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alk| 袁学福:平木刨削工具——刨子

文摘   2024-07-23 21:21   宁夏  
    >>
姚河塬考古队自2017年5月组队始,就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
并积极鼓励和坚持在考古队内于每周三晚轮流地开展个人学习等相关心得讲座分享。
至今,多学科、多视角、多样题材的例行周三交流活动仍在持续。

yTalk不仅收录学者讲座纪要,也整理和记录每周三队员们的分享。













2024

> 04.24


WHO TALKS/

> 平木刨削工具——刨子

文/孟庆龙






2024年4月24日晚,由袁学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平木刨削工具——刨子》的专题分享。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刨发明之前的“刨类”工具

二、刨子的发明

三、刨子的发展简史

四、刨子的类型

五、刨子的制作工艺



人们对于刨类工具的需求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就已经开始利用经打击而成的粗糙石器作为工具。随着石器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又出现了木作加工的伐、 斫、刨、磨、钻、雕等工序。在新石器时代又出现了形制准确、合用并有锋利刃口的磨光石器,实现了在手工工具上的最大突破。本时期出现的用于加工木材的石质工具按照加工特色可以分为砍伐类、截料类、平木类等,且都有相应的工具。



到了夏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开始逐步取代石器成为当时生产工具的代表,相较于石器而言,青铜工具表现出加工精细、更加锋利、硬度更高的优势。自春秋时期开始,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又出现了铁制的木作工具。而铁制木作工具的普及不仅提高了木作工具的生产效率,还进一步促进了木作工具的细化分工。


关于刨子的发明,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刨子是由鲁班发明。而我国古代关于刨的最早记录见于南朝梁文献《玉篇》,其中有“刨, 蒲茅切,平木器”的记载。唐元稹的《长庆集》卷十三中“江边四十韵”中就提到郢地的匠人用刨修整木椽。这充分说明在唐代中期已经用刨来平木。北宋《广韵》、《集韵》等文献中都有“刨”字的记载。由此可见,刨的发明年代最迟可明确于唐代,其上限可推到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刨还处于刀形的原始状态,后延铲的功能发展,其形状也似如今刮子。大约到了北宋时期,发展成在柄的中部安插扁铲状的刨刀,刨柄则为中间粗大,两头较小方便手工操作,类似于滚刨的结构特征。南宋晚期,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的刃部变窄,操作时可以省力;有顺加工方向较长的刨床,起控制切削角度的作用即出现平推刨。明清之际,刨的操作方式和功能已经定型,多处文献记载平推刨形制一致,并已沿用至今。



刨的类型主要可分为平刨和特殊刨两大类。随后,袁学福结合大量图片从尺寸、形态以及用途等层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平刨中的长刨、中刨、短刨、净刨以及特殊刨中的槽刨、板刨、线刨、圆口刨、翘底刨等各类刨类工具。由此可见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刨类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逐渐被进一步细化分工。至于刨类工具的制作工艺,则可以分为刨床(刨身)、刨刀、刨柄、盖铁四个部分。刨床多选用干燥、不易变形、材质坚硬、耐磨的木料,木料要先经干燥处理。刨子的各个部分制作完成后,就可以组装使用。具体操作为将盖铁固定在刨刀上,调整好盖铁与刨刀刃口的距离,插入刨刀槽内,再用刨楔初步挤紧,待刨刃调整合适后,最后敲紧刨楔,才算是最终组装完成。



刨类工具的发明和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木作工具的生产效率,而且促进了中国古代家具行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本次袁学福的分享,让大家对于古代的刨类工具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解中国古代家具和古建筑提供了足够的知识储备。













🔔 >>>>>
👉 宁夏姚河塬遗址考古工作招聘公告(此信息常年有效)
👉 宁夏姚河塬考古队招聘文物修复技术人员!
👉 宁夏姚河塬考古队招聘文物摄影人员!
👉 yTalk| 段少娟:宋代瓷器
👉 yTalk| 林冬梅:高句丽壁画墓
👉 yTalk| 党慧:莫伊谢延科
👉 yTalk| 刘燕: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美术
👉 yTalk| 韩佰伟:中国古代腰坑墓梳理





文稿审核:马强 高梦玲

文案编辑:孟庆龙

图片编辑:黄颖霞

排版编辑:黄颖霞

摄影:黄颖霞

出品单位:姚河塬考古队





follow us




姚河塬考古队
发布和介绍姚河塬遗址考古工作相关的讯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