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父母向子女“借运”

职场   2024-12-14 20:01   云南  

这是粥左罗的第 5449 期分享


作者 l 张德芬主笔团   编辑 l 娜娜 

来源 l 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涨价倒计时1天!
顶峰会2025年新成员招募专场
立即预约,别错过🙆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令人十分揪心。


波士顿乐团的大师在指导一位华人女孩拉小提琴时,发现女孩音乐天赋非常好,但是却一直神情严肃,没有笑容。


等到练习结束时,大师把小女孩拉到她母亲身边,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这位母亲,我注意到你很焦虑。你觉得你的女儿漂亮吗?”


“我丈夫认为她很漂亮。”


“你呢?你觉得呢?”


“不觉得。”


“那你觉得她今天表现好吗?”


“也不觉得。”


大师感慨地表达自己的建议,希望母亲可以松弛一些,多给女孩一些鼓励。


甚至讲了一些笑话,活跃气氛,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包括母亲。


只有小女孩站在原地,战战兢兢,依然没有笑容。


网友看到这一幕,尖锐地评论道:“回家之后,妈妈会责怪女儿不会笑,让她下不来台。”



仿佛孩子成了妈妈的提线木偶,喜怒哀乐都要照着妈妈的意思来做。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01

活力一旦被压抑

  人生就如同“困兽”



朋友W小时候,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现在的她,对人总是唯唯诺诺的,觉得自己说的话没人会听,也没人在意;

即便说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受到重视。


也正因如此,在职场中,她从来不敢努力为自己争取什么。

前段时间,她的顶头上司离职了,部门主管的位置空了下来。


以她的资历,完全可以申请这个岗位,但她没有自己提出来,而是等待着领导的安排。

可谁知道,领导外聘了一个经验、资质完全不如W的“空降”,顶替部门主管的位置。


这个“空降”很喜欢找W的麻烦,还美其名曰是在“指导”她。


W心里不服,想表达自己的不爽,但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


她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有问题,所以领导宁愿外聘,也不愿提拔自己?


她不确定自己的不爽是否真的有理有据,还是她过度敏感、多疑?


她害怕表达不满后,自己可能会跟对方产生直面冲突,那其他的领导、同事又会怎么看自己?


类似的妥协、自我压抑、怀疑、过度思虑、回避冲突等情况,体现在W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老公闹了矛盾,明明是老公的错,但W总忍不住自己先低头、道歉。


明明是想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结果孩子一冲她发脾气,她就把事情马虎过去。


“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失败的人,从小谁都可以欺负我,谁都可以伤害我。”


“小时候,是父母拿我当出气筒,只要他们吵完架就会轮番骂我、冲我发脾气。”


“没达到他们的标准,要被暴揍一顿;达到了他们的标准,但碰上他们心情不好,也要被暴揍一顿。”

“你根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似乎不论你做什么准备,都随时可能有一个人,突然向你发难……”

于是,她把所有力气都花在探测、防御身边可能存在的危机,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去考虑自己。


反观W的父母,吵吵闹闹这么多年后,现在过得特别滋润,朋友圈都是俩人到处旅游打卡的美照。


W自嘲道:“为什么我活成了困兽一般,而他们却活得那么潇洒。”


这类父母活得潇洒不内耗的背后,或许是因为,他们早就把自己内耗的人生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换句话说,这类父母朝孩子“借运”了。





02

  父母,是如何向孩子“借运”的?



父母常常对此没有意识,但他们又切切实实地、不自觉地用这3种方式向孩子“借运”。


第一种,把孩子当成彰显自己“权威”与“优秀”的作品。


这类父母常常会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理由;

监督孩子拼命学习、上各种补习班,好让孩子足够“拿得出手”。


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需求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就被他们屏蔽了。



第二种,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不满、愤怒转嫁到孩子身上,用孩子的能量供给自己。


就像电视剧《鸣龙少年》中的禹洋。


因为婚姻不幸,禹洋的母亲把所有的爱和期望都倾注在禹洋身上。


她对禹洋的生活细节进行无微不至的管控,禹洋日常的吃穿用度必须由她经手、安排。


她要求儿子,每隔几分钟必须回复她的消息。


她当着宿舍同事的面,把自己十几岁儿子的衣服脱光,为他擦拭身体,全然不顾儿子的羞耻难耐。


她会因为禹洋在房门上装锁而情绪失控,崩溃大哭,直到用刀具暴力破坏了门上的那把锁。


对于母亲而言,她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希望儿子能够好好的学习,好好长大。

当她在为儿子“付出”的同时,变得活力四射、神采奕奕,所有人见到她,都能感受到她强大的能量和激情。


而她的儿子却活成了完全相反的状态:沉默寡言、胆战心惊、懦弱无能。


因为母亲靠“汲取”孩子身上的生命力,来填补自己对婚姻失败的痛苦与无奈,以此活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乏见到类似的场景。


父母一边指导孩子功课,一边对孩子诉苦:


“我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你身上,你为什么不能给我争口气?”


