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 人寿年丰,喜乐安康!

文摘   2025-02-04 06:00   河北  
庙 讯

关于停用“药王庙客堂”等微信号的告示
蛇年你是否犯太岁
药王殿神像铸造正式启动
天津市静海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领导对药王庙道众的寄语


RENRI

2025-02-3

正月初七

2024年,大年初七是“人日”。

说起这“人日”的起源,那可是众说纷纭,有三种说法最为流传。

其一,说的是那女娲娘娘初创世之时,先造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到了第七天,才造出了人。

所以啊,从初一到初六,分别是这些动物的生日,到了初七,便是咱人类的生日了。这故事不仅富有神话色彩,还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其二,正月初七是纪念始祖造人,表达对人本身的重视。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里,盘古在开辟天地后,前六天依次造出了天地万物,第七天,才创造出了人类。

传说反映了人类对始祖的崇拜,也体现了远古时期人们对自身起源的疑惑和想象,他们创造出一个超自然的神祇,作为信仰和维系氏族关系的纽带。

其三,正月初七起源于古代的占卜活动。

汉东方朔的《占书》里记载的,初一到初七,分别对应着鸡、犬、豕、羊、牛、马、人,初八则是谷。要是当天晴朗,那就预示着相应的生物会繁盛;要是阴天,那可能就有灾祸降临。

《燕京岁时记•人日》也提到了,初七日谓之人日,要是当天天气晴朗,那就预示着人类会繁衍昌盛。

既然正月初七是每个人的生日,那庆祝的方式自然不能少。
要说这最不能少的,便是吃面条了。面条细长柔韧,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留住时光,取长寿之意。
到了正月初七,大部分地方都有吃面条的习俗,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祈愿新的一年里,家人健康长寿,幸福美满。
一、“人日节”的习俗


 1. 戴人胜,赠花胜:

这是一种头饰,女孩子们用彩纸、丝帛、金银箔等材料制成,形状各异,如人状、花状、鸟状等,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上,以此来驱邪避害,祈求平安吉祥。互相赠送“花胜”,表达节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2. 吃七宝羹:

七宝羹是用七种不同的蔬菜煮成的羹汤,寓意着七彩斑斓的生活和丰富的智慧。人们通过吃七宝羹来祈望新的一年大丰收、五谷丰登。


3. 登高:

与重阳登高的消极避祸观念不同,人日登高更具有积极祝颂祈福的内容。人们会登上高山或高楼,远眺美景,祈求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步步高升。


4. 捞鱼生:

这是南方一些地区的特有习俗。人们围坐一桌,将鱼肉、配料和酱料倒在大盘里,站起身挥动筷子捞鱼料,同时高喊“捞啊!捞啊!发啊!发啊!”,寓意着步步高升、生活富足。



二、“人日节”有哪些禁忌


1. 避免争吵:
人们认为在“人日节”这天争吵会带来凶祸和不顺,争吵会败兴一年,因此会尽量避免家人和朋友发生争执和矛盾,保持和谐愉快的氛围、避免冲突。

2.不训小孩:
初七是人的生日,是人都要尊敬。

因此,在人日节这一天,家长们要避免教训孩子,要好好说话、循循善诱。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更能为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与祝福。

3. 不洗衣服,避免与水接触:
正月初七还是“送火神”的日子,水与火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势不两立的存在。

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避免与水接触,尤其是洗衣服和洗床单等家务活。老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吉利的事情发生,保佑家人一年的平安与健康。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一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被淡化,但其中的文化意义仍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4、不动土、不搬家、不出嫁:
在“人胜节”这一天,不宜动土、搬家和出嫁,因为古人认为这些行为会破坏家运、给家庭带来不吉利的影响。

虽然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被淡化,但其中的文化意义仍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如果确实需要动土、搬家或出嫁等事宜,我们应该提前规划好时间并遵循相关礼仪和习俗。


 随喜转发 · 功德无量 

想咨询法事、联系拜庙、学习交流?

欢迎添加药王庙企业微信:



天津药王庙
坚持、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继承、传播道教信仰文化精粹,宣传、分享道教界和本庙庙务活动资讯,发挥本庙沟通联系十方善信的桥梁纽带积极作用。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津(2023)00000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