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瑞士游记——上篇:徒步罗马跨国界

文摘   2024-10-30 12:39   广东  



介绍一下龚总




龚总是我的老师,非常nice,退休玩起了公众号,所以现在我是他的老师(默默吭哧吭哧帮忙排版的小编~哈哈哈!

他自己给自己贴了啥标签呢?

老闲人--退休聊发少年狂,携妻周游览风光。
老摄友--老炮相机不离手,练手作品天天有。
老文青--文学不只年轻有,老来耕笔江湖走。

作为一个老文青,他生动诠释了多折腾、多学习,退休生活可以夺么的精彩,在深圳搞了个“哥舞团”,唱歌跳舞,闲来带带孙子,搞搞摄影,再“百忙之中全球旅游、自驾,回来整理照片,写游记,学搞公众号,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转载一下他老人家和几个多年老友家庭去意大利、瑞士的游记,共三篇,每篇浩浩荡荡一万多字,阵容堪比博士论文。感受一下世界的美好吧!

也欢迎热爱生活、热爱旅游的盆友关注他公众号~(以下是正文)

——白茶


▲俯瞰梵蒂冈




目录



写在前面

上篇:徒步罗马跨国界

中篇:自驾畅游城乡间

下篇:通票在手逛瑞士

尾声:文化瑰宝欧罗巴




写在前面




01

旅游团员的组成



在这2024年的夏秋之季,我们深圳的四家人组合,夫妻双双结伴出游欧洲的意大利和瑞士两国,在一起度过了十分愉快的旅行时光,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一段记忆。

我们这四对人家同来自荆楚湖北,由老龚与阿沛夫妇、老何与阿敏夫妇、老张与阿兰夫妇和老魏与大农夫妇共8人组成,缘于“老同学”这一主线牵联,男士年龄相同,女士年龄相近,相识50多年。核心同学的经历可以追溯到青葱岁月的小学阶段,而后的八、九十年代,大家同在深圳这座城市打拼直至退休,共同参与和见证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巨变。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不同,但是,珍惜友谊、维护友爱、热爱自然、拥抱美好的心境却是一致的。在深圳工作期间,我们几乎每年都有聚会,男女同胞六十大寿我们分别举行集体生日庆典,子女新婚嫁娶我们一起到场恭贺,可谓同学成兄弟,女友胜闺蜜,定期或不定期的相聚从未间断,以至于现在后两代的儿、孙们都曾有相聚之时,世交天长地久近半个世纪。

四十不惑   千禧之约


▲60岁集体生日


▲祖孙三代迎新春


但现在退休之后,大家以事业为中心转向以家庭为中心,虽说我们都在深圳,要想聚在一起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有的退休返聘,有的在异地照看孙辈,有的在文艺社团参加活动,特别是想要长时间聚在一起,相约出国远行就更不容易。此次一声召唤,大家积极响应,谁都不愿放弃这一特殊意义的旅行。

这次出游是第一次四家同时组合在一起跨出省份的旅行,第一次出游就跨出国界去遥远的欧洲,第一次认识统一、目标一致、吹响集结号说走就走的旅行,哈哈,我们还想期待和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02

出行旅游方式的选择



发出邀约容易,实施计划并不简单,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先期准备。各个家庭围绕着统一出行的时间节点,妥善安排好各自的家庭生活,并分工协作,以家庭为单元受领分派的活动运作任务。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谚语出自《罗马典故》,是指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当时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载,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这句谚语比喻为: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与汉语成语“殊途同归”,或俗话“水流千里归大海”相似。

既然选择了罗马,又如何行走罗马,到达最优化最高效最经济的旅行目的颇费心思。在当今时代,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陆海空全球化等各种渠道纷乱繁杂,我们这个群体的核心成员们集思广益,经过三个月的出行方案比较,线路规划选定,地陪人员预选,交通方式确认,机票酒店定购……多种方案对比研究,在跟团游、自由行、自驾游等多种出行模式的比较中,选择了以自驾为主、其他交通为辅的方式出行。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更深层次体验异国风情、异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感受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情怀。

9月2日下午,心心念念的一个小梦想今天正式付出实施。大家精心策划,运作四个月的大目标:意大利瑞士深度游终于出发了。四家人分别从深圳飞往成都转机,再乘坐四川航空公司的航班向意大利进发。当我们全部集合于成都天府机场候机大厅的时候,旅行团召集人老龚同学召开了出国前的最后一次碰头会,各家按照食、住、行的分工通报了各自准备的情况,进一步强调了此次出行旅游应注意的具体事项和安全提示


