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如闻晴天霹雳,半天才回过神,说: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文摘   2024-12-24 23:11   江西  

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消息传来,慈禧如闻晴天霹雳,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4年前,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班师回京时,慈禧问他想要什么赏赐,左宗棠回答:“请准奏设立新疆省。”闻言,慈禧勃然大怒,怒斥左宗棠居功自傲。

不料,左宗棠不但不怕,反而更加坚定地说:“新疆实乃天赐宝藏,境外仍有外敌不时入犯,至少要修建城墙碉堡,划清界限,才是长久之计。”

慈禧冷静一想,觉得左宗棠说得有道理,但是他并没有采纳他“设立新疆省”的意见,而是答应了关于巩固新疆城防的建议。

慈禧的举动,让左宗棠心灰意冷。此后,回想坎坷一生,他因官场腐朽, 3次科考落榜, 愤而投笔从戎,血征沙场,40岁镇守长沙,70岁收复新疆,成为封疆大吏。

可飞黄腾达,又有什么用呢?朝臣阿谀奉承,洋人趾高气昂,国人的骨气呢?心灰意冷之下,他递上一张奏折:臣要请4个月的假!   
  
可怜心怀天下的他,一 得知法国对西南发起侵略,立刻自请领兵出征,他招募8000士兵,一支正面佯攻,一支骑兵背后突袭,法国兵鬼哭狼嚎。

镇南关大捷!此战,令世界震撼!

可万万没想到,以李鸿章为首的议和派,竟然再次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丧权辱国条约,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

打了胜仗反而赔偿战败者所谓“损失”,左宗棠气得一口鲜血喷出,仰天怅泣,自此郁郁寡欢。


去世前的左宗棠,已经虚弱地连一碗粥都喝不下,还常常咳血。即便如此,他还是强撑着病体,写下海防的规划蓝图,仅仅38天后,一代名臣左宗棠,含恨离世!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七月二十七日清晨,原本晴空万里的福州城,突然大雨倾盆,74岁的左宗棠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恰在此时,宫中一片城墙坍塌,慈禧接到丧报,仰天长叹:大清再也没有硬骨头了!

也许过于留念这个国度,左宗棠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折,让儿子转呈给朝廷,算是自己的临终遗言。左宗棠在遗折中写道:

“伏念臣一介书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屡奉三朝,累承重寄,内参枢密,外总师干,虽马革裹尸,亦复何恨!而越南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瞑目!”

临死时,左宗棠还在忧国忧民,令人悲怆。看完遗折,慈禧太后心情复杂,想起左宗棠为新疆在朝上与自己据理力争的场景,她后悔不已。

于是,她思量万分,终于决定完成左宗棠生前遗愿,她说:“把左宗棠生前的奏折拿来,同意成立新疆和台湾设省,了却左爱卿的遗愿。”

与此同时,慈禧还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这就是千年一人左宗棠!他忍辱负重,留给华夏大地一笔不可估量的遗产——新疆。

回头看,左宗棠铁骨铮铮,70多岁抬棺出征,收复疆土,李鸿章软了骨头,一味求和,让华夏成为列强眼中的待宰羔羊。

左宗棠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而李鸿章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从前我不明白,明明李鸿章也是晚清名臣,为什么只骂他不骂左宗棠。如今人到中年,读了历史《左宗棠全传》,我终于明白了背后的真相,真的太令人扎心了。


为臣忠心耿耿,为官鞠躬尽瘁。梁启超评左宗棠"五百年来第一伟人”,曾国藩评“当今天下第一”。

一代能臣,功绩卓著,是为天下人之榜样。好在,还有一部《左宗棠全传》,道出一代传奇人物为国、为民、为天下的传奇一生。

作者评价 “左宗棠是帝国的鹰派、晚清的战神、民族的脊梁。晚清时期的每一件大事,只要有左宗棠参与,结局一定完美”。

《左宗棠全传》讲述了晚清名臣左宗棠早年出身寒素、身逢乱世,却书生戎马、屡著奇功的传奇经历,又重点凸显了他创办福州船政、甘肃机器制造局等实业,为中国近代化作出贡献;收复伊犁,使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全部回归中国的功绩。左宗棠的一生写满了传奇和不可思议。

近古稀之年,不顾重病在身,披甲上阵,以抬棺入新疆的慷慨之气,激励将士誓死保卫边疆。在羸弱不堪的晚清统治时期,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罕见的光彩一页。

读《左宗棠全传》,不仅可以从文中窥见他传奇的一生;更可以从他的名言警句中对左宗棠的为人处世略知一二,警醒自身。

越是了解左宗棠,就越能体会到他的伟大之处。越是今天,越应该重读左宗棠!


感性文章
精彩文章,读仕途成长。提供有价值的阅读,只发您所关心的内容。快点下发关注吧,所有文章都是免费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