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我玩到了朋友做的《井字牌》游戏

科技   2024-12-23 18:30   北京  

图/小罗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我每周都会和上海本地的同行朋友聚会。不知从何时起,饭前、饭后玩上一会桌游,成了我们的聚会习惯。


我们玩的不是从店面购买的桌游,而是由一位卡牌策划朋友小O亲自设计的。这些游戏基本都采取“打牌”形式,玩法原型、流程设计、打印等工作均由他独自一人完成,而他的效率很高,每周都能带来不同的作品。由于没有美术资源,牌面用的是一些主流二次元游戏的角色立绘,像是《原神》《明日方舟》等等,不过毕竟是线下几个朋友一起玩,也不涉及所谓版权问题。


在这些桌游里,有一款在传统“井字棋”玩法上做文章的作品令我印象相当深刻——不过他没给这款桌游起名,姑且先叫《井字牌》吧。


传统的“井字棋”,由两名玩家展开对局,玩法是在一个3×3方格的棋盘内画“×”“○”,每回合玩家轮流下一子,谁最先连成一条3子的线,谁就获得胜利。这种传统玩法对局可能性少,缺乏长期趣味。


而小O的《井字牌》,把下棋替换成了“下牌”。每名玩家都有自己的牌组,双方牌组一样,每张牌都有不同的效果。


效果可以分为基础效果和特殊效果。基础效果是,每张牌的上、下、左、右都有不同的标记和数字,玩家可以将牌旋转到任何朝向打出,如果数字比相邻敌方卡牌大,那就能除外敌方卡牌。对局没有防御,只有进攻(将牌打出的那一刻),牌打出后也不能自行变更旋转方向。


特殊效果则五花八门,但都不算复杂。有的可以在上场时加特定方向,有的能够给相邻卡牌加数字光环,还有的可以改变己方或敌方在场卡牌朝向,有的牌甚至数字是最小值、却可以“秒杀”对方一张牌。


对局情况示例


对局之初,每名玩家抽5张牌。每回合开始,玩家抽1张牌,打1张牌。刚开始听小O讲规则时,朋友们都觉得有点简单,但真正玩起来,大家才意识到,游戏的变化和可能性太多了。


实际是什么情况呢?由于每名玩家手上都有5张牌,选择很多,每次玩家打一张牌,都能解掉对方至少一张牌。如果某个人太“贪心”,想追求“最优解”,每个回合都可能会想很久。这就导致,在传统“井字棋”中一局只需要几十秒,而《井字牌》一局可能需要花费半小时。


大家都是游戏行业的,对新玩法研究都很兴奋,一边玩一边给小O反馈,我还记得,坐我旁边的一个朋友滔滔不绝地讲了十几分钟,小O便认真听着。


《井字牌》观赏性还蛮强的,没参与对局的朋友也不会觉得无聊。我们一边点菜一边玩,结果菜快上完了还舍不得结束。服务员在桌子边端着菜,和玩牌的朋友“大眼瞪小眼”,考虑到不能耽误他们的工作,我们还是决定先吃饭。


为了不让小O的牌被弄脏,大家在桌子上垫了纸,正好当棋盘


吃完饭后我们又来了一局,由我对另一位朋友。我们俩实力都比较强,玩了接近1个小时,打得难舍难分。就连餐厅员工似乎也对我们正在玩的游戏很感兴趣。为了不让时间拖得太长,我们又加了两条规则,一是每回合出牌时间设定为30秒,二是玩家不能再抽牌了,打完手里的牌就算结束。由于我之前利用过特殊效果回收了牌,导致手里的牌更多,于是我获得了胜利。


整体玩下来,我有两个感受,一是小O这人不错,日后必成大才,虽然目前《井字牌》有很多问题,但解决的方向是很明确的,游戏的基础框架也很不错。如果问题都解决了,再进一步包装包装,说不定能够卖出去。


二是传统玩法还有太多可挖掘的东西了。比如今年游戏大奖(The Game Awards,TGA)上得了不少奖的《小丑牌》,就是深挖传统纸牌游戏玩法的产物。深挖传统玩法,能保证游戏理解成本不会很高。更何况,很多传统玩法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可能性多样带来的博弈快感。虽然传统“井字棋”玩法简单,但《井字牌》拓展了可能性,让玩家们在原本习惯了的棋盘里见到了不一样的对局模式,有很强的新鲜感。


这年头,有谁没见过扑克牌呢?


总之,我越来越期待一下小O下一周会带来什么游戏了。



编辑 熊冬东

二次元爱好者,也关注中小团队和制作人故事(V:xdd6480)


上篇怪话:

推荐阅读

无限暖暖失业游戏人

AI游戏燕云十六声

本周推荐触乐导读

觉得不错点个

👇关注后点,点左上“•••”设为⭐星标,不错过下一篇你感兴趣的文章推送



触乐
一家真正的游戏媒体。提供有关游戏的新闻、评测、行业观察等,专注于高质量、有价值,且真正有趣的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