▲整装待发


“贵人出门多风雨”,下午三时出发时,深圳突然下起大暴雨。雨中行驶在去宝安机场的途中,当时从没到过欧洲的老张还担心这场大暴雨会不会影响我们傍晚起程班机。然而,老天有意呵护我们,不仅机场区域收住了风雨,当飞机升空走出乌云,眼前豁然开朗,夕阳斜射,霞光万道,蓝天在头顶,云层在脚下,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机舱,一片金色灿烂,此情此景,不正是我们的生活景象吗:夕阳无限好,黄昏难离去。


▲霞光伴我去远航


03

出行路线图


意大利行走路线

9月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9月3日:罗马
9月4日:梵蒂冈
9月5日:锡耶纳→比萨→蓬塔谢丰山庄
9月6日:佛罗伦萨→蓬塔谢丰山庄
9月7日:威尼斯
9月8-9日:米兰
9月10日:进入瑞士卢塞恩


瑞士行走路线

9月10日:瑞士卢塞恩
9月11日:阿尔卑斯山少女峰→茵特拉根小镇→返回卢塞恩
9月12日:苏黎世
9月13日:苏黎世机场回国
9月15日:香港国际机场




上篇   徒步罗马跨国界

罗马、梵蒂冈二日游


 

01

激动而又难熬的空中13小时



9月3日北京时间子夜时分,翘首以盼的川航成都天府机场至意大利罗马的空客330在夜空中腾飞而起,一路向北,大家无比激动。因为这是继今年春节前,我们四家三代人迎春大聚会,历时七个月后又一次最齐的相聚。不聚则以,一聚就是大动作,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地域远达万里之外。但凡出过远门,到过欧美都有过共同的体验,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城市标准时间不一样,来回需要“倒时差”。每每提到这一话题,我们队伍中有过经历的反应感受不一样。有的认为倒时差是精神折磨,有的则不以为然。那么问题来了:面临时差,每个人、每一次都有反应吗?这次北京与罗马相比,北京早7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团中没有出国经历的老张更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当听说成都机场深夜12:30分起飞,到罗马降落时间是早晨8点左右时,老张掐着手指头一算:不就是六七小时么。哇晒,还得加上时差7小时。也没关系,反正是夜猫子。的确,具有夜神强项的老张在看手机、听音乐过程中平稳的度过了前半程。然而,后半程中,狭小的空间,老张开始昏昏沉沉的:想睡,睡不沉,想动,动不了,想挺,挺不住。无所事事,坐立难安,就想尽快熬出头。这下,老张总算领教了“倒时差”的难受劲。而当飞机平稳降落罗马机场时,大家马上兴奋起来,而就在前几个小时出现的疲惫不堪的神态早已抛回九霄云外了。


02

入境、地陪、入住



▲徐徐降落罗马机场


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准点到达罗马机场,睡眼惺忪昏昏沉沉的旅客们顿时来了精神,大家收拾行李准备下机。飞机停稳,我们经过仓门,走下扶梯,登上摆渡车后,顺利进入边检大厅,随着航班陆续到港,人流的涌入把入境大厅塞得满满当当,奇怪的是,办理入境的查验岗位只有三个,大家只能按捺焦躁的情绪耐心等待,三个小时之后,终于办完入境手续,提取行李向机场的出口走去。

在出口大厅的不远处,一位身材匀称、长发过肩、气质独特的青年小伙向我们迎来,他就是我们这次旅行的重要人物——温一俊。今年28岁的小温,是团友老龚2018年认识的“忘年交”朋友,那时小温还是一位在意大利读书的大学生,六年过去对一位年轻人来说时间不短,经历了疫情,经历了时局的变化,经历了经济的萧条,但是没有想到,小温已经研究生毕业并参加工作了,而且依然还在意大利,当我们把意瑞游的想法和需求告诉小温的时候,他欣然答应帮助我们完成旅行,了却大家第一次集体出国就是"自由行"的心愿。小温机场的如约而至,使所有团友顿时感到心里踏实,把过关时的焦躁抛在了脑后。

