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25 蒸

文化   2025-01-23 22:00   河南  

shí  zhēng


xīn duì jiù , jiàng duì shēng ,bái quǎn duì cāng yīng


 jīn duì  zhàng ,jiàn shuǐ duì chí bīng


zhāng wǎng ,guà  zēng ,yànquè duì péng  kūn


 zhōng  jiān yào huǒ ,chuāng xià shū dēng


zhījǐn zhú suō chéng  fèng ,画屏huàpíng   zuò fēi yíng


bīnkè客 liú gōng,zuò 上  shàng mǎn  zhēn sān  jué


yíng xiān hàn gōng    中zhōng gāo chā jiǔ 光   guāng dēng


 duì shì ,  shí sēng ,miàn yǒu duì xīn péng


chūn  cán duì xià lǎo qǐn shí chén  xìng,


千里马qiānlǐmǎ,jiǔ xiāo  péng ,xiá wèi duì yún zhēng 。


hán duī yīn lǐng xuě ,春 chūn pàn 水池shuǐchí  bīng 。




 fèn shēng  zhuàng dòu ,周  zhōu gōng shì zuò jīn téng 。


jiāngjūn yuán  huī ,  guàirén  wéi 饿è 


shì zhōng  chǎng ,nán táo shì hào zuò  yīng


guī duì  , duì shéng  shí tong  dēng 。


yín é duì fěng  yǒng访fǎngyǒu友 duì xún sēng


fēng rào ,shuǐ  xiāng líng  duì cāngyīng鹰。


niǎohán jīng  yuè , nuǎn  shàng  chūn  bīng


yáng 子口zǐkǒu zhōng fēi bái fèng láng  shàng  青 qīng yíng


  yuè chífān  zhòng zhī  zǎo 。


diān  yuán yǐn jiànguà bǎi chǐ zhī chuí  téng 。


下卷 十 蒸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

葛巾对藜(lí)杖,涧水对池冰。

注: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宋书·隐逸传·陶潜》

魏文帝善弹棋,不复用指,第以手巾角拂之,有客自谓绝艺,及召见,但低首以葛巾角拂之,文帝不能及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

翁死何潇洒,犹能正葛巾。——清·孙枝蔚·《挽金坤生》诗

(lí):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挺直粗壮,叶略呈三角形,花黄绿色,种子黑色。嫩叶可食用,全草可入药。老茎可为杖。也叫灰菜。

魏帝尝赐景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晋书·山涛传》

藜杖西山且挟书,蹉跎光景徂。——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

张兔网,挂鱼罾(zēng),燕雀对鹍(kūn)鹏。

注:

罾(zēng):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形似仰伞。

鸟何萃(聚集。)兮蘋(pín,植物名。也称四叶菜、田字草。多年生草本。生浅水中,叶有长柄,柄端四片小叶成田字形。夏秋开小白花。全草入药,也可作猪饲料。)中,罾何为兮木上!(罾,鱼网也。夫鸟当集木巅,而言草中,罾当在水中,而言木上,以喻所愿不得,失其所也。王逸注)——《楚辞·九歌·湘夫人》

大意是说:为什么山鸟聚集水草中?为什么鱼网张在树梢上?

樵夫叉了柴,渔翁扳了罾。——元·曾瑞·《哨遍·村居》套曲

坐渔矶把罾儿上竿,倩波涛赶鱼儿下滩。——清·李渔·《比目鱼·回生》

鹍(kūn)鹏

(1).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鯤,后讹为“鹍”。常以“鹍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守塉》:“鹍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

明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鹍鹏跛躄风尘中,驊騮伏櫪盐车下。”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九二:“海外鹍鹏忆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

(2).指鲲和鹏。

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鵾鹏鳞羽多。”按,鳞指鹍言,羽指鹏言。鹍,当作“鯤”。

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

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

注:

织锦逐梭成舞凤锦线随着飞梭为缎面织上飞舞的凤凰图案。【宋】丁谓《锦》:灿灿冰蚕缕,翩翩舞凤文(纹)。

画屏误笔作飞蝇:三国时吴国画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一不小心把一个墨点落在了白色的锦布上,他灵机一动,就把这点墨画成了一只惟妙惟肖的小苍蝇,孙权以为是一只真苍蝇飞到了画布上,用手去弹它,结果是画的。

典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孙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

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注:

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东汉末,刘表占据南方,好饮酒。他有三枚“雅爵”:大者称“伯雅”,能装七升酒;次者称“仲雅”,能装六升酒;三者称“季雅”,能装五升酒。宴客时,各自随量取饮。

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汉武帝曾在宫中点燃九光之灯以迎接西王母。

出自班固《汉武帝内传》:到七月七日,乃修除宫掖,设坐大殿,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帏,然九光之灯,列王门之枣,酌蒲萄之醴,宫监香果,为天宫之馔。帝乃盛服,立于阶下,勑端门之内,不得有妄窥者。内外寂谧,以候云驾。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

