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叙事自我与体验自我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个体如何理解和构建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个体在即时体验中的感受与反应。
叙事自我与体验自我的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
他设计了一项被称为“冷水实验”的研究。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需要将手放入冷水中,经历不同时间长度和温度变化的过程。通过对比受试者在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选择和反馈,丹尼尔观察到了人们在评估痛苦体验时的决策差异。
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丹尼尔发现人们在回忆和评估一段经历时,往往不是基于整个过程的平均感受,而是更多地受到峰值(最强烈感受的时刻)和终点(经历结束时的感受)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峰终定律”。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丹尼尔提出了叙事自我与体验自我的概念。
他认为,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反馈,关注即时的感受;而叙事自我则负责在事后整合经历,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过去的事件,它更多地受到峰终定律的影响。
这一实验和研究,揭示了人体内至少存在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及叙事自我。
体验自我:这是人体每时每刻的意识反馈,任一时刻人们的感官系统会辨认当前是“痛苦”还是“愉悦”。它没有记忆功能,也不会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回溯已发生的事情。
叙事自我:它对于任一体验事件的时间持续多久并不在意,只关注客户体验的峰值和最终结束时刻的值。它会把之前发生的事情编译成一个故事,并脑补一些信息来憧憬未来。
卡尼曼的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大脑决策过程的传统认知,揭示了人们在决策时并非总是理性的,而是受到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共同影响的结果。
假设你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户外徒步活动。
体验自我:在徒步过程中,体验自我会实时地感受你的身体状况、情绪变化以及环境的各种刺激。
比如,当你爬到陡峭的山坡时,体验自我会感受到肌肉的酸痛和呼吸的急促;当你看到美丽的风景时,体验自我会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和兴奋。这些即时的感受构成了你对徒步活动的直接体验。
叙事自我:徒步活动结束后,叙事自我开始发挥作用。它会根据你的记忆和感受,将这次徒步经历编织成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叙事自我可能会强调你如何克服困难、欣赏美景以及与他人分享快乐时光。
比如,你可能会记得爬到山顶时的成就感,而忘记途中的疲惫和不适。
进一步来说,体验自我关注的是当下的感受,而叙事自我关注的是对经历的回忆和叙述。体验自我不会编故事,而叙事自我则通过记忆和叙述来构建故事。
这种对经历的整合和叙述,反映了人类对自我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追求。
佛陀认为,“我执”是人体内心深处对“我”的执着、偏爱,是产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它源于无明,使人们将物质身体与精神感官看“我”,从而陷入“惑-业-苦”的生命循环中。叙事自我与“我执”都体现了人类对自我概念的执着和构建。
叙事自我通过叙述故事来强化自我认同,而“我执”则是对“我”这一概念的强烈执着。两者都涉及对自我经历的整合和解释,以维持自我形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佛学的“刹那生灭”现象与体验自我相似,体验自我关注当下的感受和体验,没有记忆功能,不会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回溯已发生的事情。
佛陀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刹那生灭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种观念强调了现象的瞬息万变和无常性。
体验自我与“刹那生灭”都体现了对当下时刻的关注和体验。体验自我专注于即时的感受,而“刹那生灭”则强调了现象的瞬息万变。两者都揭示了人类意识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自我”是一个假名安立的概念,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短暂的聚合。虽然“自我”这一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由多种因缘组合而成的。
叙事自我与体验自我的相对性与佛学的“假名安立”都强调了自我概念的相对性和无常性。它们都揭示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自我概念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和变化。
佛陀教导人们要超越二元对立的维方式,认识到自我和外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这种观念有助于人们摆脱对自我概念的执着和偏见。
佛陀强调正念和觉知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冥想和修行来培养对当下的觉知和专注。这种修行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并学会放下对自我概念的执着和追求。实现内心的自由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