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17卷手稿打造一处博物馆,可谓片纸千金

百科   2024-11-07 08:47   四川  

       2005年4月,浙江一盗墓老手程某伙同四名同伙,盯上武义县龙王山一处古墓,月黑风高的夜里,四人盗洞下墓,从墓中翻出一个铜制的筒子,筒子用蜡封着,打开后里面是崭新的文书,文书字迹清晰,仿佛墨迹还没干透。

几人将墓中的毛笔、镇纸以及17卷文书一同盗走。分赃之际,程某对其他同伙说17卷文书不能分开,合则富贵,分则一文不值,于是这些文书就统一归他保管。

程某对文物保护知识了解较多,知道文书骤然暴露在空气下会迅速腐朽,影响出售价格。为了让文书能够减缓腐化,程某准备了一些真空袋,将文书藏于其中,并放在家中避光保存,把拍好的照片展示出售。

程某的操作,保证了文书的存放,一旦买家有兴趣,便会带到程某家中进行查看。

是,这些文书历经八百年,字迹和新的一样,很多文物贩子和文物爱好者疑惑重重,认为是赝品而不敢轻易下手。

程某藏匿文书六七年都没卖掉,后来才被一位收藏者买走。藏家买回去后仔细研究认定其是赝品便找程某退货。两人在钱货交易上出现分歧,导致17卷文书有三卷流落他人之手。

2011年2月,文书照片意外被武义县博物馆董三军看到。董三军对照片反复验证,认为是真迹的可能性很大。

认定这是南宋时期的真迹。原因有三:

1、敕黄,即所谓的官员升迁履历,关于敕黄之前只听过却没见过,真品也没出土过。想要造假,很难。

2、文书记载的这位官员叫徐谓礼,名不见经传,从文物倒卖的目的考虑,没必要做这么一个既没名气又无人能识货的赝品。

3、文书上记载的是学术性东西,属于宋代官制,即便全国的史学家凑一起也编不这么全,何况是赝品?

2011年12月28日,程某等人被抓捕归案,根据这几个人的供述,专家们迅速对龙王山的南宋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徐谓礼文书之所以能完好如初被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它在被盗之前完全处于封闭的环境。墓室为三合土建筑,防水、防气、防侧漏。此外,这文书在封蜡的铜制筒子里面,也起到了隔绝空气和水分的效果。这些文书填补了宋代的一个空白,尤其对南宋官吏的研究非常重要。2012年7月5日,流失的三卷也被追回。

       徐谓礼文书共有17卷,4万余字,记录了徐谓礼这名南宋普通官员的30年官场生涯,同时也全面展示了南宋官僚制度和政务运作情况,可以说是南宋官制的百科全书了,学术价值非常高,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文物,专家们特地申请建造一处新馆,购置了恒温恒湿机,并且在展出一段时间后,将这些文书撤下休眠。

古玉部落
古玩玉器鉴定鉴赏,历史文化知识传播,藏品交流活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