“我为了你,每天拼死拼活地工作、劳累,你要知道感恩,要知道心疼父母。”


“都是因为你,我才成了现在这样。”

家长们唾沫横飞,将自己在工作中、生活里遭受的不愉快统统倾倒在孩子身上,自己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挺拔;


而孩子的头却越埋越低,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僵硬。



或许,这些父母真的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孩子。


可是,这些情绪的表达依然戳痛了孩子的内在,一遍又一遍警示这孩子:


“我过得这么苦,都是因为你;我的不幸,都是因为你。”


第三种借运方式,是通过打压、贬低孩子,让自己获得一些优越感。


美国脱口秀明星梁娇颖在一次节目中和妈妈对话。


当她试图和妈妈表达自己的自信:“妈妈,你知道吗,在美国,黑皮肤也是很美的。”


妈妈惊讶地看着她说:“你都是美女啊?”


见女儿点了点头,妈妈就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向后仰了仰身子,又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认可女儿的话。


当女儿继续追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是美女呢?”


妈妈嘲笑着说:“因为你从小就是小黑妞,小丑妞,猪拱嘴啊!”


说这些话的时候,妈妈笑得很开心,很阳光,很有能量。


但其实妈妈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美女,却因此显得很自信。


梁娇颖强忍着难过,眼神里的失落根本无法隐藏。


或许,她终其一生都要在妈妈的不认可中挣扎,穷极一生都想从外界找到“我很好”“我也很美”的答案。


被父母借运的孩子,一生都会想要找回那个拥有能量的自己。


那么,若是人到中年,我们还有办法摆脱被“借运”的困扰吗?


当然可以。




03

  人到中年,如何改运?



在探讨改运的方法之前,我希望,文章前的你可以先温柔地拥抱自己。


给自己一个理解和接纳的空间。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想要让改变发生,我们需要从自我探索做起。

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当前情感状态的深入理解。


你可以准备一个小盒子,将你所经历的一切焦虑和内耗写在小纸条上,放入盒中。


比如:“明明我也很优秀,为什么要受这种气”、“为什么非得是我道歉,我也想要被人无条件的宠爱啊!”


每当你感到不安或压抑时,打开盒子,阅读这些纸条,让它们成为你情感释放的出口。


去认可自己的感受,对着纸条上的语言回答:

“是的,你这样想一点问题也没有”、“你的感受也很重要。”



其次,对内在批评者进行思维纠正。


无数次父母的打压和不认可为我们的内在塑造了一个批评者。


它不断地告诉我们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为了摆脱这个内在批评者的影响,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挑战这些负面的自我对话。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想“我做不到”时,我们可以替换成“我可以尝试”或“我有能力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更积极、更现实的自我认知。


另外,虽然很难,但我们还是可以尝试视角替换与感恩,用其他方式与父母建立联结。

父母的发泄和不认可会在我们心中种下“怨恨”的种子。


小时候不敢对父母表达,这种怨恨就面向了自己。


我们变得自我厌弃,自我攻击,自我否定。


而内在的情感,却依然是对父母的攻击,这种攻击会影响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影响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父母,认识到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局限和挑战。


你不妨动手做一个情感拼图,使用杂志、旧书或网络上的图片;

制作一个反映你与父母关系的拼贴画,尝试把那些除了痛苦之外的,令人感到幸福的画面贴在上面。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待你们的关系。



最后,请保持主动心态,用学习来不断成长自己。


只有当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采取行动实现自己愿望和目标。


或者,你还可以用你的梦想、目标和愿望制作一个愿景板。


这个板子可以放在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持续带给你能量。


亲爱的,无论你现在身处何种境遇,都请记得,你的内心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不要害怕去探索、去感受、去挑战、去成长。


每一次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都是通往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重要一步。


愿你的心灵之旅充满爱与希望,愿你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从容。


本文由张德芬主笔团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涨价倒计时1天!
如何近距离跟粥老师学10年?
加入10年·顶峰会
  这是跟粥老师多学习、
长期学习、近距离学习
 最划算、且最能学到位的方式
目前已经1800位成员付全款加入
每个月至少增加100位新会员
2025年新成员重磅福利截止12月31日
欢迎扫码了解⬇️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2025 新成员招募】 1800人已加入!深度绑定粥左罗10年,3650天,同行成长,顶峰相见!

2600人已加入!
「粥左罗·10年沉淀写作课三合一」
一次讲透写作108节
如果你对「语音写作」「AI 赋能写作」
「粥左罗十年写作方法大全」感兴趣
扫码,了解详细介绍
直接入,如果不满意,三天无理由退款
买的放心、安心、绝不割韭菜!


最新·推荐阅读:

你好,我是粥左罗,从 9 月开始,我每个月 10 号都有个重磅月度分享,是每个月最重要的一场分享,每一场都值得一看,以下是9月、10月、11月、12月的分享的文字稿:

9月重磅分享👉粥左罗34岁生日复盘:我的10年逆袭之路(2万字,毫无保留)

10月重磅分享👉30岁连续5年年入1000万,改变我命运的5个思维,缺了哪个都不行(值得读3遍)

11月重磅分享👉粥左罗首次深度揭秘!持续年入千万背后: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和这些安排背后的逻辑

11月线下大会重磅分享👉命里缺爱的人,很难事业成功、很难幸福快乐,爱是一切原动力|粥左罗50分钟走心演讲

最新!12月重磅分享👉粥左罗:人到中年,再次改命,我凭什么?以下 5点,感谢顶峰会

END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

粥左罗
新榜年度收藏价值公众号TOP10,90后北漂创业5年,白手起家持续逆袭,从月薪5K到资产千万,个人成长、新媒体专家,长期研究并实践“普通人如何在这个时代通过持续成长改变命运”,自媒体粉丝150万,做课程7年,学员15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