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些契机,让我开始研究心理学,它会帮助人不断成长,完善人格,拥有更高维的处事智慧。一线城市的心理咨询以一种让人欣慰的速度在发展,人的身体会生病,其实心理也会生病,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已。其实不需要把心理咨询师当做“医生”,他也可以是一个,某些方面比我们更有智慧的朋友、知者、老师,在困惑的时候答疑解惑,为我们打开更大的世界。为什么很多人会忍不住给喜欢的人,或是同事工作输出小作文?面对很想做好的事情反而发挥失常?在这里都会找到一些答案。爱情看似是两个人的关系,其实背后也更多折射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很多时候,和他人的相处,其实是自我价值的映射。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自己终究是感性动物,相比交朋友和搞工作,感情当中往往更容易智商“下降”,感性和情绪占了上风,毕竟对于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来说,人生就是来体验的,感情的事情就回到感情,自己乐在其中就好,得失反而是其次。那么女性为什么总会在感情当中容易没有安全感,情绪化,并且一部分是喜欢疯狂给对方发信息?(其实一部分男性也一样)这背后折射出了焦虑,但是,我们为什么会焦虑?疯狂给对方发信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两个人需要沟通,但是沟通的意愿不对等,或者存在信息差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些男生可能看到一堆信息觉得被炮轰,压力大到想跑路,还有一部分会耐心的回复但是感到困扰。恋爱脑们在发信息时,甚至自己理性上都觉得这样好像不妥当,“可是我真的有好多话想说,想和他好好沟通啊”。心理咨询师邹老师说,喜欢一直给对方发信息,渴望沟通,本质上是内心的焦虑被触发产生的应急反应,是一种强迫性症状(不一定上升到真正的强迫症)。其实很多人都有行为上的强迫症,比如反复检查门关好了没有,煤气关好了没有,诸如此类,除此之外,心理上一样会出现强迫症。强迫性思维的症状表现在,情绪受背后的驱动力推动,克制不住做自己也不认同的动作,或者思绪纠结。它是一个障碍模式,左右自己而不自知,无形中可能会损坏人际关系。在邹老师新的学术成果里他总结了一个强迫症状的闭环:诱因——自动联想(强迫)——恶果——焦虑与恐惧——压制(反强迫)——自动联想(强迫)▲强迫症状闭环(邹光宇)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会期望他是完美的,比如希望和一个人发展一段美满的关系,当他没有及时回复我们消息(诱因),就会想到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自动代入了以前不开心的经历(自动联想),进而想到我的感情要失败了我要孤独终老了(恶果),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所以我想扭转局面,开始和他拼命沟通比如发信息,来修正现在的局面(压制),这些动作又会强化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此反复。这背后的根源,在于我们想趋于完美,在于我们对自己对生活有高要求,以及一部分不太开心的记忆浮出,但实际上,现实就像一条无限趋近,但不会真正和数轴相交的极限曲线,完美是不存在的。完美的要求背后,可能是打小被高要求,或者太强大的内驱力等等。▲ 电影《傲慢与偏见》
1、提高容错率: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要期待完美的结果,因为完美不存在。2、竖立边界感:尊重对方是独立的人,允许对方有自己的想法,包括可能不想做某件事,不喜欢自己。3、与强迫症状和平共处,它出现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强迫,并且由他去。5、放弃“他应该”,而是“我希望”:对方没有义务一定要为我们做什么,所以也不用对他的行为有过大反应。
这其实和我参加各种演讲活动的感受类似,当我执着于“我要表现很好”,反而容易紧张,而当我放下那些目标感,甚至放下紧张,不去关注自己的情绪,只是专心的享受演讲的过程,带着一颗愉悦的心,把观众们当做朋友,来分享我觉得有趣美好的东西时,我瞬间进入了最轻松,最好的状态。过度的在意,过度去竖立一个完美的预期,我们反而很容易失望,容易因为现实出现了哪怕一点点偏差就产生焦虑,从而让自己反应过度,最终这种信号投射到别人身上,变成了一种并不愉快的体验。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生活当中的强迫症好像突然也好了。因为一个人在检查门关没关上的刹那,意识到了自己的强迫,发现其实这是没必要的,于是检查了一两遍就走了。《天道》里那句经典的话,“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你,你就不是你了。”用上帝视角看自己,知道所以然,知道那是强迫症,就不再在意它,就真的症状消失了。所以,我们的焦虑也好,强迫症也好,源于对于生活不确定性的不自信,我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这些,从而依赖于一个完美的状态或结果,一旦它出现偏差,便想赶紧把他扭转到完美的轨道上,避免失控。有道是一句俗语“感情像沙,握得越紧,越容易流走。”佛家说,世界就是无常的;《终身成长》说,不执着于结果,不执著于到达巅峰,而只是专注和享受地做好当下事情的人,反而容易到达巅峰。我们与其依赖于外界的“可控”,不如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坦然面对、处理“无常”“不确定性”的人。不去依赖外界,尝试学习真正的独立,去相信自己。能经营好感情和生活的人,本质上也是生存与精神独立,所以不容易被外界的变化弄得焦虑,拥有对自我的笃定与坦然,也可以反过来给他人输出稳定的情绪与愉悦,顺带经营了一段很好的关系。爱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能力,好的爱人是培养出来的,不是现成能找出来的,所以不用害怕冲突,也不用怕沟通。爱是接纳,是给对方谋福祉,回头看狂发信息的行为背后,是那个没有安全感的小姑娘在寻求安稳和关怀,但对方是否总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种追问是否会变成一种压迫。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完满自我,自己弥补一个缺口,然后拥有更高阶的做自己与选择的自由。在急着找到一个爱人之前,不妨更成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价值观,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信仰,然后才是去寻求另一个志同道合,但又能让自己接纳欣赏他不同的人。在感情里的冲突,其实本来就挺有趣,也有助于我们探索这个世界,摸索自己的边界,扩大自己的胸怀。我们不能去要求别人怎么样,也无法评判一段感情里两个人的对错,但至少可以反思自己,思考自己可以提升的部分。愿我们在摸索与挫折中,能够得到不断的心灵成长,相信每个人,都会一天比一天好。▲ 电影《傲慢与偏见》
常春藤心理督导师
职业心理咨询师
PS:忍不住狂发信息的原因,强迫思维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实际可能也与过去创伤形成的心理印痕有关系,相似冲突场景再现时,引发ptsd。后者通过催眠也可以回溯到创伤场景,并通过认知重构有效解决。强迫思维与印痕,本身就有共通之处,催眠,实际上也是在完成强迫症闭环当中的认知调整部分。
▲强迫症状闭环(邹光宇)
心理咨询是其中一种探究方式,也有可能是外界能量影响、身体状况变化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互联网当中,制造焦虑,而不提供解决方案的流量都是耍流氓,请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