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现象已日渐常态化。1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第三方监测机构处获悉,2025年开年至今,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数量为100款左右。提前终止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表现不佳或存在运作问题,有的是因为交易规模过小或市场投资运作情况被提前终止,有的则是因为达到止盈目标自动提前终止。不过,从近期提前终止的产品来看,明确的止盈条件设计成为关键因素,理财公司对止盈策略的布局也愈发积极。又现多款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近日,中银理财发布公告指出,中银理财-稳富目标盈固收增强(封闭式)2024年08期原预计到期日为6月26日。根据产品说明书的相关约定,该理财产品已达到止盈条件,即:止盈观察期内,理财产品首次连续两个估值日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不低于止盈目标收益率3.15%(年化),故该理财产品于1月9日提前终止。稍早前,平安理财也发布公告称,平安理财灵活策略目标盈封闭第39期固收类理财产品,预计到期日为2月6日,因该理财产品已达到止盈条件,于1月9日提前到期;平安理财灵活策略目标盈封闭第41期固收类理财产品同样达到止盈条件,于1月9日提前到期,而该产品的预计到期日为今年3月26日。
来自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4日,开年以来提前终止的产品数量为100款左右。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璟晗表示,在优胜劣汰的新市场格局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已日渐常态化,但相比于规模庞大的理财市场,提前终止的产品占比仍处于合理区间。此外,机构决定提前终止产品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或运作出现重大问题。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核心在于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包括触发止盈、不可抗力事件、金融政策调整,以及管理人认为“提前终止产品比维持产品运作更有利于保护产品持有人的权益”等情形。其中,有一些产品是因交易规模过小或市场投资运作情况被提前终止,例如,中邮理财旗下邮银财富·鸿元一年定开1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成立于2021年1月22日,该公司拟于2025年1月21日(提前终止日)提前终止该理财产品。1月14日—21日期间,该产品暂停申购和赎回业务。对于提前终止的原因,中邮理财称,为保护客户利益根据产品说明书第六章“产品的终止与产品资产的清算”约定情形:“产品存续期内,连续10个交易日总份额低于1亿份”,产品管理人有权提前终止该产品。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的风险收益情况,为维护客户利益,决定提前终止该产品。张璟晗强调,实际上,提前终止的背后是一个基于市场环境和趋势、投资者利益和需求、投资策略和终止条款、运营成本和规模经济、投研和配置压力、监管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复杂决策过程。回顾近年来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2021年,正值“资管新规”过渡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也在火热持续中,彼时,多家理财公司对理财产品进行了提前终止,对于终止原因,解释较多的原因为,根据2018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规定,不符合新规的老产品要全部清盘,所以,大多产品是由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间临近,银行要在此之前完成存量资产整改任务,因此需要提前终止。
2023年,净值化全面转型后,在当年3月、11月出现了两次“破净”潮,很多固收产品受到波及,收益出现大幅波动,为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利益,提前终止产品的情况频繁出现。
进入2024年,经历“破净潮”后,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持续提升,从提前终止的原因来看,明确的止盈条件设计成为关键因素。一位理财公司人士介绍称,当产品收益达到预先设定的止盈点时,就自动触发提前终止程序。这种设计不仅能确保投资者在达到预期收益时及时锁定利润,避免因市场波动导致收益回撤,也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产品风险的有效控制。例如,若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即使产品收益已经达标,提前终止也能让投资者免受后续潜在风险的影响。这种产品设计机制促使产品在满足条件时,果断提前终止,实现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成功止盈并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有助于理财公司树立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投资者。为防止因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导致产品收益受损,在达到止盈条件时终止产品,可有效控制风险敞口,通过提前止盈,理财公司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保障公司的稳健运营。。
低利率时代,令理财产品重回投资者视野,从市场表现来看,近几年银行理财“破净”率逐步下降,充分体现了银行理财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此外,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明显,如债券型基金等,说明投资者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对风险的把控依然较为严格。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存款利率的下调等因素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速,为理财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部分资金有望流入含权理财产品,为其规模增长提供了资金支持。从产品优化角度来看,提前终止机制可帮助理财公司优化产品线,帮助理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设计有效的止盈产品不仅需要深入理解市场动向,还需要结合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实际需求,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匹配。廖鹤凯进一步指出,在设计止盈产品时,应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数据设定一个既能吸引投资者又具可行性的止盈目标,同时考虑到通货膨胀率、市场波动性及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为适应市场变化并保护投资者收益,可采用动态调整止盈点策略,在市场上涨时适当提高止盈点,而在市场下行趋势中保持较低的止盈点以锁定收益。此外,通过设计多阶段的止盈机制,允许投资者依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时间点退出部分或全部投资,及时锁定利润的同时保留继续获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