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马明志:陕北史前石城遗址发现与文化源流

文摘   2024-10-17 21:47   宁夏  

讲座纪要/

陕北史前石城遗址发现与文化源流

文/谭佳业



8月17日晚,姚河塬考古队邀请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明志老师,为我们带来题为《陕北史前石城遗址发现与文化源流》的讲座。本次讲座围绕陕北地区史前石城遗址的发现及其文化背景展开,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从仰韶文化时期到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创造、传播与互动。


> 壹、

史前仰韶文化时期黄土高原的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

马明志老师首先以五个方面对文化创造进行了解释:

1.彩陶为代表的容器类礼器;

2.琮壁类礼器;

3.鼓铃类礼器;

4.斧钺刀类兵器;

5.宫殿、宗庙、祭坛及高等级贵族代表的礼制建筑。

以上几个方面,开启龙山时代到三代礼器礼制的先声。



我们从马明志老师对仰韶文化形成背景的介绍可以知道,地形方面,平原地区在早期河流泛滥频繁,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核心区域处于冲积、淤积的形成发育期,易发大规模洪涝灾害,这一时期的这些大平原腹地不容易形成超大规模的文化体。而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落差较大,基本不存在大规模和频繁的内涝,且区域面积较大,情况与平原地区相反。仰韶文化前身是老官台文化,文化基础加上地形和气候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以渭水流域为核心,以黄土高原为基本盘的仰韶文化。并且仰韶中期即庙底沟时期,仰韶文化包括北部河套地区的白泥窑类型构成了仰韶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仰韶文化与东部大汶口文化、南部大溪文化、东北部红山文化和东南部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等形成了一种非花瓣式结构的“干支结构”。在这个构型中,仰韶文化像树干,而其他几个区域文化像树枝,因此成为干支构型。由于这一时期的仰韶文化在甘青及北部地带尚未分化出新的文化,所以,中国文化的花瓣式构型尚未形成。


马明志老师认为,整个中国史前时期文化的第一次整合是在仰韶时期的早、中期阶段,由黄土高原向四周影响,开始四处扩张和外溢。在仰韶中期庙底沟时期开始向全国扩张,各文化版块内都有仰韶的核心因素。例如彩陶、礼器要素。东到大海:河洛地区因地缘关系,是受庙底沟文化影响最大的地区。而其他地区如东部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南部大溪文化、东北红山文化等文化的彩陶因没有发现独立起源的证据,一般也认为是在受到了仰韶文化史家期到庙底沟期的影响下产生的。大汶口文化彩陶纹饰中的叶片纹、花瓣纹和旋纹,也应该都是受到庙底沟文化彩陶影响的产物。


在向甘青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关中地区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器形与纹饰开始基本上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并且成为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重要来源之一。当庙底沟文化核心区的彩陶逐渐消失时,作为西渐影响区域的甘青地区则走上了一条辉煌的彩陶发展之路,彩陶图案也独具一格。仰韶文化中期的彩陶传播范围,南至长江。北抵阴山,燕辽,远播西伯利亚南沿。


谈到到仰韶文化会超越其他文化并传遍其他文化的原因时,马明志老师从仰韶文化的彩陶与礼器、兵器、建筑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随后,举例概括了仰韶文化对燕辽地区文化传播路径和燕辽地区仰韶文化前后东北筒形罐文化系统的剧烈变化。



> 贰、

仰韶晚期至龙山时代早期燕辽地区对黄土高原的文化反哺


紧接着,马明志老师以燕辽地区为什么对黄土高原地区有一种文化反哺为设问对其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时代,仰韶文化衰落并发生分裂,燕辽地区文化随之影响过来。最近几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发现一批红山文化晚期的积石祭祀设施及典型的红山文化器物,距今大约5000年左右,而整个陕、晋、蒙出现石城的年代大约为距今约4900年-4800年,时间上大致吻合,同时,红山文化的祭坛、石板墓等要素也出现在这些石城内外。而仰韶文化自早期扩张至河套地区以来,早、中、晚期都没有进化出用石头构筑大型设施的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初步判断,河套地区的石城址及祭坛、石板墓遗存是在西迁的红山文化强烈影响下产生的。


在北方四省(陕晋蒙及冀西北张家口地区)石城时间范畴(2900BC~900BC)中,仰韶晚期至商时期,河套地区石城聚落在文化内涵、聚落形态层面表现出密切联系,将研究时段拉长至2000年左右。


黄土高原地区经过吸收和整合外来的文化因素,在陕北地区形成第第一次文化崛起,同时也是黄土高原继仰韶文化以来的第二次文化高峰。但是,这次的文化高峰不仅仅有陕晋豫地区的陶寺文化,还有陕北为核心的河套地区,此时策源地已不再局限于陕晋豫地区。陕北北部以石峁城址为核心平台,陕北南部则以玉器闻名的芦山峁遗址为代表,均受到了燕辽地区的文化影响。