在小温的安排下,我们登上一辆最大型的9座出租车,惊讶的是所有人员和携带的行李箱全部装下,上车后小温用意大利语和当地司机交谈,虽然我们一句都听不懂,但是我们都懂得,自由行对语言要求是多么的重要啊。

▲地陪温一俊


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入住的酒店,说是酒店,其实就是公寓。这是一个由公寓改装成的自助式接待酒店,一梯二户,一户四房,客厅、餐厅、卫生间共享,厨房餐厅设施齐全,这种共享生活,不由让我们想起七、八十年代过集体生活的团结户,邻里和谐,关系融洽,一个饼子八瓣分,一碗豆汁大家尝,那时的情景没有想到在意大利的罗马找到了回忆,可惜行程安排紧凑,不然我们一定会开火做饭,在最有历史记忆的国度“还原历史”。


 ▲ 我们下榻的公寓式酒店


放下行李,掩饰一脸的疲惫,在公寓门前留下了罗马的第一张合影


▲在公寓酒店门前合影


03

一部电梯,一部历史



安顿下来,仔细参观公寓楼的里里外外。这是一座老式建筑,与我国民国时期上海外滩建造的建筑似曾相识,从外观的成色到室内的装饰来看,这幢建筑年代久远,不像是一栋普通的公寓,背后一定有不少的故事。呵呵,一不留神,我们穿越历史。

走进二进区的内院,老旧的电梯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好奇。电梯外观简陋,铁栅包裹,电梯门分内外二道门,井道门是栅栏式外开平开门轿厢门是木质的双扇内开窗格门,轿厢空间狭小,内饰考究,年代感十分鲜明,满员载量仅4—5人,启动时响起机械转动的噪音。电梯的操作方式与我们固有的习惯方法完全不同,操作不当的话,不是上升走过头,就是下降走过头,为此我们也是上上下下反复摸索,才到达我们所居住的楼层。



▲公寓里的古董电梯
  
    
的确,在罗马,古董就是古董,而我们不懂就是不懂。与其说我们被古董电梯捉弄了一次,不如说我们在悠久历史的宅子里学习思考了一回。在现代生活中,不是都有机会使用这种古董电梯,目前在中国还能亲眼目睹到这种镂空式铁笼电梯,只能在上海的和平饭店南楼找到,它是1906年,上海安装的第一部电梯,即美国制造的奥的斯铁笼电梯,是国内少有的仍能使用的百年古董电梯之一,百年之后,奥的斯公司欲高出市场几倍的价格回购这部电梯被和平饭店婉拒,如今,铁笼电梯是外滩2号大楼的传世之宝,成为见证上海近代建筑技术发展史的重要物证。这部电梯历经沧桑,已成历史文物,限次使用。而对上海滩文化、对铁笼式电梯情有独钟的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二十年前为拍摄影片《2046》,他在和平饭店的古董电梯旁,架起了摄影棚,携梁朝伟、巩俐、张曼玉、王菲、章子怡、刘嘉玲等大牌明星完成艺术创作。二十年后,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把剧情的场景再次放在上海的和平饭店,放在铁笼电梯的老古董前,完成第二次艺术创作。这座古老的电梯不仅是和平饭店的传世之宝,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具象载体,向世人传播工业革命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

上海的和平饭店是如此,我们入住的公寓也一样,能够与古董级的铁笼电梯邂逅,让我们产生如此多的联想,源于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尊重和崇尚。文物也好,古董也罢,他们的价值只有被时间冲刷才能被发现被证明。没有想到,一部电梯,一部历史,一座城市的经典,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地解读。

走进罗马的公寓,电梯为我们上了“第一课”。


▲上海和平饭店


▲一部电梯    一部历史


04

罗马印象



罗马——这座古老而永恒的城市,仿佛是历史的沉淀与现代文明的交响。走在罗马的街头,虽然看不见一座摩天大楼,但每一块石砖都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古罗马斗兽场的雄伟壮观,让人不禁想象起古罗马时期的辉煌与荣耀;而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则以其庄严神圣,彰显着宗教的力量与信仰的深度。


▲城市街景


从罗马机场出站,在小温引导下,在我们下榻的公寓酒店放下行李物品后,不顾13个小时的通宵航程和东西方时差的煎熬,大家精神抖擞,怀揣着各自想象便向罗马大街奔去……林林总总的历史建筑,雄伟辉煌,显示罗马的古老和沧桑,许许多多像我们一样从世界各地涌入罗马的男女老少肤色迥异的人流在马路上穿行,显示罗马的现代与开放。


