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影响

百科   2024-09-11 09:59   广东  


【编者按】根据“介绍宗教文化知识”的办刊职责,《中国宗教》杂志一直设有“文化”栏目,陆续刊登宗教文化方面的文章。即日起,“微言宗教”公众号将陆续转发,以飨读者。


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影响

苗小龙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对我国艺术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重生恶死、柔弱不争、素朴自然的生命伦理价值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及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涵深厚的道教思想和丰富多彩的道教题材,开启了艺术家们的思路,引导他们进行神奇绚丽的艺术创作,生动反映在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形成各种艺术成就。中国传统舞蹈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与传统舞蹈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伴随着各类道教斋醮法事而形成的道教舞蹈,本身就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一种形式。道教舞蹈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巫与巫舞,作为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道教斋醮法事中的舞蹈与之相似。(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道教文化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启发。道教艺术理念是强调“师造化,法自然”,这种思想源自道教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正如《道德经》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教思想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存在于每时每刻,而这种联系所遵循的规律就是“道”。在道教文化中,万物的所有运动变化都是统一于阴阳摩荡、五行生克、八卦象数的辩证衍生之“道”,由此认识出发,艺术表现就是追随天地之道,参悟造化、和合天地,超越对于偶然的自然物态和生活事象的简单模仿,从师法“道”的角度去创造艺术的世界,模拟天地大道、宇宙结构、造化之象。因此,艺术就是通过象征的形式,超越现象去表现永恒不变的“道”,从而实现“与道合一”,在这种理念下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最终形成“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审美感受。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所蕴含的很多审美观念很多都源自道教文化。

崇尚“素朴纯粹”的自然之美。道教强调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在审美趣味上注重自然无为,表现在舞蹈艺术上,就是反对各种多余的外在雕饰,以素朴为美,追求以纯粹、质朴的方式模拟自然物象,推崇自然而不是人为之美,强调自然形象的升华。

崇尚“虚实相生”的动态之美。在道教思想中,万物的运行状态是“有无相生”,表现在舞蹈艺术上,就是在形态上不局限于动与静、虚与实的一端,而是强调“动静”“虚实”结合的动态变化,以此完整呈现“道”的真实状态。

崇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道德经》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思想也是道教所认为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最美的“大音”(声音)和“大象”(形象)是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需要用心灵去体悟;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语言、视觉层面以外的“意境”,表现“韵外之致”,而这也正是道教“忘我”的人生境界的体现,彰显了对自然超脱的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实写意、以形传神的“意境之美”也成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美学特色。



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都源自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注重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强调超越形式而“达意”,体会“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而这也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审美特色之一。中国传统舞蹈艺术不仅在于展示舞蹈感性化的形态美,而更关心舞蹈中包含的“达意”功能。因此,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由很早以前的宫廷乐舞发展到戏典舞蹈,都是使用不同的舞具来展现“意境”,强调“虚拟化”的舞蹈形态,运用意境来烘托舞蹈之美。

在艺术的表现上,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体态注重“拧、倾、圆、曲”,其中都包含道教文化的影响。例如,无论是舞姿造型还是舞蹈动作,都是在“圆”的过程中运动,从而形成周而复始、连绵不绝的形态,所遵循的原则就是道教文化的艺术理念,模拟万物变化终始的形态,展现《道德经》中所说的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而“拧”“倾”的表现,通过舞蹈动作呈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刚柔相济之美,体现了道教“动静”“刚柔”融合的理念,这些都成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表现的特色。



道教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以各种方式流传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节庆、民俗活动中的民间舞蹈。

例如,拜月、祀神、迎神赛会等节俗中的舞蹈,大多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蹈中有些内容就是表现道教故事,如“八仙庆寿”“吕洞宾戏牡丹”等,还有很多直接来源于道教舞蹈,例如,发源于山东栖霞的“八卦鼓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源自道教仪式,由八个卦位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正位组成,按照八卦中的阳刚阴柔、阳实阴虚、阳开阴合、阳大阴小、阳强阴弱、阳明阴暗等,通过人体动作的动与静、大与小、左与右、高与低、上与下等的反差来体现舞蹈的韵律。

很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如壮族的“师公舞”“土地舞”,瑶族的“还盘王愿”,云南的“踩九州”等,都是将道教文化与本民族文化融合之后形成的舞蹈形态。



道教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中生生不息,一直延续至今。道教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审美、结构与表现形式,舞蹈艺术呈现出精彩的“中国风”,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

今天对此加以探讨,不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也有利于新一代舞蹈艺术创作者在吸收道教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融入现代舞蹈语汇,更好地以现代人的视角诠释、表现中华传统文化,以鲜活的生命力、独特的审美特色,让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焕发时代的光彩。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副教授)


(本文系独家原创,任何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微信号“微言宗教”,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宗教融媒体联盟矩阵


深圳玄武观
奉道守戒,弘道利生。深圳市玄武观官方账号,道讯发布、抢先播报深圳道教信息,构建与善信的桥梁,服务南粤,辐射全国。尊道贵德,感恩您的关注与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