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9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与您相约上海

学术   2024-10-03 09:08   北京  

城市中密布着功能各异的重大基础设施,形成了保障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地震、内涝等自然或人为灾害的能力,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城市与基础设施的韧性成为当务之急,亟需凝聚共识,构建城市与基础设施韧性的科学、技术、管控和标准体系,实现永续繁荣。


中国工程院积极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围绕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常态化组织院士专家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学术研讨活动。鉴于此,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在上海联合举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城市与重大基础设施韧性研讨(第二届城市与重大基础设施韧性研讨会 & 第七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专题讨论,构建基于系统科学的城市与基础设施韧性认知体系,发展城市与基础设施常态和非常态防灾的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全寿命期的韧性理念,凝练城市与基础设施韧性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装备难题,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提升城市与基础设施韧性的模式和方法,并结合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和监控过程确定实现其韧性建设的技术路线,推动城市与重大基础设施韧性的科学、技术、管控、装备体系和标准体系的构建,推动我国城市安全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程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


01 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

2024年11月7日-9日(7日报到)

会议地点

上海颖奕皇冠假日酒店(上海市嘉定区博园路6555号)


02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工程院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国际水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承办单位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河实验室(河南)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坝道工程医院

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体系专业委员会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专业委员会

上海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工业建筑出版社

支持媒体

Engineering

Resilient Cities and Structures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

《中国市政工程》

《中国防汛抗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学报》

《特种结构》

《给水排水》

《净水技术》


03 大会组委会

大会主席

崔俊芝     任南琪     吕西林


执行主席

周   颖     王爱杰


顾问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席

崔俊芝  任南琪  欧进萍  吕西林  朱合华


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大会组织委员会


04 大会日程


05 大会主题

· 城市韧性建设规划与策略

· 城市防洪排涝一体化管理与韧性提升

· 基础设施抗震韧性评价与提升

· 城市地下管网规划与智能优化

· 可恢复功能结构新体系及设计理论

·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系统智慧管控

· 智能防灾减灾新技术

· 气候变化下城市水灾害的系统性防控


06 扫码注册报名


07 秘书处联系方式

司老师:

02151757719  sizr@wintimechina.com

王老师:

02151757727  harriet@wintimechina.com


推荐阅读

· 废旧锂电池回收的事前生命周期评估

· 应用分子氧降解有机污染物——策略、机制和前景

· 高分辨率研究揭示水文、植被与土壤特性对中国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关键影响

· 水生生态系统中溶质与颗粒传输:刚性挺水植被影响研究新进展

· 北极气溶胶粒径分布受空气中生物分子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 沉积物有机质稳定性:从分子和氧化还原的视角分析

· 温度对大肠杆菌抗生素抗性进化的非线性影响

· 城镇化的水生态效应:水动力和营养变化如何重塑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食物网

高被引论文

以下数据基于Web of Science。

超过200次引用的文章有2篇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0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30


超过100次引用的文章有8篇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0.100065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205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34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6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0.10007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45


超过50次引用的文章有16篇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80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3.100237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68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3.100254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165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2.100212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1.100144

https://doi.org/10.1016/j.ese.2023.100256

期刊简介

在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亲自提出和指导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ESE)于2020年1月正式创刊。ESE由中国科协主管,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ESE为双月刊,面向全球开放获取(全部论文皆可免费阅读、下载)。


ESE首届编委会由120位全球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构成。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担任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担任副主编,俞汉青院士、Danny Reible院士等13位世界顶尖学者担任执行主编和执行副主编。


ESE已入选3个 “一区”,即中科院一区(大、小类)、JCR报告Q1区和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T1区。2023年ESE获得首个完整影响因子12.6,最新影响因子为14.0,最新CiteScore为20.4。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science-and-ecotechnology



ESE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由Elsevier出版发行的开放获取国际学术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4.1(中科院一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