▲等待咖啡上桌


罗马的咖啡馆遍布每一个角落,这里是文艺复兴的摇篮,艺术家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孕育出无数传世之作,而那些蜿蜒的小巷,隐藏着无数精致的店铺,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罗马街头的露天咖啡座里,在卡布奇诺浓浓芳香的弥漫中,和身边可能来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游人擦肩而过,欣赏让人眼花缭乱的俊男美女,确实是一段段非常惬意的时光。罗马,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是一个永恒的概念,一个不断被赋予新生命的地方。无论是历史的厚重感还是现代的活力,罗马都以它独特的方式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从清晨出关到夜幕降临,又是十几个小时,日夜兼程的我们,不知疲倦的在罗马大街上穿梭,这里有阳光沐浴,也有风雨洗礼,更有古罗马斗兽场、古罗马广场遗址、凯旋门、万神庙、许愿池、西班牙台阶等地标性的古建筑群,一路走来,仿佛我们穿越在古罗马千年文明的时光隧道。当我们手持相机一路向前,满眼都是名胜古迹,再回头看看时,更有风彩无限……留下的张张美照都是大片,都是经典。


05

斗兽场



我们到达罗马游览的第一站就是斗兽场。

斗兽场这座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之作,矗立在废墟之上,向世人展示其雄伟的身姿。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全场介绍中,有实物、图片和文字,而在文字介绍中不仅展现有意大利文和英文,还配有中文汉字解说,一目了然。为我们深入了解古罗马这段辉煌的历史,扫清了语言障碍。


▲斗兽场


▲中文汉字解说


呈椭圆形的斗兽场,外观庄重而有力,四层高的外立面墙体斑驳矗立,宛如历史的见证者,多利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依次叠加,尽显古罗马建筑设计和制作的精美。斗兽场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惊叹古罗马时代设计理论的先进和超前。斗兽场内,深藏地下的通道和设施,传递着过往的神秘。



▲斗兽场地下通道


▲斗兽场全境轴测图


▲斗兽场场内实景


斗兽场高耸的围墙将观众席团团包围,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压、紧张和血腥的氛围。想象中,巨大的石板上,野兽与角斗士殊死搏斗,狮子的怒吼与人群的呐喊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残酷而惊悚的场面,站在大圆形竞技场的遗迹上,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两千年前疯狂的观众地动山摇般的呐喊;仍然可以听到马克思对“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声声赞誉。因为就是角斗士斯巴达克,在这里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迅速发展到10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斗兽场承载着古罗马的辉煌与衰落,它的存在,让我们反思人类文明的残酷与温情,成为后世不断提及、凝视和反思的重要场所。


▲场外合影


▲场内合影


今天罗马的天气,反复无常,景区排队进场时正直正午时分,烈日当顶,大多数西方旅客身着清凉夏装,在残垣断壁的露天场所不惧暴晒。唯有我们这个团队和极个别亚裔面孔的旅客撑着防晒伞以遮挡刺目的阳光和高温,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我们开始还有些尴尬,但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使老张一伙行走自如,而没有带伞的旅客四处躲避,狼狈不堪,这给那些贩卖雨具的黑人小哥带来生意。这时,老张暗暗窃喜“勤带雨伞”的好处,使我们能风雨无阻毫无败兴地参观完斗兽场。


06

古罗马广场遗址



下午至傍晚的参观活动就是在骄阳和阵雨的不断交替中进行。第二站我们参观古罗马广场遗址。

古罗马广场遗址是历史遗迹丰富的宝库,如今虽已成为一片废墟,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辉煌与沧桑。广场位于帕拉提诺山脚下,四周环绕着贵族住宅、庙宇和公共建筑的残垣断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古罗马广场遗址全景图


广场中心,一座巨大的凯旋门傲然挺立,这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凯旋门,见证了提特乌斯大帝的荣耀。周围的神殿和庙宇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宗教信仰上的虔诚,遗址不仅有守护圣火的维斯塔神殿和供奉守护贞女的住所,还有元老院的遗址,这是共和制时代权力的象征,曾经是政治决策的中心。












