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欣赏:《墨香传承家世长》 文|张雪

文摘   2025-01-25 06:30   河北  

           墨香传承家世长

                  文:张雪


今年的对联是弟弟写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于我而言可谓感慨万千,尤其是我,毛笔拿在手中是轻飘飘的,但在我心里又是那么沉甸甸的


最早接触毛笔字,没有准确的概念,记忆最深的就是给父亲牵对子。每年春节都是父亲最忙的时刻,家里就会堆起一堆的红纸,那是亲戚、邻居拿来让父亲写春联的。进入腊月开始,父亲就一心一意地扑在桌子上写对联,家务全落在母亲身上。过年时半个村子都是贴着父亲写的对联,用父亲的话说:“我经常不在家,平时给邻居也帮不上什么忙,只会写个字,也算报答乡亲”。


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也参加过不少书法展,经常在书法报、刊物上发表一二,尤其擅长写行草,在我们这小城里,也稍有名气。我的印象里,父亲经常在他的宿舍里练字,单位的报纸基本上都让父亲找来练字了。先用白色宣传色写第一遍,干了后用红色、蓝色宣传色写一遍,再用墨汁写一遍,在字的空闲处再用小毛笔写满,不留下一点空隙。


小时候一到假期,父亲就会带我进城,去他单位过上几天。坐在他自行车大梁上风驰电掣,再陡的坡也不停滞。刚入城里街道,父亲就会考我,对路旁门头上的字问我:这是干什么的?那是干吗的?如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停下车子教我怎样念。


父亲的宿舍里除了床都是书,床头上也堆满了书。靠床的一个办公桌上铺着写完的报纸,房角里叠放着二三米高的捆成几捆的废报纸。宿舍就成了他的书房,办公桌就成了他的书案,摆放着笔墨纸砚,时而读书、时而挥毫,墨迹如行云流水,畅快淋漓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便特别渴望也能写出一手好字,也在心里特别的崇拜父亲。有时在他练习完的纸上胡乱画上几笔,父亲会很不高兴:要写就好好的写、认真的去写,你要珍惜纸张,更要如金。然后就会重新铺上一张新报纸,让我学着写。父亲并未给予我过多指导,只是为我提供了书写工具,并找出一些基础字帖让我去临。


我记忆最深的练习“永”字,用父亲的话说想要写好字,这个“永”字就是基本笔画,是写毛笔字的基础。因为他也是这么慢慢练出来的。父亲说他小时候看爷爷用沙盘练习写字,爷爷就这么让他照着写,慢慢琢磨着练,手熟心熟才是自己的。软软的毛笔能写出刀削斧凿般的笔画来,心内就会跃跃欲试。开始练习总是写不正,东倒西歪,粗细掌握不了,字没练习好,往往弄得满手的墨汁。反复练习了上百遍,手臂酸痛不已,纸张也用了厚厚一沓。但慢慢地,我的笔画越来越规整,写出的字也有了些许韵味。父亲会用红的宣传色把我写的不到位的笔画勾勒出来,让我仔细审视,小心落笔


写对联时要有一人牵对子,我们兄弟轮流上。老家的老屋里摆上一个小四方桌,一侧点着煤炭炉子。小碗倒上墨汁加上些许的酒,父亲一手提笔,一手扶纸,开始写起来。我坐在对面双手牵着红纸的两角,随着父亲挥毫,慢慢拉动红纸父亲写字时,有时落石急坠,时而如飞蛇长舞。待写完最后一个字,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拿平,以预防墨汁乱流,放到空地上晾干。一开始还能跟着念上几个字,随着对联写的越来越多,兴趣就逐渐消磨掉了,只剩下机械的动作了。牵对子最多的就是母亲了,待母亲收拾完家务活就替下我们兄弟来。父亲写起来往往就是一个通宵,待摆满了地,实在没地放了,就会按家为单位起来,个别字不干的还要在火炉上烤上一会,一不留神就会烤糊,那就只能重写。从进入腊月开始直至年三十,都会有邻居找来写对子,父亲从没有拒绝过。每年大多还要搭上很多纸张,有的邻居拿来的纸不够或者字写错了需要重写的,真正的是搭墨、搭纸、搭时间。


父亲退休后回到老家,用家里的两截大木头找人做了一个大大的桌子,放在外屋,买了几百斤的旧报纸,一闲下来,就会读贴临帖,日日不缀。经常给邻居写个婚贴、碑文类的,有时还去村子里写个宣传口号,时而在村子里的红白事上抱大笔。无论夏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只要有人来找,父亲从没推辞过。


“门里出身,不懂也会上三分”,过春节时收的对联多了,我们兄弟有时也会挥笔写上几幅,替父亲分担一下。父亲一场大病后,拿笔的时间就少了,与邻居聊天时常感叹“拿不动了”“写不成个了”。从父亲的言语中感到比海还深的落寂,体味着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辛酸。从那时起,父亲又开始督促我们兄弟练字了,想把手中的笔交给我们。常常教导:每一笔每一划都需要精心控制和细腻表达,如同鞭打花尖一样,既要有力度,又要有精度,还要讲究法度,要有精气神才能叫书法父亲过世后,按老家的习俗三年没贴邻居们也逐渐从市场上买现成的对联了。


从市场买来的春联花里胡哨的,总感觉缺少了灵气。春节写对联是我的提议,但更多的是弟弟去写,心内总感觉不能丢了父亲的传承时光的脚步不停不歇,转眼很多年过去了,不知何时起,又开始字了,用意并非成为什么书法家,内心里只是把父亲手中的笔真正拿起来重新捡拾起遗落在时光深处的那份喜爱,内心似又重回了年少轻狂的岁月,在笔墨纸砚铺展挥毫的淡然里,书写着人生的另一番精彩。父亲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的方向,激发我学习的动力。

作者简介:张雪,1968年出生,男,大专学历,喜爱摄影、书法,山东省济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与精彩同行!

征稿函:      1.原创首发;文责自负,5日内必回复。      2. 须关注本公众号,写清作者姓名、简介,联系方式。     3.稿费:赞赏即稿费,7日内赞赏金额,100%返还作者。4.投稿邮箱:936637787@qq.com  





光阴的故事66
分享文学、摄影作品、美食、旅游游记。遇见美丽,记录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