、各专业翻湾要求等多重限制影响,并不是任何位置,都能实现所有管线同时转换阶梯。

我们需要让管线尽量在适当的位置转换阶段,同时保证可行性,保证净高,保证美观。

这是大工作量与高困难度的双重考验。

注:在本文编写时,由于我们团队已经解散,上述的关于水压的理由是我凭记忆编写,没有跟设备专业负责人进行二次确认。

第二,管综图纸的平面显示

由于地库东西两边高差有2.9米。在Revit的平面是视图里,不管怎么设置视图范围,视图显示内容都会出现其他楼层的构件。

例如:在负1层做一个平面视图,视图设置得太低,视图的西边就会显示负2层的内容。但如果视图设置得太高,视图的东边又会啥都看不到。创建负2层的平面视图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工作集,把负1层、负2层的构件完全隔离。

在负1层相关的平面视图中,只显示负1层相关的工作集。在负2层相关的平面视图中,只显示负2层相关的工作集。同时为了避免工作集被搞混的情况,负1层的模型,与负2层的模型,安排给两拨人分开创建。

第三,倾斜的净高分析

想当年,也就是今年上半年,我刚开始接手部门的BIM管线综合项目,很多东西都不懂,唯有厚着脸皮到处请教大佬。

在我问到净高分析的问题时,来自广州某阳设计院的老黄教会了我一个特别高效的方法,他说:

如果你想检查楼层里,有没有高度低于2200的管线,那就把平面视图的视图范围的顶部高度、剖切高度,设置在2200,那就相当于在平面视图里,把2200以上的构件全部过滤掉,留下的都是2200以下的构件,这样一眼就能检查到,哪些位置上有低于2200的管道。

这招我们在几个项目上都用过,屡试不爽。但面对倾斜的项目,这个方法就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基于项目的倾斜特性,在操作流程上做一些调整,也十分简单。

我们在项目的剖面视图里,又创建了一个剖面A,并且使这个剖面A与地库的斜板对齐,然后设置这个剖面A的裁剪距离为2200,那么就可以把在斜板范围内,与斜板净间距小于2200的构件过滤出来,这些就是净高不足2200的构件。

第四,使用绝对标高

由于车库有75%的倾斜区域,设计师为了方便出图,土建设计图纸上所有标高标注均使用绝对标高,而设备设计图纸上则采用「平齐梁底」、「距离板底XX距离」的通用性描述。

经过与甲方协商后,我们确定最后输出的管综图纸上也同样使用绝对标高标注,所以创建模型的时候,标高体系也直接按设计图设置成绝对标高。

但在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我的技术水平不够高,在Revit里无法使用管道标记族,直接标记管道的绝对标高。

我第一个想到的方法,就是分两步走,先使用管道标记族,把标记管道的系统、直径等信息;再使用高程点标记,单独标出管道的绝对标高。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我否决了。一来增加了标记工作量,二来不方便我装BIM。

所以我们想出另一个方法,众所周知,管道的绝对标高=管道的楼层高度偏移+楼层的绝对标高值。

那我们只要读取管道高度偏移与楼层标高信息,然后将它们相加,就能得到管道的绝对标高值,然后把这个值,反写到一个共享参数里,自然就能使用管道标记族,把这个管道的绝对标高值及其他信息,一并标记出来。

这种参数读取、运算、反写的事情,连插件都不用安装,利用Dynamo就能快速实现。

唯一问题,就是我不懂Dynamo。所以我把这个事情交给了我的大佬博哥。

博哥了解我的需求后,跟我说需要一点时间研究一下,然后就跑回自己工位。然后过了10分钟,他就把Dynamo程序打包好发给我,严重影响我摸鱼的心情。

但有一说一,博哥写的Dynamo程序就是贼好用。

当然了,如果你自己不懂Dynamo,同时身边也没有能帮忙写Dynamo程序的大佬,也不用慌。

使用Revit的神级免费插件DiRootsOne的SheetLink功能也可以实现参数的读取、运算、反写。

事实上,在找到博哥得到帮忙之前,我也是用DiRootsOne把管道绝对标高参数导出Excel表格,批量填写后,再反写回Revit,最后实现的效果跟Dynamo一模一样,就是没那么好装BIM。