▲不同角度的遗址场景


站在这片遗址高处,一眼望不到边,几条街区之外,似呼还可看到与身边建筑物浑然一体风格的文物古迹。远近之处随时可以看到无数的柱子和石碑等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残迹。尽管许多建筑已被岁月侵蚀,但它们的壮美与精致依然可见一斑。古罗马广场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它的遗迹至今仍在向世人展示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


当我们已移师到万神殿片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袭击了罗马,此地的罗马著名古迹被雷劈受损。据综合意大利《共和国报》、IlMeteo气象网之后的报道,当天下午,大暴雨裹挟狂风雷电突然席卷了阳光明媚的罗马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罗马市区降雨量达到60毫米,这与往年秋季一个月的降雨量相当。期间,一道闪电击中了位于斗兽场旁的君士坦丁凯旋门,造成顶部受损,一些碎石掉落,不过饱经风霜的古罗马凯旋门的建筑水平和艺术价值能经受住任何历史的冲刷和现实的雷击,它展示出的精神永远不会被摧毁、被埋没。



提图斯凯旋门(公元81年建)


▲君士坦丁凯旋门(公元315年建)
雷击的前后对比


斗兽场考古公园工作人员随后赶到现场,将所有碎石收集并妥善保存起来,以便日后的修复工作。



07

威尼斯广场



从古罗马遗址广场出来,穿街走巷,我们来到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是该市最著名的广场之一。曾经是罗马时代市民生活的中心。广场得名于毗邻的威尼斯宫,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曾是威尼斯共和国大使的官邸,现为艺术博物馆。


▲威尼斯宫


威尼斯广场不仅承载丰富的历史,还是罗马的交通和文化交汇点。周围布满了商店、餐馆和咖啡厅,是感受罗马独特魅力的理想之地。由于时间关系,更准确的说是“倒时差”的困乏,我们没有进入威尼斯宫内部参观。

中午时分,该是午餐的饭点。到意大利不吃披萨等于白来一趟,正如到北京不吃烤鸭,到广东不喝早茶一样,所以在意大利的第一顿正餐一定要有地域特色,要有仪式感,吃披萨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九个人来到一家颇有规模的西餐厅围成一桌,将店里的8种风味的披萨各要了一份,好家伙,每个人把各种风味的披萨都品尝了。这顿披萨大餐,张张披萨一样圆,个个风味异样美。然而我们毕竟没有西方人的大块头、大肚量,最后还剩下两张饼的分量只好打包,这“不浪费”的理念,似乎是从西方流行开的,现在也成为中国人的习惯。


08

帕提农神庙



饱餐之后已是下午。当我们转场到帕提农神庙(也叫万神殿)时,昨夜的舟车劳累和时差作用在部分成员身上引起不适反应,身感疲惫的部分成员没有进入万神殿,就在室外找茶桌稍作休整。但咖啡茶座可没有免费的,老何同学买单请客,用浓郁的咖啡招待了大家。



▲倒时差   靠咖啡


老张等其他团友,兴致满满地参观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神庙,之所以又叫万神殿,是指供奉着罗马全部的神,是古罗马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年,为庆祝奥古斯都大帝的胜利而兴建,公元125年哈德连大帝时代增建了圆顶建筑,成为了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空间建筑之一。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这自然就成为我们团队中长期从事工程建筑设计和文史教学研究的成员必须打卡之地。


▲世界文化遗产——万神殿外景


帕提农神庙的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同样为43.3米,中央开了直径8.9米的园洞,象征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联系。穹顶外面覆盖着一层镀金铜瓦,内部则是由8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着圆顶的冠体,殿堂核心空间内没有一根柱子,也没有窗户,仅有正中的半球形顶部有一个采光天眼。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超的建筑知识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展示了古罗马建筑的卓越技术和美学理念,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宗教氛围。


▲穹顶天眼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帕提农神庙还成为名人公墓,包括著名艺术家拉斐尔、A.卡拉齐等均葬于此。1980年,罗马历史中心区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帕提农神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罗马的宗教文化、艺术成就以及建筑智慧。


▲优美的拱券


▲精美的壁画


▲细腻的雕塑、柱饰


▲庄严的仪式场景


从万神殿出来与喝咖啡的同伴汇合,又一阵狂风雷暴袭来,把我们阻隔在广场路边的一家旅游商品超市里。这是由两间不大不小,中间用货架和收银台间隔的百来平米的商铺,吃喝穿用玩各类精致的商品层层叠叠,琳琅满目,这些商品大都是国内义乌进的货,呵呵,“脱钩断链”怎能阻挡逐利的洪流。

