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这是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定位的高度概括。“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从中度走向重度的重要阶段,老龄工作必须抢抓这一战略窗口期,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正确把握“四对关系”,促进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护和健康保障需求,为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中国智慧。“统筹整合”,就是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老龄工作中,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老龄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切实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强大动力。强化和发挥各级老龄委或老龄办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功能,解决基层老龄工作机制实际运转失调、工作队伍弱化等问题,改变部分地区涉老工作各自为政、资源分散、有效供给不足等状况,重视老龄工作体系中的“实施科学”,促进各项战略规划衔接、政策目标协同、政策资源适配,形成老龄工作“一盘棋”,凝聚起老龄社会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多方联动”,就是要构建“齐抓共管”的老龄工作格局,将老龄福祉融入各领域的公共政策。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组织拟定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举措等职责划入民政部,意味着民政部门应负有整合养老资源、形成老龄工作合力的职责。“十五五”时期,做好老龄事业与老龄工作,需要卫健、医保、教育、工信、住建、文旅等多部门在更大范围、更宽口径上协同,主动将老龄事业、老龄福祉与各自领域工作互促共融,激励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老龄事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从根本上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稳中求进”,就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老龄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务院第九次专题学习时提出新思想、新认识、新部署。这些都是“十五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基础,必须科学贯彻落实,体现出老龄事业发展的连贯性、延续性。同时,“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的创新性举措不断涌现,形成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十五五”时期老龄工作创新提供宝贵借鉴。
“超前谋划”,就是要紧抓“十五五”时期战略窗口期,以适度超前谋划的治理思维,积极准备、全面筹备,为重度老龄化时期老年人口规模大、共病率高、带残期长的服务需要和筹资安排做好全面准备。“十五五”时期不仅要解决当下老龄工作面临的痛点、堵点问题,还要瞄准2035年、2050年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做足中长期准备。一方面,“十五五”时期要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延迟退休、扩大老年社会参与、发展银发经济等都是保障国家老龄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举措,要通过国情教育等多种形式促成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共识。另一方面,老龄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应避免将老龄工作狭隘地理解为老年服务,而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老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统筹各领域的政策与资源,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乡村振兴、科教兴国、扩大内需、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工程相衔接,进行全局性规划、系统性推进。“全面优化”,是围绕为老事业、产业大局进行宽口径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撬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优化老年社会救助、老年社会福利供给;统筹居家社区养老、农村养老、失能照护、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筑牢兜底、普惠的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持体系;研究并出台延迟退休配套政策体系,鼓励老有所为,保障老年人劳动就业权益,为老年人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营造孝亲敬老社会氛围,加快建成老年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其在新时期经济结构高质量转型中扮演更主动的角色,为老年人生活福祉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重点锚定”,即围绕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痛点堵点问题持续发力。老龄事业的财政和资源投入应避免“大水漫灌”,要秉持精准治理和梯次设计思维,针对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和老龄工作的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重视政策实施的实际效能、长期效能。同时,要高度重视新时期老龄工作相关法治体系建设,当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待修订完善,各类涉老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涉老婚姻家庭、侵权等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有待健全,老年人社会参与仍然不足,这些问题亟须在“十五五”时期给出积极应对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终身教育保障等重大部署,均需要在“十五五”时期做好政策回应,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政策创新和科学实施工作。“更宽视域”,是指条件成熟的地区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地方实践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国际社会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了系列全球战略和策略,在家庭政策、老龄产业、老龄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主动吸收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结合地方为老服务基础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创新。
“兼顾差异”,是要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因地制宜补足短板、精准施策。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平等和公平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是处理好这一关系的重要抓手,要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内均等化,同时也要允许区域间存在适度差异,政策设计和福利标准要避免简单地将均衡、公平理解为平等。“十五五”时期,要大力补足欠发达地区老龄事业短板,深刻理解、把握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差异性,区分人口流入地与人口流出地,推进在地公平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人口老龄化形势、资源禀赋,制定科学适配、明确有效的政策体系;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提供重点支持,确保这些地区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基本、普惠的养老公共服务,处理好兜底线、保普惠、高质量的关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作者胡宏伟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云潇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中国志愿
编辑:程 琪
初审:李惠媛
复审:尤建民
终审:闻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