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罗
大概两三年前,我读大学时期,曾经遇到过一个十分特殊的人。我和对方断断续续地保持了几年的联络,聊了很多,从他的作品、生活经历到家庭,还有曾经和他打过交道的一些人,记录大概有几十万字。临近大四的时候,我在北京一家媒体实习,我和当时的编辑提议,能否把这个人写下来。
现在再回忆,其实当时编辑的态度是比较否定的,但由于我莫名其妙的坚持,她最终还是答应了。这篇稿件最后确实写得一团乱麻,大概来说,它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或者现实意义,而是一个只有故事性、情节有点可笑、只关于当事人自己的故事。我那个时候为什么特别想写这个人,现在自己也很难理解,可能还是“着迷”于某种文学性的构想,而且对方也非常期待。但是总之,写完那篇文章后,我和那个人的关系就彻底崩裂了。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特训学校里的心理老师”的文章,文章完成后的最后几次修改过程中,我和受访者也发生过很多次争执。争执到最后,两个人都很伤心,于是我又想起几年前的事——尽管已经写过不少以“人”为主题的文章,但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清楚,把一个人的故事写下来,并且着重表现这个人脆弱、不体面或者错误的某些方面,即使这样会让故事变得更“好看”,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但是否真的有完全的正当性。
尽管我们现在的题材整体都不是非常艰深或极其严肃,但是这种困扰依然总是存在
不少朋友和我讨论过这个话题,如果让我自己来讲,也能讲出很多理由。比如“文章发出后可能会对当事人有一些帮助”,比如“聊天过程中其实对方也是在倾吐,这对他的心情有好处”,还比如“采访本身就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情,对方在对你讲那些的时候就应该有预想你把它们写下来的准备”——这些都很正当,而我也确实不管怎样“不清楚”,大部分时候还是都写下去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觉得不少编辑也许和我一样,会在很多时候难以避免地觉得,这些正当性是存疑的。文章发出后实际上可能完全没什么影响,聊天过程可能让对方感到不舒适和厌倦,以及,我觉得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普通人都不知道“把自己的经历写进文章里”意味着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你是可以用老式的“新闻报道操作标准”之类的条件来约束、反问他们,也不存在道德瑕疵,但依然像是“占了一些便宜”。
理想条件下,我们当然希望一篇文章能真的达成这些,但实际上很难,真的很难。我感觉自己很多时候从最开始就预想着最坏的结果,如果偶然达成了“好结局”,才感到很惊讶。
编辑 王琳茜
事已至此,你洗碗吧
上篇怪话:
👇关注后点,点左上“•••”设为⭐星标,不错过下一篇你感兴趣的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