整整一个小时,小超市成为我们一行8人的避风港,期间也还有人进进出出躲雨,更显得空间有些拥挤,因为小店自身就有4名工作人员。好在除2名混血的店小二外,就是2位像是店主人的中国年轻女士,她们分别来自温州和福建。在异国他乡遇见“家乡人”倍感亲切,大家三三两两与中国老板谈天说地聊家常,中国的,意国的,生意上的,家务中的无所不及,丝毫没有时间的长短和空间局躇,其实我们一行人在他们店里也没有买多少商品,只是一次发自内心的沟通与交流。


“避风港”小憩


09

许愿池——特莱维喷泉



当罗马城的大雨略为稀疏后,我们冒这小雨赶路下几个景点。


特莱维喷泉,别称“少女喷泉”,但它最著名的名字还是“许愿泉”。据说背对着喷泉、从肩上投出一枚硬币,如果能投进水中,就能梦想成真。此时尽管还下着雨,在各色雨伞和雨衣遮掩下的游人们依然集聚在泉边,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拍照的、投币的、许愿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大家无非是都想做天下最幸福的人。


▲许愿池


▲人流如织


▲许愿池一角


事实上,喷泉是15世纪修建的阿格利帕水道的水源所在地。源自古罗马时期的一条小溪,后来被引至喷泉中。许愿池的水量巨大,喷泉中央的水柱高达27米,两侧各有一个较小的喷泉,整个喷泉的水量足以供应整座罗马城使用。而“特莱维”是三岔路口的意思,前面有三条道路延伸出去。喷泉背后是雄伟的宫殿,设计师巧妙地借景,使喷泉与宫殿雕塑融为一体,更显壮观。宫殿墙面上的浮雕讲述着喷泉的来历:以罗马神话中的海神为主角,传说一位少女指示了泉眼所在的位置,人们按照她的指示找到水源,修建了水道,这就是“少女喷泉”这个名字的由来。特莱维喷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喷泉之一,经典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周围环绕着贝壳和海草装饰,展现了古罗马海洋文明的精湛技艺。

人们三三两两在这个充满祝福和憧憬的地方,全力抛硬币,争相留倩影,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化是相通的。


10

西班牙广场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与许愿池不远的西班牙广场。

西班牙广场位于罗马的市中心,是旧时西班牙总督的旧址,坐落在圣三一教堂的山丘下。广场建于1723年,由法国出资、意大利设计,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特征。因为西班牙使馆的国旗在此高高飘扬而得了个西班牙台阶的名字,并以西班牙大台阶而闻名于世。


广场内拥有总督邸宅、花园、巧克力屋和西班牙拱门,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地标。广场中心台阶下的“破船喷泉”由一位大师的父亲创作,灵感源自特韦雷河的一次决堤。


在“破船喷泉”后面的大台阶上,我们收起雨伞也要拍照,来个雨中留念。因为每年意大利的时装展都在这里举行,我们不妨在雨中将各自的旅行装也展示嘚瑟一下,更何况这里还是电影《罗马假日》的拍摄地,当短发的奥黛丽·赫本坐在西班牙广场的大台阶上把冰激凌送到唇边的时候,这座台阶就注定要成为众多影迷心中的圣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追寻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足迹。



明星出境


70年前,即1954年,奥黛丽·赫本因在此地主演《罗马假日》而荣获第26届“奥斯卡影后奖”。


▲这表情   个个都想当明星


▲西班牙广场


走下西班牙大台阶,已是傍晚时分。在路灯初放的晖映下,我们终于放慢了脚步,调整到罗马节奏。为了体验城市公交,小温带领我们找到几个站点,出租车久等无望,公交售票点无人值守或车票售罄,我们自叹无语。好在小温已在意大利生活八年,很快解决了交通难题。

在耐心等车的过程中,我们感受了大雨冲刷后的城市街道的清新、洁净,在上车落座的那一刻,感受到公交大巴比以往任何时候乘坐过的大巴都安逸和舒适,如果把眼睛闭上,睡上几个来回不成问题。