马明志老师对陕晋蒙地区石城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第一期石城,仰韶文化末期,数量极少;第二期石城,龙山早期,各地开花,产生了榆林佳县乔家寨这类大型城址;第三期石城,龙山晚段至夏初(岱海老虎山文化消失),密度增大,层级明晰,产生了石峁为代表的唯一超大都邑级别的石城,石峁文化强势扩张,向东北方向的扩张产生了张家口宣化县的邓槽沟梁为代表的石城,并且对冀西北的文化产生强烈影响;第四期石城,商周之际,偏安一隅,城址地势险要而局促,文化内涵的谱系元素相对单一,不再是全国性的文化重心,而是比较重要的一支区域文化和方国。



> 叁、

北方时代的文化遗产——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

(红褐陶、袋足鬲、蛇纹、北方系青铜器、兼业形态等标志性因素)

在例举的芦山峁遗址中,山坡地带窑洞及居室葬不同于燕辽地区独立祭祀场所,河套地区的祭祀礼制建筑与居址合一。遗址内大部分山坡的阳面分布着居址区,大型房址位于靠近山顶位置,小型房址成排分布在山坡中部。勘探发现一批墓葬位于房址内或房址近旁,发掘结果证实了这一勘探结果。这一发现属于居址葬和居室葬。由此或许可以解释该遗址未发现成片的平民墓地现象。

黄土高原玉器兴起可能受到周边的影响。从延安芦山峁玉器可以发现,本地素面系统与外来复杂性系统。

此外,红山文化绘画风格对黄土高原礼器的影响,陶寺文化高等级礼器的几何纹图案及石峁等遗址几何形图案的壁画可能受到红山文化的影响。


    部分地区在龙山时代逐步摆脱陕晋豫地区文化附属区的传统地位,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亚区——河套文化亚区,但依然是黄土高原以陶鬲等主流文化因素为代表的文化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地位突然提升。



> 肆、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现象

——以陶鬲持续东进及草原系青铜器传入中国北方的互动路径为例


讲座通过海原菜园文化泥条堆筑的折线纹,对马家窑文化的简化折线蛙纹的模仿、陇山地带刘家文化蛇纹与袋足鬲的结合、南邠州长武碾子坡陶鬲与蛇纹、河套地区(晋陕蒙交接地带)蛇纹器、燕山地区商代早期蛇纹器与袋足鬲、大兴安岭地区与贝加尔地区蛇纹器比较、嫩江流域的袋足鬲(青铜时代)等多个例子,详细分析了彩陶蛙纹到泥条堆筑拟蛙纹的传播路径,即由甘青地区到燕辽地区再到西伯利亚地区蛇纹陶器的普及,以及花边陶鬲、蛇纹陶器在这一地带的流行,而这一地带恰恰是以北方系青铜器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带的范围。二者具有极强的文化互动和相关性。




> 总结

1.河套与燕辽地区文化互动频繁,强化融合,是早期中国的形成缩影。

2.河套与燕辽两地文化呈现出周期性互动,不同时期文化流向有别,其中黄土高原为主导者。

3.河套与燕辽地区的文化交流深刻促进了文化互动圈的形成和信仰意识的认同(东北地区早期的“红山化≈仰韶化→华夏化”历程,涉及到边疆文化安全的历史解释问题)。

4.从青铜时代开始,两地的文化互动促进了北方青铜器和北方文化带的形成,使得中国进入北方文化带与中原地区逐步形成有所区别而渊源紧密的“二元结构”。

5.燕辽地区长周期的华夏化历程,只是以黄土高原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信仰与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区域性个案。其他地区经历了虽不同步,却结果略同的历程,最终构建起以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中东部)为核心的三代王国及秦汉大一统国家。


讲座进入问答环节,马明志老师与队员们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马强队长对此次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一是大格局,从仰韶文化到夏商周时期,时间段较长,格局较大;二是大视野,从中原到各个地区及文化,视野广阔;三是大研究,研究内容从新时期到夏商周文化演进形成大一统的中华文化,研究内容深远而庞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野。








👀 >>>>>
👉 宁夏姚河塬遗址考古工作招聘公告(此信息常年有效)
👉 宁夏姚河塬考古队招聘文物修复技术人员!
👉 宁夏姚河塬考古队招聘文物摄影人员!
👉 讲座纪要| 张天恩:早期大型土坑墓发掘应注意的问题
👉 讲座纪要| 张天恩:考古类型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 讲座纪要| 马晓玲:从宁夏北朝隋唐墓葬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 讲座纪要| 张溯:《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城子崖遗址》
👉 讲座纪要| 王晓阳:宁夏地区新石器文化概况





文稿审核:马明志 马强 高梦玲

文案编辑:谭佳业

图片编辑:黄颖霞

排版编辑:黄颖霞

摄影:黄颖霞

出品单位:姚河塬考古队





follow us



姚河塬考古队
发布和介绍姚河塬遗址考古工作相关的讯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