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手记
乍浦路昆山街区党支部兼职副书记 丁忆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统筹的思维,还对此做了生动比喻。他说:“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街区是一座城市的肌理与脉络,也是基层治理的前沿和窗口。在近期乍浦路昆山街区的党建工作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街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好比弹琴,需投入感情、掌握方法,多方同频共振,十指协调并用,才能奏出美妙和音。
眼里有光,耳边有调
弹出“感情”来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街区党建本质上也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我们用真情、会共情、讲人情,让说的话、做的事有温度,这样亲和力才能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跟随街区支部书记的脚步,我们经常徒步街区,在走的时候多看、听的时候多记,对“哪家拥有党员、哪里新店开业、哪户用工短缺”等基础信息要了然于心。从敲得开门、说得上话,到对得上脸、叫得出名,在一次次的走街串巷、登门造访中,相互间逐渐产生了情感积累,也形成了情感认同。
一次走访时我们了解到,梅记大块头爆鱼店的老板娘家中有两个女儿,由于忙于经营无暇照顾孩子而一筹莫展。对此,我们联合昆山居民区党总支开展“携手‘童’行,凝‘新’聚力”暑期青少年系列活动,在垃圾分类有奖竞答、手工编织、幸运套圈、打乒乓等互动中,既增进了街区孩子们的邻里情谊,又有效解决了商铺主理人“无人带娃”的困扰。
同样在交谈中,“饿了么”一位范姓小哥的诉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真希望能在上海过一次生日。这看似简单的愿望对于他们来说谈何容易,在和时间赛跑的日常中有时连一日三餐都顾不上。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下定决心要让在异地他乡的小哥也能收获生日的祝福和惊喜。在不久前的一场平凡却温馨的骑手集体生日会上,“寿星们”点上生日蜡烛,许下心愿,支部成员们大声欢唱生日祝福歌,诚挚表达了对这些城市奔跑者的关心与感谢。
生日快乐
为了进一步拓展党群服务的触角,我们定期开展理发、量血压、小修小补、义诊、中医问诊等便民服务,让新兴领域群体、社区居民享受到日常生活中东寻西觅的“刚需”。通过一场场暖心活动、贴心服务,我们希望用接地气的打开方式,营造出一个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来,让“烟火味”擦亮街区温暖底色。
心中有谱,胸中有数
弹出“方法”来
不同于居民区,街区网络纵横交织、人员流动复杂,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求出符合街区特色、人群特点的治理新路径,正所谓“胸中无谱难成曲”。经过前期排摸我们发现,乍浦路昆山街区周边美食小吃店铺众多、居民集中、学校相连,这一带成为外卖小哥接单、送单聚集地。“新兴领域主体的群众工作要怎么做,才能了解真需求?”我们逐渐摸索出“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的破冰秘籍。
不论是“小哥议事会”听听烦心事,还是“街头小板凳”问问愁难盼,或是“线上连心桥”推送要闻资讯,都为他们搭建起了畅所欲言的互动平台。吃饭怎么解决、健康证怎么办、附近哪里可以修车、怎么避免被交警处罚……我们用笔记下了他们的需求,也把这些关切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这些“你的事、我的事”,慢慢变成了“我们的事”。
同时,为让新就业群体有家更有为,街区支部发起“骑聚一堂,戮力同新”共治共享行动,积极培育“骑手哨兵”“商户参谋”等骨干队伍,激励他们以随手拍、随时报的方式主动上报不文明现象、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问题。不久前,有外卖小哥反映乍浦路(海宁路-昆山路段)沿街商铺前停车难、环境差等,街区支部迅速启动预案,联合西片区工作站、城管、市政水务、沿街商铺等多方力量,骑手们也积极配合,最后通过设置人行护栏隔离出人行通道、设置非机动车临时停车区域、重新铺设沥青路面等方式推动乍浦路美食街“旧貌换新颜”。
每一次燃眉之急的迎刃而解,每一个微小心愿的助力实现,都是方法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沉淀。只有打通围墙内外资源提供“组团式服务”,才能畅通治理大循环,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高效互动的街区生态。
手中有力,脚下有劲
弹出“协奏”来
一架钢琴有88个琴键、3个踏板,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作用,手脚灵活并用、紧密配合才能弹出完整的乐曲。街区工作亦是如此。“能不能让街区党支部成为治理共同体的纽带,让经营者有的放矢,让流动者心有归处,让居民一齐参与,实现三方共赢?”这是我们在工作中时常思考和探讨的命题。
基于此,支部聚焦商圈商铺、新就业群体、周边群众三方的资源与需求“两张清单”,力求精准匹配,达成高效耦合,着力打通街区与社区“隐形围墙”,不断提升街区与学校的粘合度。比如,我们边走访边挖掘,征集餐饮类、理发类等“热心商铺”意愿,鼓励他们充分发挥空间优势,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遮阳伞、避风港,让他们能有“充充电”“补补水”的温暖港湾,构建起“小哥百米友好生活圈”。台风暴雨来袭时,我们联合周边居民区、路段周边物业一起对商铺进行安全自查,积极提供沙包等防台防汛物资,及时拆卸存在风险隐患的店招店牌,用好“线上+线下”双渠道做好温馨提示。
针对辖区学校的实际困难,街区党支部与西片区工作站双轮驱动,常态化开展“护校护学”行动,积极帮助辖区内虹口一中心、区业余大学、西街幼儿园、九龙路幼儿园等学校协调处理校门口地沟内烟头烟蒂多、大件建筑垃圾乱堆放、校门口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痛点堵点,用爱心与责任护好孩子们的“上学路”。
我切身体会到,街区党支部作为“资源调配站”“需求补给站”,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将墙里墙外的群体融为一体,全方位探索新兴领域党建“破圈融合”,在合奏中形成水乳交融的交响乐。
读懂基层这本厚重的“无字之书”,是每一位选调生的必答题。从居民区到街区,在破冰熟识、破题解难到破圈融合的过程中,我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学习领悟“十指弹琴”统筹兼顾的基层工作方法,收获了宝贵的历练和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将心比心、见招拆招,不断彰显街区党建的温度,提升基层治理的力度,将支部建设成引领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心的新兴领域“幸福港湾”。
供稿:乍浦路昆山街区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