▲大巴站候车


▲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11

一脚迈进梵蒂冈



今天是我们进入罗马的第二天。洗漱完毕,我们一起早餐。早餐的地方离公寓不远,是非常典型的西式餐厅,解决市民不同时段的用餐。店内装修考究,餐品丰富,环境优雅,一位意大利店员听说我们来自中国,更是热情有加,用生硬的中文和我们交流,原来他的太太是中国人。我们陆续点餐就坐,不一会咖啡、可颂、腊肠等饮品食品摆放在桌前,享受纯正的西式早餐,这种经历也是一种生活体验,了解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颇具规模的西餐厅


▲早餐标配


早餐过后,我们以步行的方式,从罗马的驻地向另一个国度——梵蒂冈进发。

当我们从罗马踏入梵蒂冈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期待。和罗马的古朴与繁华交织在一起相比,梵蒂冈则是一片神圣与庄重的净土。我们仿佛从喧嚣的都市瞬间穿越到了这个被信仰包围的世界。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回响中,每一眼望去都是艺术的瑰宝,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神圣的崇拜,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一脚出入国境线


梵蒂冈城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独立主权国家,人口仅有842人,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区面积的1/100多一点,直观的来说大概就是61.5个足球场那么大。位于罗马城的西北角,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宗座宫、教宗避暑胜地、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花园和梵蒂冈天文台等众多地域,全境都被意大利包围,是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每周日中午12点都会聚集起数以万计的天主教徒,其目的都是为了聆听教皇的演讲。

梵蒂冈的标志性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不仅是天主教会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梵蒂冈博物馆收藏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包括古罗马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现代艺术品。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全球文化和宗教交流的重要场所。由此,教皇统治的梵蒂冈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宗教圣地而闻名于世。



梵蒂冈位置图


▲梵蒂冈地图


12

圣彼得大教堂



9月4日早晨九点,步行穿过罗马城市中心,如约跨入梵蒂冈城国的领地。第一站就是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这一标志性建筑,既是天主教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迈入广场,透过耸立的高大石柱和宽阔绵延的长廊,放眼望去就能感受到宏伟的广场和庄严的教堂带来的震撼,教堂建筑由多位杰出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设计和建造,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艺术高峰。


▲梵蒂冈大教堂广场全景图


▲广场上为信众准备成千上万的椅子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教堂很辉煌   卫兵很职业   岗亭很寒酸


鉴于教堂建筑的高度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是难以走楼梯上去了,大家选择乘电梯上行至穹顶的半空,到达穹顶的底部,俯瞰教堂的一层大厅,所有的景物都显得如此渺小。上仰穹顶,更加惊叹,穹顶精美的壁画、雕塑铺天盖地,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我们是除了惊奇,便是惊叹!



▲俯瞰礼拜堂


▲参观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506年,最初由布拉曼特设计,后来米开朗基罗和贝尔尼尼等人参与了后续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教堂呈长方形,功能分区采用十字架平面布局,中央穹顶由米开朗基罗设计,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光线充足,空间令人震撼。


▲侧厅


教堂内部富丽堂皇,收藏了众多艺术珍品,包括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和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


▲拉斐尔的壁画名作《雅典学院》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名作《哀悼基督》


中央穹顶是教堂的亮点,由米开朗基罗在1547年接手后完成,其设计和构造至今仍被视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雄伟壮观的穹顶


圣彼得大教堂不仅是艺术和建筑的瑰宝,也是天主教历史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朝圣者前来瞻仰和体验其庄严与神圣的氛围。



