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暖心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公益广告叫《开学第一天》。 女孩刚上一年级,想让妈妈陪着她一起去,一直哭着不肯走。 妈妈说: “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哦,你答应我上一年级不哭的。”
“不要怕,你可以一个人去的。”
妈妈很舍不得女儿,但是她却必须放开女儿的手,让她独自一人去学校。
这一幕看得人特别戳心。 有网友说: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这还只是开始,父母只有退出一次,孩子才能成长一次。
是啊,孩子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与父母分离,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不得已”,但却是必经之路。
孩子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才长大。 亲子作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这样说道: 母爱不是对孩子的永恒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
母爱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父母的退出,才能赋予孩子成长的意义。
尤其是孩子成长的六个关键时期,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孩子的一次“蜕变”。
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公益广告叫《开学第一天》。 女孩刚上一年级,想让妈妈陪着她一起去,一直哭着不肯走。 妈妈说: “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哦,你答应我上一年级不哭的。”
“不要怕,你可以一个人去的。”
妈妈很舍不得女儿,但是她却必须放开女儿的手,让她独自一人去学校。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这还只是开始,父母只有退出一次,孩子才能成长一次。
是啊,孩子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与父母分离,每一次父母的退出都是“不得已”,但却是必经之路。
母爱不是对孩子的永恒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的成长。 母爱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父母的退出,才能赋予孩子成长的意义。
01 第一次退出:接受孩子说“不”
02 第二次退出:不要干涉孩子交友
“就是因为你总是让老师给我换同桌,导致我现在一个好朋友都没有。”
儿童的童年时代不单单只是父母与孩子的世界,还要有同伴的世界才能保持内心的欢愉。
要想让孩子把人际交往敏感期发展好,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事情,直到孩子向我们发出需要的信号,我们才介入。
在孩子的交友上,父母要做到“退一步”加“推一把”的原则。
03 第三次退出:离开孩子的“私密空间”
“我妈觉得太冷了,不想费电,就睡在了一张床上。”
从孩子五六岁开始,父母就要慢慢退出孩子的私密空间,它就是亲子之间的界限感,以此来完成对孩子的“性意识教育”。
04 第四次退出:尊重孩子的隐私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秘世界,他们会提心吊胆,怕随时会有人闯进来,这种潜意识的伤害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亲子关系再好,彼此之间都要有“界限”,不踏进彼此的空间是原则。
教孩子从小就做家务,不是为了让他讨好任何人,而是将来无论发生任何事,孩子都能拥有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存的基本技能。
让孩子劳动,本意是给他传递付出感,收获的是责任和担当。
教孩子自己动手,无论是洗漱、穿衣、准备点心或倒饮料,都能协助孩子迈向独立之路,孩子在培养相当程度的独立时,也奠定了受惠一辈子的良好工作习惯、自律自重与责任感。
孩子只有在被需要和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激发内心的责任感。
3-4岁,自己刷牙,给花草浇水; 5-6岁,擦桌子,收拾房间; 6-7岁,在父母帮助下洗碗; 7-12岁,简单地做饭,洗衣服,把垃圾放入垃圾桶。 13岁以上做饭,用洗衣机等。
快乐自主的孩子最容易实现目标,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决空间,从而达到世俗意义上的优秀。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并不是决策人。
在选择中找到自己的错误; 在抉择中树立自己的主见; 在不确定因素中把更多的信赖给父母。
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些意义,总是意想“操控孩子”,最后导致孩子要么依赖父母,要么变成没有主见力的“弱孩子”。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生活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他没有经历这些,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孩子的人生需要不断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诠释生命的意义。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
近期好文推荐
近期好文推荐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学生听书
每天免费收听国学经典诵读、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