除了参数读写,DiRootsOne还有局构件自动编号、精细过滤、参数管理、图纸管理、视图管理等很多使用功能。关键是这个插件还完全免费,这个世界真的有慈善机构。

另外BIMBOX为DiRootsOne推出了一个详细使用教程,有需要的话可以学习一下,可能节省很多独自盲目摸索的时间。

第五,技术之外

在技术「难题」上,我们至少找到了「不优雅但可行」的解决方案。

但在技术以外的问题上,我们的遭遇,堪称灾难。没有办法,唯有哭丧。

相对于BIM业务,部门有更重要的其他业务在进行。所以我们项目小组的部分成员一直处于游击状态,一不留神就会被调整到其他业务上当几天临时工,然后才能回到我们小组继续搞管综。

另外,由于这个项目还在初设阶段,初设图纸中存在大量信息缺失及错漏问题,还有个别专业连图纸都还没有。我们为项目创建了问题跟踪协同文档,记录并处理翻模项目过程中发现的图纸、设计问题。(详:微信公众号「BIM每日一技」文章:一个表格,能跟踪好一个项目吗?

我们每天都会在文档上填报建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不管我们在工作群上发通知,还是私信询问,还是有很多问题得不到回复。导致我们很多模型创建、模型调整工作无法进行。最后都是凭借经验与直觉自行处理掉。

上述两个问题,反映到我们的项目进度表中,就是一个个填了颜色的方格子,代表着对应的任务在当天无法正常进行。

团队成员每一天都在工作,但项目每一天都在延误。

在没人又没钱的情况下,应对项目延误而偏离计划进度的解决方法,唯有是修改计划进度。这跟「超市结业倒计时5天清仓大甩卖」的营销策略可谓异曲同工。

既然有解决方法,所以项目延误还不算什么灾难。

真正的灾难,是项目好不容易进行到70%的时候,甲方给我们发来项目暂停的通知。理由是规划设计没过审,需要调整规划方案设计。虽然甲方补充说只需要调整南侧的沿街商铺即可,对整体设计没有大影响,但我们根据经验,就算是这种「局部」调整,至少也得有50%的工作要重做。

过了一个月,我们拿到新版图纸,评估下来,证明我们还是太乐观了,重做的量远远大于50%,有几个团队成员干脆把大部分成果直接删除掉,重新开始。

这件事情让我异常纠结,我总绝对事情不应该是这样搞的,于是专门找到专注陪伴式设计的任睿总请教了一下,他说:

我们做这个事情,不完全是基于图纸创建一个模型出来后,去调整这个模型。最开始应该是要读懂图纸设计的理念,然后基于这个理念去分析原生设计本身有没有问题。 比如路由,设备管井,整体标高,区域考虑,机房设置,沉降板等各种情况,有没有大的方向性的问题。 前端分析的工作很多,原则上有初设条件后主要工作就是做分析。 比如这个是住宅,办公楼,还是医院?常规它会怎么设计,有什么系统。先评估它是不是常规,如果是常规,常规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然后去对那些问题一点进行一个分析。 如果它不是常规,不常规的点在什么地方,逐一梳理出来,作为风险项重点分析。 并不需要一着手就上去建模、调模型。这个工作可以放到项目后期。

任总的回复让我颇有感慨。按我自己的经历是,搞这种管综项目,不仅喜欢一上来就开始建模型,而且还喜欢建两个,一个优化前、一个优化后,折腾两遍,就是为了PPT上几张效果对比的图片。

这样做满足了甲方与领导的某种奇特的心理,但除了更累,也没见得有什么好处。毕竟前后效果对比图最成功的应用场景,只有是小红书的美妆赛道。

End

经历了人员参与度不稳定、图纸资料缺失、提问石沉大海、项目规划调整,我们总算在8月底完成项目。虽然克服了一路上的坎坷,但最终成交付的成果到底怎么样,能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有没有给项目产生价值,我在这里天花乱坠没有用,还得让甲方现身说法。

所以在8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按照合同要求,把需要交付的成果整理打包好,准备发给甲方查阅,顺便让甲方对我们交付的成果进行确认。

但就在正要把成果发出去的时候,我们突然收到领导通知,由于甲方自身原因,整个建设项目全面暂停,我们的成果暂不交付出去。结合当时社会上各种房产相关的负面新闻,我个人猜测就是甲方真的没钱了。

随后,9月来临,我们公司也开始了新一轮裁员,我们整个BIM团队都进入了被裁名单,BIM团队就此原地解散。

所以,甲方到底会怎么评价我们的项目成果,我想,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装BIM
自言自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