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子如何写得口语化?

学术   2024-11-25 18:03   北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新闻界前辈穆青曾说:“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

将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揉进新闻报道之中,更能引起群众的共情、共鸣,让群众爱听爱看,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如何把“味精”恰如其分地加进文章里去,考验着记者的笔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记者从哪些方面新闻接地气、有生气、活起来?



群众视角为口语化表达创造情境



口语是人们使用非正式的讲话风格说出来的语言,是即时的、原始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活泼。偏口语化的新闻语言,提炼了群众日常语言的灵活生动,更加真实可感、有滋有味,为群众喜闻乐见。

那么,如何实现新闻语言口语化表达?首先,要找到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新闻事实。这个角度,能够将新闻事实与群众的关注点连结起来,从中能挖掘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有了群众视角立脚,口语化表达就有了情境,报道内容自然就会接地气,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到群众身边。

比如长城网策划的报道《总书记去过的塞罕坝究竟有多绿?》,文中列举了一组权威数据来说明“塞罕坝有多绿”。

塞罕坝现有林地面积115.1万亩,这意味着自1962年建场以来,每分钟塞罕坝会有24.72平方米的荒山石地被林木覆盖。


林木蓄积量1036.8万立方米,也就是说,如果把塞罕坝的树按一米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


随后,记者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读者贡献出一组极具现场感的“绿”:“在塞罕坝林场中穿行,目之所及尽是绿意!深绿、浅绿、嫩绿、墨绿、油绿……昭示着蓬勃生命的绿,令人心旷神怡。”

这则报道将习近平总书记到承德考察调研的新闻与读者关注点巧妙结合起来,以群众视角发问“总书记去过的塞罕坝究竟有多绿?”,由此成功引起读者好奇,在众多报道塞罕坝的新闻中另辟蹊径,立意新颖、角度独特。

文中还将一组组专业数据用一个个日常生活场景加以阐释,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还以记者亲身感受“深绿、浅绿、嫩绿、墨绿、油绿……”,让塞罕坝的“绿”鲜艳欲滴、推至读者眼前。

找到一个好的角度,一篇报道就成功了一半。《总书记去过的塞罕坝究竟有多绿?》这篇报道在学习强国App阅读量超过20万人次。

再比如《“冬奥,咱也能参与了!”》,文章从一个小小的角度——冬奥颁奖花束编织者入手,写她们得知自己手工编织的绒线花作为冬奥颁奖花束时的兴奋与骄傲,透过这件小事反映国家举办冬奥会背后的精心策划,也反映群众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

我们来看文中一些直接引语:“越吃功夫,越能显出咱的水平!”“啥单位啊?要的产品像艺术品,量还这么大?”“姐妹们,你们知道咱们是为谁织的花吗?解密了,是为了冬奥!”

在新闻报道中,出自人物之口的直接引语是让文章“活”起来的重要因子,需要记者下功夫进行提炼加工。那些偏离了人物身份的语言,往往让人感到枯燥无味、脱离实际。

这篇报道中的直接引语就非常成功,“吃功夫”“解密了,是为了冬奥!”,这些口语表达不仅符合人物身份、职业,而且在句式上十分灵活,符合日常口语语言习惯,更直接地表达了人物心理、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正是因为作者用发生在我们身边小人物的故事,切入“冬奥”这件国家大事,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为小人物的出场提供了舞台,为口语表达创造情境,从而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语言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用群众语言写出来的作品,接地气、有生气,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喜爱。


新闻语言要融入口语的节奏感境



口语是有节奏的。鲁迅曾说,汉语“(字)音美以感耳”。汉语口语的音韵美就是通过对汉语口语语音的具体组织、调度与安排,形成某种独特的语言音响效果,由此获得一种类似于音乐美的特殊审美价值和意义。

比如宋丹丹与赵本山演绎的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这段台词:“我叫白云,我叫黑土,我七十一,我七十五,我属鸡,我属虎,这是我老公,这是我老母。”这段话通俗易懂,全部使用短句式,同时兼顾平仄韵律,从而产生一种听觉享受,令人捧腹大笑。

再来看1975年来自《山花》文学报的一篇报道《热烈欢迎陕西省沼气利用推广延川现场会胜利召开——支书的婆姨夸沼气》,文章抓住支书的婆姨夸沼气这样一个小切口,来对沼气利用进行宣传推广。“几个同志正比划,研究沼气把电发。支书的婆姨见来人,忙请同志们快进家,左手刚刚扭开关,右手忙把火柴擦,‘啧’的一声满窑亮,超过电泡六十瓦……”“顺口溜”式语言活泼生动,同时讲究押韵,节奏欢快,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宣传效果瞬间拉升。

口语的语气停顿、抑扬顿挫,在书面语中是通过标点符号、平仄韵律、句式长短来完成的。有节奏感的新闻,读起来一气呵成,令人精神愉悦。标点、文字、段落,就像一个个音符,记者应具备调兵遣将的本领,对他们重新排兵布阵,弹奏出或急如骤雨,或缓若溪流,或昂扬亢奋,或深情低沉的乐章,在给读者带来信息的同时,还带来美的体验。新闻要在较短篇幅内呈现丰富内容,更喜短句式、快节奏。

比如,通讯报道《要让这世间受苦受穷的人不再贫困》:

1969年1月16日,农历冬月二十八。


陕北,延安。延川县梁家河村外的黄土地上,走来了一群年轻人,其中有一位相貌清秀、身材颀长的少年,衣着朴素,背着黄挎包,拎着旧箱子,风尘仆仆,却又精神抖擞。他就是习近平,当时还不到十六岁,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上山下乡去插队。


