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石鲁
—、中国画的造型问题
(—) 重视基础教育是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伴。但要的是什么样的基础呢?看法是不同的。造型的各种要素归纳起来,包括光、色、线、体、面五方面。西洋素描的概念也不外如此。最早素插作为单色画,作为绘画的先行形式,为正式的绘画作手稿之用,亦作为初学者练习的基本手段,学院出现以后,素描便成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练习。发展到契斯恰可夫,素描敎学有了完整的体系,形成了油画的完整的基础教育。
素描作为油画的基础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否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就得考虑。别的绘画当然也要具有写实基础。素描是通往现实主义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说是最 高的,否则,意味着素描愈好愈现实主义,甚至以素描的好坏评论画的好坏,这是很不妥 的。有些"变形"的表现手法同样可以通向现实主义。
造型的基碰锻炼不仅仅是素插本身就能完成的。研究客观现象,准确地把握它和熟悉它,重视写生,重视生活,这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我们不同于保守主义的地方。问题在于一定客观形象复杂到不能为一个完整的形式所能完全表达。每种形式都有其相对的局限性。一个茶坏,有光,有线,有体,有质,有水,有茶,有花纹。没有一种形式可以把它的诸属性都表现出来,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只有用艺术的办法,以有限表现工限,才是问题的所在。
契斯恰可夫高呼"科学的胜利"口号,研究造型是到家的。高度的逼真肖似,把乱纸困作为艺术上追求的境界,是否值得打个问号。
(二)既然素描都不能那么完美无缺,其他各种形式自有其局限性,不能说那种科学, 那种不科学,科学不是艺术的标准,我倾向于要专他素描,国画更当如此。
(三)从基础到创作的过程,不光是训练掌握对象,而是训练形象思维的过程。素描是帮肋思维的发展呢,还是限制其发展?比如说只能对着画,而不能背着画,你说是不是限制?只画光暗,而不及其余,你说是不是限制?把思维弄断了,艺术就枯萎了。只要准确何难?九宫格就能办到。严重的问题是把人搞得只剩物理机械属性了。什么体面、结构、高光等,先把人变成照相机,然后再看美不美。
(四)中西素描各有体系,有共同处,理同而法不同。必须明确在观察方法上有不同体系,而且和创作的问题联系起来。有时我们只看到西洋素描给我们的某整"好处“ 所谓科学性,而没有意识到它给我们套上了绳索,其影响么深是很明显的,一些青年人受其绊羁而不能摆脱。
二、 中国画造型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画写生的公式:"吃进去.消化,吐出来。”
从被动转为主动,要求熟知对象,熟到烂熟在肚里,所谓胸有成竹,丘壑在胸。
观察的阶段要细致、深入。高低、内外、远近、动静、细部与全体,都要现察,甚至用望远镜。总之要把对象吃透,把它的各方面的"美"都发掘出来,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取舍、夸张,重新塑造形象。
(一)线和面
物体的存在既有线又有面,面与面交界,转折最突出的地方形成线的感觉,但用西洋素描的理论几何推算是没有线的。其实,排斥了感觉,在艺术上并不一定就科学。
线之所以在人的感觉中出现,是因为它在物体中存在。线在物体的最突出、最鲜明的转折部分,线与线之间才是面,所请"物象之本,物象之文"是也,所以线能被人们的第一感觉发现。
发现线的存在,小孩子都有此本领,因为它是形体中最突出的东西。不然,为什么原始人和小孩画画之始都是画线呢?
真正发现"线"是提炼、取舍的结果,这是有观察上的道理。
另外线的确也是理性、概念的化身。比如书法这种概念不是概念化,而是更高的抽象的结果。在《中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见《哲学研究》1962年第1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活:"一个规定的线(文)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它们在这线里面运行 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表现在胸象造型里的要 务,是寻找那特征的线文,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这种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种决断力,象仅有少数人才能具有的那样。”宋董卤在广川画跋里说:"且观天地之 物,持一气运化尔,其功用秘移,与物有一,其知为之者,故能成于自然”这话可以和上 述罗丹的话相印证。罗丹在千万个雕塑中见到这一条贯注于一切中的"线"、"义" 中国画家在千万绘画中运用这一笔画,中国书法运用此一笔构成千万个形象的"书法" 。
为什么古今中外小孩子、原始人都能从线画起呢?这是有其观察上的原理的,因为”线”、"文"是较鲜明突出的东西,是 "物象之本、物象之义"容易被人发现,容易被没有成见的人发现。
线有形象性和符号性两种属性,一种凭感觉,一种凭理智。它可以在感情上引起共鸣, 构成为"美"的概念,生动、活泼、刚柔、节奏、韵律.••••••。人的肉体是具有弹性的,弹性产生韵律感,可以引起人感情上的反应。
强调人的主动性,而不是照相机的摄影作用。要提取归纳,线已经不是平常见到的线,而是有生命的线,归纳为笔时,不仅意味着一笔而成,而且意味着产生风格。因为它单纯,所以负担很重,对它要求很苛刻,并主观赋予它很多东西:神、气、筋、血等。
(二)光和色
西洋画对于光的研究是很深入的,从仓勃朗开始直到后来的印象派。光在绘画中是生命线。但说"没有光就没有一切",这就把问题说绝了。这道理等于废话,不能作为艺术上的道理。
中国画把光理解为"气"。"气",自然属性有光气、色气、水气。
为什么中国画讲气而不讲光呢?
