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朱天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摘   2024-11-07 21:42   宁夏  

讲座纪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朱新雨


2024年8月30日,姚河塬考古队系列讲座第71讲在姚河塬考古工作站举行。宁夏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宁夏大学特聘教授、高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朱天奎先生应邀作为主讲嘉宾,为考古队员们带来了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有来自固原工作站的师生和姚河塬考古队队员,总会50余人聆听学习。

朱天奎教授首先对传统文化问题的由来和意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从理论上看,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实现“古为今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从现代化的历程和实践来看,现代化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之后,朱教授分别对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四次大争论进行了分析,第一次大的争论是明末清初时期,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代表人物有利玛窦。明朝的大学士徐光启改信jidujiao并翻译西方的学者著作如《解析几何》;第二次大的争论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段时间里,争论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出现了“中西古今”观。例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三次大的争论是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层次的文化争论,揭开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争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第四次大的争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主要是改革新旧关系,旧的或者传统的已包含了两层意义,即封建的和革命的。这说明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对中国而言是个历史性课题。并从现实的角度指出,中国现实文化结构是呈三维形态的,一维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维是传统的封建文化;一维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现实文化的两重关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关系。中西文化的两重关系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现存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其次,朱教授向考古队员们讲授了中国历史上处理中西、古今文化的主张,分别是中体西用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乃张之洞所传,但作为一种思想,源于明清;全盘西化论,近代的全盘西化论有着浓厚的反封建思想作用。明代时期徐光启就有此意,鸦片战争中的魏源、龚自珍也有此说。1892年,维新派人士宋恕,上书李鸿章称:“易服改制,一切从西”;1896年8月,谭嗣同在一封信中言:“尽变西法”;胡适在《jidujiao年鉴报》上明确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

1930年岭南大学的陈序经先生著《中国文化的出路》主张百分之百的西化;港台在60年代掀起了一股浪潮,如台湾的李敖、柏杨在《千秋评论》、《传统下的独白》、《丑陋的中国人》等论著中有充分的表现,而80年代的的全盘西化不仅只是反封建,更重要的是有反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中国大陆在80年代也掀起了一股全盘西化的高潮。儒学复兴论,代表人物有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东方美、杜维明等。国内则有南开大学的方克立和中山大学的一些学者。这些学者的特点, 一是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了解和基础,二是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也有很充分地了解;

西体中用论,1986年李泽厚再次提出这一主张,颇有影响力,西体主要指的是西方社会本体和本位意识,它是适生产力、科技以及和适应的改造理论、科学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等,包括物质主义和精神生产。中用则是指以西方先进科技为代表的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这一套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用于中国;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论,强调任何民族文化的体和用不能分开。并指出这些主张最终只能归为西化主义和中国文化本位主义,其局限性在于缺乏辩证分析,似有形而上学;习惯性思维陷阱,即体用范式。



接下来,朱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内在矛盾及现代意义出发,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也就是以人为本位。这种价值体系在表现在范畴上就形成了义利观,即以道义为最高价值,还是以功利为最高价值;德力观,以道德为最高价值追求,还是以实力为最高价值追求;群己观,即在集体和个人中,以何者为价值追求;天人观,即在自然与社会,无为与有为之间应当采取的人生;义生观,在道义和生命之间的价值取舍等。

最后,朱教授提出了新时代处理传统文化的新主张、新思路。他认为第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第二要运用辩证地、抛弃思维方式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即要辩证地看待我国当代的文化格局;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要看成是多元的、流动的、变化的、不能看成是单一的、凝固的;辩证的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性与契合性是同时存在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三要博采众长,杂并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内容复杂且丰富,这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各种观点、利弊、长短杂糅,可兼众长,综合利用。形象地说是“ 充海阔天空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可以把儒家的大雅、道家的潇洒和法家的实干结合起来。第四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讲座结束后,马强老师对朱教授的讲座内容做了充分的总结,朱教授的讲座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内容深刻,富有哲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透彻,对考古队员有现实引导意义,并强调考古发掘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尤其要将考古成果转化为文化力量,进入普通民众视野,做到通俗化,趣味化。最后,马强老师代表姚河塬考古队向朱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达了感谢。











👀 >>>>>
👉 宁夏姚河塬遗址考古工作招聘公告(此信息常年有效)
👉 宁夏姚河塬考古队招聘文物修复技术人员!
👉 宁夏姚河塬考古队招聘文物摄影人员!
👉 讲座纪要| 马明志:陕北史前石城遗址发现与文化源流
👉 讲座纪要| 张天恩:早期大型土坑墓发掘应注意的问题
👉 讲座纪要| 张天恩:考古类型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 讲座纪要| 马晓玲:从宁夏北朝隋唐墓葬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 讲座纪要| 张溯:《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城子崖遗址》






文稿审核:马强 高梦玲

文案编辑:朱新雨

图片编辑:代琳琳

排版编辑:代琳琳

摄影:黄颖霞

出品单位:姚河塬考古队





follow us



姚河塬考古队
发布和介绍姚河塬遗址考古工作相关的讯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