文章开头两个短句就形成一个自然段落,交代时间背景。接下来短短几句描写,平仄有致、句式简短,从相貌、衣着、精气神儿来描写初到梁家河村的少年习近平,一个清秀、朴素、充满活力又有远大理想的少年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印象深刻。文虽浅近、其意却深。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汉语是有声的,本身就有抑扬顿挫的声调,有“a”“ai”“ao”“iu”等韵脚,汉语中三字叠词、四字成语、五言七言古诗,非常讲究对仗、押韵,能够形成美妙的节奏韵章。

新闻作品通过对字、词、句、段落的排列组合,也会形成某种内在节奏张力,而这种节奏本身又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能够传递出或急或缓、或强或弱的节奏感,带动着读者的思绪情感。

比如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全文只有190余字,高度凝练,极具震撼,堪称消息中的经典之作。细细分析,这篇报道首先在标题上很有气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一句话中,“万(an)”“大(a)”“江”(ang),都是开口音,发音时口腔打开,声音浑厚有力,气势十足。

正文中,几乎全是短句式,“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四字词语频繁使用,简洁有力、节奏分明。

长短句式交替使用,形成节奏变化,好似战鼓在“咚!咚!咚!”地敲,三十万大军跟着鼓点节奏迅猛进击、横扫敌军、英勇渡江。全篇仅用几句话,就营造出人民解放军激烈作战的紧张感、胜利在望的喜悦感、英勇渡江的兴奋感,语言的节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字虽简,内蕴丰厚;文字虽浅,意韵无穷,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所在。新闻语言口语化,绝不是把日常口语不假加工地照搬照用,需要提炼口语的灵活生动、节奏音韵,使文章既简练准确,又生动形象,形成一种内在“韵致”。能做到这一点,必是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



带着感情架起和群众沟通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说,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

新闻语言口语化,不只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更体现在情感立场上,是否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心连在一起,反映群众心声。作为记者,只有把自己当作群众一员,在情感立场上与群众相连相通,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赋予口语化表达以生命力,从深层次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比如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消息《农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唱主角——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外记者见面会》,抓住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不以政府官员为发布者,而让四位农民唱主角的新形式作为采访立脚点,让四位农民兄弟精彩亮相,谈感受、谈看法。

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单从报道视角上就抓住了党中央重视农民、重视“三农”工作这一深刻用意,立意既新且深。而这一立意的来源,无疑是作者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对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专属于农民的节日的由衷喜悦,对国家“三农”政策的深刻理解。正是记者的认识、见解足够深刻,才会迸发出闪亮的思想火花——“农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唱主角”,才有了这篇佳作。

在语言上,这则广播消息保留了农民发言和接受采访时的原声,活泼、真切、自然。“给农民办丰收节日,这在历史上也是没有的。同时,咱农民有了咱自己的节日,骄傲和自豪啊!农民高高兴兴迎一个丰收年,那种喜庆高兴。”“尤其是我们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感觉哎呀现在是真好啊。又给发这、又给发那,又给治病,又给发钱。”这些口语化的语言,扎根生活,带着泥土的气息,真实地站在农民立场上,表达着农民的想法,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真诚。

如何成功地捕捉到这些精彩的语言,创作这则新闻的记者曾表示,为了创作出让群众满意的作品,他们有意识地到农民、农村中去,了解农民对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看法、想法、说法,了解群众形容丰收的话语。

并且,这种举动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每逢国家出台重要政策、地方政府搞一些重大活动,他们都要到群众中走访一番,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这样制作出来的新闻才有针对性。

在谈到“三十亩果园一栋楼,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报道中的亮点时,记者说,其实自己乍一听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发现,他们套用的是上世纪30年代形容人们过日子滋润的一句话——“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由此可见,没有丰厚的生活积淀、深入的基层调研,感受语言魅力的触角就会变得迟钝。

“共情”是最良性的沟通、最真挚的交流、最有效的宣传。作为记者,只有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把双脚扎根在泥土里,让思想走在最前沿,心怀百姓、胸怀大局,深刻体悟群众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深刻领悟国家重大政策的内涵意义、价值导向,才能做到新闻报道见人见事见情,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体,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进而打动读者的心。

在新闻报道中,情感其实一直隐藏在文字之中,缓缓地流动,不动声色地表达着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引导着受众的情绪。

比如新闻特写《九江城哭了》,记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军民送别时的场景,一个个镜头无不诉说着军民之间鱼水深情,诉说着感激、不舍、感动,让人不觉热泪盈眶。采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于文国说,这些现场特写,是一口气完成的,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如此高效率地写出这样一篇上乘之作,离不开记者在灾区连续42天的深入采访,离不开记者对整个事件全过程、深层次的了解,更离不开记者被人民子弟兵勇于牺牲、保家卫国的大爱所触动,离不开记者那一颗善良的、正直的、敏感的心。

正所谓“情到深处自然浓”“真诚才是必杀技”,思想感情是做出好新闻的基础。只有深入扎根生活,走近群众,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所想所盼,带着思想去策划、带着真情去采访,用群众的话讲故事,才能做到“一字一词总关情”,让新闻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闻世界”

主编:刘娟

编辑 :陈湘

值班编辑:李磊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消息点评|如何将小小茉莉花写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太卷啦!“00后”都开始拿中国新闻奖啦

百雀羚回应: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产品不涉违禁成分!媒体报道注意三点问题

传媒茶话会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管,传媒研究头部新媒体平台,探讨主流媒体采编、经营、融合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