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公益分享。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任何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广大患者和家属若有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相关的问题,请务必前往正规的医院和科室就诊,寻求医师的专业意见。
大家好, 我是来自黑龙江的帕友,于2023年11月14日在北京天坛医院做了脑起搏器手术,安装了美敦力脑起搏器(RC37612),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本文把我的经历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左图为术前,2023年10月22日于北海公园
右图为术后,2024年5月18日于大阪城公园
2015年10月,我在哈尔滨本地医院被诊断为帕金森病,至今快将近9年的时间。
我在手术前的主要症状是双腿走路不稳,左臂基本不摆动,身体僵硬,行动缓慢,弓腰前倾,腹肌紧绷,腰腹疼痛,四肢无力,起立困难,翻身艰难。
我的驼背很严重,腹部和小腹中间有一道紧绷的沟痕,疼痛,走路要用拐杖。当我平躺在床上,疼痛会减轻,夜间有节奏的腰肌收缩,伴随疼痛,几秒钟就不疼了。当我在床上和椅子上坐着,如果要上厕所,起来是很费劲的,需要双手支撑,腰没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加剧,坐不住,走不稳,向后倾倒,腹部向里抽痛,腿脚沉重,小腿偶尔抽筋,偶尔做梦。因为身体僵硬,我呼吸也很困难,还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我咨询过很多帕友,发现帕金森病的表现十分丰富,真是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表现的帕金森病病人,千人千帕。
2023年10月中旬,我到北京治疗骨质疏松和脊柱变形,也进行了一番脑起搏器手术的考察。经过周密的调研和深思熟虑的考察,我和家人最后决定选择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团队。
在我最具效力的背后加力团队(家人+朋友+亲戚,最小的襁褓中的婴儿刚过百天,最大的耄耋之年的老人93岁)的支持下,我在11月14日做了脑起搏器手术。
▲术前安装好头架
手术于8:30开始,11:40结束。术后3天,经过医生观察,没有什么大事,就动员你出院了,术后可能的反应为颅内水肿、颅内出血,我的术后反应是头部水肿,表现为眼皮充血,右眼睁不开,其实这是正常的术后反应,大约在10天左右消失。我周五出院后,为了观察和处置方便,又在旅馆住了一宿,周天下午返回哈尔滨。
▲术后水肿(大约在10天左右消失)
我的术后状态良好,14天后拆线,12月18日左右去北京开机。术后开机与程控,一般情况选择术后一个月左右开机,此时电极周围组织水肿已经消退,组织结构恢复正常,电阻趋向稳定,微毁损效应消退,这个时候开机更能体现刺激效果,便于寻找最佳触点。开机后的程控、药物调整和康复训练等措施,对帕友的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的病房医生是副主任医师、张华博士,张医生为人谦和,我们打电话问问题答复的认真仔细,从不急躁,是患者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术后的我多动,爱说话,动作比较轻松,有些以前做不出来的动作,现在可以做了,以前我的动作比较小,现在可以做的较大的动作(见下图)。
▲术后鲲鹏展翅
我的后背整体感觉软和多了,不是特别僵硬了。走路可以迈大步,左臂也有摆动的迹象,但是稳定性还不够好。晚上睡觉的时候,我的胳膊和腿可以任意放置,比较舒适。写字的字号变大了。我药效的开期明显变长了,大约增长1-2个小时,同时我感觉夜尿次数也减少了,腰痛明显减轻了,心悸的感觉基本消失。
我扔掉了拐杖,可以不用拐杖走路半小时。另外,我上厕所坐下的动作快了一些,从床、椅子、沙发上起立比以前好多了,不用人拽了,也不用借助物体了,冻结步态和碎步也改善了,我的面部肌肉有表情,露出了笑脸,噩梦减少了。
▲灿烂的笑容
我的药量在术后减少了近1/3,现在的药量是早晨1片雷沙吉兰、0.5片美多巴、0.5片森福罗;中午0.5片美多巴、0.5片森福罗;晚上0.5片美多巴、0.5片森福罗。
当然,目前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头重脚轻,半夜身体不灵活,走路身体不稳定,俗话说有点大头沉似的,坐下休息一会,有所改善。脖子发硬,转头、抬头费劲,胳膊没有药效时纠(jiu)筋,举不到位,抬起困难,身体前半部分发紧。我在晚上睡觉时偶尔会大声喊叫,像是有些害怕,偶尔还会拍手。我准备在国庆节前去天坛医院调参数,现在的参数可能不是最佳状态。
我的程控参数调整过程如下,给大家看看。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参数调整也不一样,务必以医生的意见和调整为准。
▲ 我的程控参数记录
我使用脑起搏器充电器的经验心得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充电的时间间隔
我是7天左右充电一次,因为我的刺激器参数(电压、频率和脉宽)设置的不是特别高,刺激器经过一周的工作,剩余电量仍在75%以上,充电时间约在1小时10分左右,也是我易于接受的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充电习惯进行充电,让刺激器的电量保持在50%以上,切勿忘记充电。
2. 充电器的位置
充电时,我将充电器的大头向下(近似大头梨的形状)与刺激器接触,两者所在的两个平面应尽量紧密贴合;充电器与刺激器之间最好没有衣服阻隔或者是薄衣服比较合适;充电器与刺激器的接触面积(耦合面积)应尽量的大;充电的过程中,有“咔嚓、咔嚓”的响声,是充电器与刺激器的耦合过程。
3. 充电器与刺激器的接触受力
脑起搏器充电器是无线充电技术,充电器贴在刺激器上即可,与二者相接触的压力大小关系不大,所以可以用松紧带、软绳、手来保持充电器与刺激器紧贴即可。
4. 人体的姿势
一般认为1小时左右的时间,平躺的姿势比较是比较舒适的,可以用手或借助充电器的重力使二者接触。当然也可以是坐姿。充电过程中人体尽量不要移动,保持充电器与刺激器紧贴即可。
▲术后,2024年5月22日于赤冢山公园
/ 赵教授/
男,1964年生,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研究领域是工业锅炉的结构与设计、金属结构的焊接。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点击下图 跳转阅读)
*特别说明 -本文仅作公益分享,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寻求专业意见。本文使用的相关观点、肖像已获得相应授权。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授权,并注明转载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