注:

面友:非真诚相交的友朋。

汉·扬雄·《法言·学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

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

注:

九霄:天之极高处;高空。

霞蔚

(1).云霞盛起貌。

明皇甫涍《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霞蔚见层峦,花深隐群壑。”

(2).鲜明华美貌。

《艺文类聚》卷五三引北齐邢劭《为李卫军疾以国子祭酒让东平王表》:“斧藻川流,雕篆霞蔚。”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尔其縉绅之林,霞蔚而飆起。”

唐杨系《通天台赋》:“若琼楼之霞蔚,照龙烛於崑丘。”

云蒸

(1).云气升腾。

《淮南·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李梦阳《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

(2).指升腾的云气。

《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刘良注:“水气蒸而为云。”

(3).水气,水蒸气。

宋梅尧臣《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4).热气腾腾貌。

南朝梁简文帝《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袁桷《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

(5).比喻盛多。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瑯;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6).比喻英豪奋起。

汉班固《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严复《主客平议》:“况今者全球云蒸,五洲趾错,物竞之风潮甚大。”

寒堆阴岭雪,春泮(pàn)水池冰。

注:

阴岭:背阳的山岭。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祖咏·《终南望馀雪》诗

阴岭有风梅艳散,寒林无月桂华生。——唐·许浑·《对雪》诗

泮(pàn):消散;融解。

士如归妻,迨(dài)冰未泮。(迨,及。泮,散也。笺云:归妻,使之来归于巳,谓请期(古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行聘之后,卜得吉日,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故称“请期”。)也。冰未散,正月中以前也,二月可以昏矣。迨音待。泮,普半反。)——《诗·邶风·匏有苦叶》

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南朝 宋·谢灵运·《折杨柳行》之二

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縢。

注:

亚父愤生撞玉斗:项羽和范增在鸿门举行宴会,想在“鸿门宴”上趁机杀死刘邦。当宴会开始后,范增多次示意项羽下令,然而项羽却犹豫不决,最终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刘邦逃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刘邦走时,交代谋士张良把带来的玉璧送给项羽,把玉斗送给范增。项羽接受了礼物,范增非常愤怒,把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撞碎,并且对项羽说“竖子不足与谋!”(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玉斗,用玉制作的一种盛酒的器具。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敲击。)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周公誓死作金縢:周武王病时,周公祈祷于三王,愿以身体代死,史官录其事及祝册之文藏于金滕之柜,后来成王打开了金滕之柜。

尚书·周书·金滕》: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旣克殷三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恭敬地卜问吉凶。)。』周公曰:『未可以戚吾先王。』(穆,敬。戚,近也。召公、太公言王疾,当敬卜吉凶。周公言未可以死近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周公乃自以请命为己事),乃为三坛同墠(shàn,供祭祀用的经清扫的场地。因大王、王季、文王请命于天,故为三坛。坛,筑土,��,除地。大除地,于中为三坛。),为一坛於南方。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太王、王季、文王(璧以礼神。植,置也。置于三王之坐,周公秉桓圭(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以为贽。告谓祝辞。)。

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nüè jí,重病;恶疾。遘,工豆反,遇也。厉,危虐暴也。)。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顺;顺从。)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我周公仁能顺父,又多材多艺,能事鬼神。言可以代武王之意。)。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於帝庭,敷佑四方(汝元孙受命于天庭,为天子布其德教,以佑助四方。言不可以死。),用能定尔子孙於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于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呜呼! 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叹惜武王,言不救则坠天之宝命,救之则先王长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龟(就受三王之命于大龟,卜知吉凶。),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许谓疾瘳,特命当以事神。)。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不许谓不愈也。屏,藏也。言不得事神。)』乃卜三龟,一习吉(习,因也。以三王之龟卜,一相因而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三兆既同吉。开籥见占兆书乃亦并是吉。)。公曰:『体,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周公言:我小子新受三王之命,武王惟长终是谋周之道。)。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guì)中。王翼日乃瘳。

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羣弟乃流言於国(武王死,周公摄政,其弟管叔及蔡叔、霍叔乃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曰:『公将不利於孺子。(三叔以周公大圣,有次立之势,遂生流言。孺,稚也。稚子,成王。)』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辟,法也。告召公、太公,言我不以法法三叔,则我无以成周道告我先王。辟,扶亦反,治也。说文作璧,音必亦反,法也。马、郑音避,谓避居东都。)』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既告二公,遂东征之。二年之中,罪人此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鴞》。王亦未敢诮(qiào)公(成王信流言而疑周公,故周公既诛三监,而作诗解所以宜诛之意以遗王。王犹未悟,故欲让公而未敢。)。