如果一味追求光,光也就死了, 而且必然会失"气"。
"气"还有主观上的东西,比如苍茫之气、漆洒之气、胸中逸气,所以中国艺术把气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气和色有很大关系,首先跳入眼帘的要素之一是色。研究色光,仅仅"随类赋彩"是不够的,色联系着本质,联系着生活。
中国画虽强调固有色,但更强调对比色。先从黑开始,为了加强对比。西洋画搞石膏是为了逃避色光的干扰,中国画强调黑白亦是如此。
远近问题不能要求和油画一样,否则,那就只好消灭中国画了。因为中国画和油画正相反,中国画往往把远处也画得很重,很见笔力,为的是让你充分欣赏。总之,我们主张靠艺术手法,让人有看头,有想头。
最好不要坐在那里写生,那样受透视的限制,你会觉得不入画。要面面观,里外观,上下观,从各种角度来看,才能增加你的想象。
(三)形与神
有人说形不准,则神不全;只要把物体的各种"形"都画出来,人物的性格、神气就自然而然出来了。他们说神是结果,形则是依据、主导。
我的公式是神、形、神。
人们的第一感觉是有神的。"言谈笑貌"是形神的统一,而神是主导的。
第一感觉中的神,是观察的出发点,是事物的精神状态和我的呼应。搞艺术的人这种敏锐的感觉要发达一点才好。
要用第一印象来主宰我们对形的研究,因为有了目的有了指导。"以形写神"时"形"的研究不怕"细",愈深刻愈好。如"春天在树枝头游荡",抓住这一带有本质性的神,仔细观察研究,用望远镜仔细看枝、梢,春天更浓了,而且造型上也找到了笔法,榆钱和嫩枝特别柔软,如"虾须"。
通过对形的研究,最后表现出的神,更突出,更精炼,还加上了主观的东西。肯定和夸张、渲染,这并不是忽视"形",而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重视它,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之所以一点不能忽略,轻视它,是因为它是神的寄托。
(四)个别和一般,细与全
整体感,全也,是第一印象,大的感染,无此不能引起兴趣。但不可能从全到全,必须由全到细。如果不"细",很难记忆,不细就无从下笔。细节对中国画十分重要。一棵树远看笼统,简直无从下笔,笼统画就会概念化。如果你仔细研究,春天表现在小枝条上,从神气到笔法都出来了, 且记忆深刻。所以观察要由全到细到全。
观察事物首先是个别的形象,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事物不同,但可以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人和杨柳是两回事,形容人"杨柳腰、风摆柳"谓之"借"。
(五)物和意
表现春意,可以把从其他方面得到的印象通过眼前的树表现出来,所谓"缘物寄情"是也。
画兰草,怎样通过兰草找出它的意来?高尚,清高,意就出来了。
物,意,物,一个形象有多方面的属性,画的人不同,可以产生不同形象。
(六)静和动
应该首先理解物象是动的,表现对象应该永远是动的,否则就没有生命。但研究对象可以静止下来,将动未动一刹那是有生动性的。
动,静,动,静的形式,动的感觉。
(七)正反正,此彼此
开始是"壶",以后是别的东西,在艺术上是谓"迂迴"。有人象狐狸,有人象小羊,借助于其他形象来形容,要具体生动。
(八)无法,有法,无法
有法之无法,方为至法。
表现一张老羊皮,最初无法,研究后借助于其他形象,有法了, 最后又不能落套。画时无法,就不是死对皮袄,也不是死套成法。知此,研究古人的皴法规律,为什么不能自己创造皴法呢?古人有蟹爪,我有虾须也。
三、中国画造型训练的具体措施
(1)写生、临摹、习作(创作)三位一俸。写生和临摹都是基础,否则是不全面的。光写生不行。古人说学如堆薪,不继承是傻子。
(2) 文、史、论、诗、字,刻是副课。
(3) —二年级,临摹第一,写生次之,习作义次之,目的在于使学生从传统方法入手,不会乱碰。
一二年级的写生课,一般以山水,花鸟为对象,开始不以"人"为主。开始画"人",对"形"的理解容易受束缚,照搬,而开始画"树"就不会如此。山水、树石巧常形,而有常理,特別是结合临摹,很容易懂得传统的造型规律,这样可养成一种正确的形神观念,发展人对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能力,高年级再画人就不会"照抄对象"了。
写生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课外的,课内的,速写,默写,记忆,临摹,方式很灵活,课程是生动的,学生有很大主动性,先生教学生的迴旋余地也很大。
回家搞"习作"是低年级创作的主要形式,不象真正的创作那样严重。它是习作性的,是"写生"和"临摹"的结合体。
一二年级的副课以科学知识、历史、练字、篆刻为主。
(4)三四年级以人粉、动物为主要写生对象。要深入地研究"人",透视、解剖,面面观,全面地理解对象,甚至配合雕塑。
写生第一,临華第二, 习作第三。
(5) 四五年级习作第一,写生成为收集材料的手段。
要临摹各家各派的作品,研究其方法、风格、笔意,深入重点,配合习作。副课重点讲画论,当然练字、篆刻是不能停止的。
注:"中国画造型训练的具体措施"是针对美术学院的五年制教学讲的。
文章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及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中所附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对分享内容(含图片、视频)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障,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用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平台无意侵犯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如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主体认为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文编辑:尚道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