▲信仰的光芒


▲雕塑1


▲雕塑2


▲柱饰


▲壁画


▲维修场景


我们旅游团一行人不远万里,慕名来到意大利和梵蒂冈,不是来朝圣,而是来进修的,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历史,学习艺术,开眼界,涨见识,补充自身原有专业学科体系以外的社会知识、宗教知识、美学知识,建筑知识,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通过美学的启蒙、历史的启迪、艺术的启发,以增强对欧洲史、宗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等知识的认知和积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大家都卯足了一股劲,趁还能动,就使劲动。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如果要俯看梵蒂冈城国全景,就必须要登上穹顶,这将是一程徒步攀登的未知之路。大家自愿选择上还是不上。除了有恐高症的个别成员外,其他人都上了。老龚夫妇体力最强,捷足先登;老张同学开始一路跟随,并没有意识到过程的艰难,以为刚才排队等候电梯时,就听说乘电梯可到穹顶的,剩下半截路应该不难。可是跟着跟着不对劲,面对没完没了螺旋上升的楼梯,越爬越窄,这才感觉自身体力有些不支,走在前面老龚早已不见踪影,便想打退堂鼓了。因为老张两年前在北京就因冠心病突发而做过三次心血管支架微创手术,尽管已有两年的恢复,按医嘱是不宜做剧烈运动的。然而现在脚下的路是单行线,只上不下,前面有人走着,后面还有人跟着,有的楼道还要随墙体侧身才能通过,根本不可能原路返回。正当老张稍作休整、上下两难之际,紧跟他身后一对欧洲年轻人也气喘吁吁的停下来,老张怕挡道,示意可以让他们先上,但被两个年轻人“ON”了,意思是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下老张信心倍曾,不着急,慢慢走,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接近塔顶时,螺旋楼梯最窄的宽度只能容下一个人艰难通行,仅以一条垂直的粗麻绳为轴心和扶手。直至光明出现成功登顶。老龚见老张同学终于上顶,便说“真担心你身体扛不扛得住”,老张从容应答:“没事”。此时,要给老张送掌声!


▲安全楼梯的绳索代替扶手栏杆


随后老何和阿敏、老魏和大农等大部队都上来了,在梵蒂冈的最高处汇合。真是一览众山小,在塔顶上,360度俯瞰梵蒂冈城,乃至瞭望古罗马城,厚重而壮观的历史画卷尽收眼底,大家马上投入繁忙的摄影拍照中,不负时光,也不负风光。



▲拱券冠底内走廊


▲俯瞰梵蒂冈1


▲俯瞰梵蒂冈2


▲  “进修班”学员合影


13

梵蒂冈博物馆



紧邻圣彼得大教堂的便是梵蒂冈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是一座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艺术藏品,包括古罗马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等。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壁画。



▲雕塑1


▲雕塑2


▲参观场景1


▲雕塑3


壁画


门头


▲参观场景2


▲挂毯


▲参观场景3


▲画作


走进梵蒂冈博物馆,如同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博物馆内部装饰华丽,壁画和雕塑作品精美绝伦,每一件展品都积累着历史的沉淀和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杰作,感受艺术家们的非凡才华和深邃思考。

此外,梵蒂冈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元素,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光线和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为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完美的舞台。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艺术之美,还能感受到宗教与艺术的和谐共存。





14

西斯汀礼拜堂



顺着博物馆的路线前行,我们被人流推向了西斯汀礼拜堂。

西斯汀礼拜堂与梵蒂冈博物馆连成一体,是参观的重要场景之一,它的墙壁上绘满了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这两幅巨作。《创世纪》描绘了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而《最后的审判》则展现了末日审判的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和震撼力。所以,布局在天花板上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是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创世纪》


▲《创世纪》局部


▲米开朗基罗的名作《最后的审判》


▲《最后的审判》局部


走进西斯汀礼拜堂,仿佛步入了一个宗教艺术的殿堂。壁画色彩鲜艳,细节丰富,大师作品荟萃,每幅画作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礼拜堂内部的光线柔和,与壁画形成和谐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在这里,信徒们可以沉浸在宗教艺术的海洋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博物馆后花园的一丝轻松


15

老成都面馆



整整两天,我们在罗马城密集穿梭,见了世面,受过洗礼,吃过意面,尝过披萨。今天中午时间紧凑,吃西餐简单、方便。大家同意换个风味,转了一大圈,找到一家麦当劳,好好吃了一顿美式汉堡包。

傍晚,从梵蒂冈博物馆出来已是晚餐时间,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中餐。走着走着,不远处就看见了“老成都”三个字。川菜店位于中央火车站附近,老板娘是成都人,对来自中国的游客特别热情。鉴于两天来的辛劳和疲惫,一番咨询后,大家各自选择以面食为主的中式快餐。有的红烧牛肉面、有的鸡丝拌面、有的新鲜混沌等等,再加几个小炒。吃的很实在,很舒坦。由此通过这两天餐饮体验,大家基本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午吃西餐,晚上吃中餐,中西搭配各取所需。



 成都面馆



未完待续





图文 | 张杰 龚浩明



白茶的秘密花园
女性视角下的世界,分享生活、读书、游记与日常所思,在平凡世界纪录感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