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biàn,惊惧;战抖。),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之所自以为功以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王抚书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余冲人(年幼的人。多为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亦弗及知(言巳幼童,不及知周公昔日忠勤)。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周公以成王未寤,故留东未还,改过自新,遣使者迎之,亦国家礼有德之宜。新逆,马本作亲迎。)』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郊以玉币谢天,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重意:天乃雨反风。),凡大木之所拔,二公命邦人尽复筑之。岁则大熟。(木有偃,拔起而立之,筑有其根,桑果无亏,百榖丰熟,周公之德。

史记·鲁周公世家》有也类似的记载:

周公卒後,秋未穫,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後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於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襃周公之德也。

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chǎng),难逃世号作饥鹰。

注:

将军元晖:北魏将军元晖,贪婪专横,人称之为“饿虎将军”。

[北齐] 魏收著《北史·魏书·昭成子孙列传》:(晖)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侍中卢昶亦蒙恩眄(miǎn),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天下号曰市曹。出为冀州刺史。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阴间,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其车少脂角,即于道上所迷之牛,生截取角,以充其用。晖捡括下户,听其归首,出调绢五万匹。然聚敛无极,百姓患之。

侍中卢昶(chǎng):北魏侍中卢昶,贪得无厌,人称之为“饥鹰侍中”。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对同登。

注:

:古代画圆形的工具。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韩非子·饰邪》

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方者如矩,圆者如规。——三国 魏·曹丕·《车渠碗赋》

:画方形或直角的用具。即曲尺。

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矩,正方之器也。杨亮注)——《荀子·不苟》

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方员。(矩,曲尺也。司马贞索隐)——史记·礼书》

: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引申为准则、法度。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楚辞·九辩》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循守法度,践履规距,随敌变化,形势无常,乃可以决战取胜。墨,绳墨也。张预注)——《孙子·九地》

物仰其墨,莫不被则。——汉·扬雄·《太玄·法》

正色立朝,举纲引墨。——《晋书·刘毅传》

:木工用以测定直线的墨线。

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书·说命上》

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荀子·劝学》

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其道如底,以见准之正,绳之直,左旋见规,右折见矩。——《汉书·律历志上》

独步:谓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吟哦(yín é)对讽咏,访友对寻僧。

注:

吟哦(yín é)

(1)有节奏地诵读。曼声吟哦。

(2)写作诗词;推敲诗句。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吟哦。

讽咏:讽诵吟咏。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

明海瑞《训诸子说》:“圣贤以识真诲人,其说备在方册,踊跃於讽咏,而不能以自已。”

清黄鷟来《和陶饮酒》序:“所居东偏小室,设榻帷额中尽书元亮先生《饮酒诗》,朝夕讽咏,有会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怀。”

风绕屋,水襄陵,紫鹄(hú)对苍鹰。

注:

水襄陵:谓大水漫上丘陵。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孔传:“襄,上也。”

明何景明《水车赋》:“过顙类激,襄陵乃害。”

清龚自珍《非五行传》:“河决瓠子,决酸枣,乃至尧时怀山而襄陵,水润下如故。”

鹄(hú):通称天鹅。似雁而大,颈长,飞翔甚高,羽毛洁白。亦有黄、红者。

夫鹄不日浴而白。——《庄子·天运》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韩愈·《琴操·别鹄操》

鹄大于雁,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所谓鹄不浴而白,一举千里,是也。亦有黄鹄丹鹄,湖海江汉之间皆有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鹄》

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

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

注:

扬子口中飞白凤: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扬雄读书,有人语之曰:‘无为自苦,玄故难传。’忽然不见。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传说汉代扬雄著《太玄经》时,梦见自己吐白凤凰在经上。后以此典称颂人才华或诗文之美。

何郎鼻上集青蝇:三国魏吏部尚书何晏梦见青蝇集于鼻端。管辂说:“位峻者颠也”。

出自《三国志·管辂传》:十二月二十八日,吏部尚书何晏请之,邓飏(yáng)在晏许。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夫飞鸮(xiāo),天下贱鸟,及其在林食椹,则怀我好音,况辂心非草木,敢不尽忠?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慈惠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臣松之案: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是故山在地中曰谦,雷在天上曰壮;谦则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愿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飏曰:“此老生之常谭。”辂答曰:“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晏曰:“过岁更当相见。”辂还邑舍,具以此言语舅氏,舅氏责辂言太切至。辂曰;“与死人语,何所畏邪?”舅大怒,谓辂狂悖。岁朝,西北大风,尘埃蔽天,十余日,闻晏、飏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注:

颠猿:倒挂着的猿猴。

主播简介:

姜林杉(姜虹)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播音指导、普通话测试员、语言表演考级考官,“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语文课文”“美德少年”等示范朗读者,编著《口才与朗诵——综合训练手册》(启蒙篇、基础篇共6册,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口才与朗诵——综合训练汇编》(针对高中生、教师和成人爱好者)《青少年普通话基础实践手册》等。抖音、视频号:姜林杉


图文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古诗词文欣赏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