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这样的思维——想象权力无所不能,以及因为接近权力,或被权力亲近而欣喜不已。
“少年得志”的心态,会让人对自身能力产生错觉。能够参与貌似高大上的事务,似乎真意味着自己能力出众。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有了对权力的想象?因为权力一直被刻意地神秘化,塑造成永远正确的正义力量。
本文转自公号新哲学之路
类似“成功”的心态
不只是认识高级别官员,或身处国家机关,让这样的年轻人引以为傲。官员和官府所代表的权力和地位,让接近它们,或身处其间的人,也似乎获得它们的力量——指点江山、翻云覆雨。
这种心理状态,与独自完成项目、读完一本重要的著作、完成一幅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类似,简言之,是一种“成功”的感觉。而且,还是“年少成名”。
这种心态,会让人对自身能力产生错觉。工作不再只是职责范围须为之事,能够参与貌似高大上的事务,似乎真意味着自己能力出众。
是的,你可能出入国家机关,迎来送往电视中常见的官员,参与关系某地民生的重要决策,侦办一起昨日刚被新闻报道的案件。或者,与任重要职务的亲戚吃过一次饭,这位官员曾满嘴酒气地给你诱人的许诺。这些经历,成为你与人交往的谈资,在不同的人面前,反复咀嚼。家里长辈投来赞许的目光,严令孩子向你看齐;同学或钦佩或嫉妒,你走在他们前面;你动心的姑娘也对你动心不已,认真考虑你的追求。
你享受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很难有人拒绝享受这样的感觉。渐渐的,你被自己迷惑了。“成功”来的太容易,不需要努力掌握新技能,研究工作领域的艰深议题。而且,你也没有动力这么做,部门前辈既有的经验足够你承袭并应付日常事务。你确实正起草一份重要文件,更愿意参考前辈的既有成稿,模仿观点和语气。不过,也只能这么做,体制内的语言,不能以正常的写作标准衡量。
偶尔,你察觉自己很久没有扎实地看过一本重要的书,思考过原先感兴趣的议题,画笔或钢琴,在角落里蒙尘。你不再觉得这些有那么重要了,你的 “成就感” 早已不来自于此,更不会认为,这些事情对自己的工作有任何帮助。或许更愿意看到,起草的文件是否让领导满意,长期加班领导是否看在眼里,参加的每次酒局,于自己的人脉拓展、职务升迁是否有利。
原本,也是一个意气风发讨伐权威的年轻人。入职后,很快就放弃本不坚实的立场,转而为某种原先你所警惕的权威观点代言。你觉得,这样的观点更加中正平和。你觉得,那些批判多是书生不切实际的意气用事。你接近权力,发现它们不似原先想象的那般面目可憎。还发现,权力在被审慎地使用,为人民服务。民众所声讨之事,非权力所不欲为,实有许多权力所难为,或要一步步改进,不可操之过急。
你不再试图理解或宽恕民众的愤怒,转而希冀民众多理解权力的苦衷。你在网络的发言,围绕着“要相信政府”、“权力非你所警惕那般放纵”展开。
少些对权力的想象
以平常的眼光审视权力,对于身处体制内的年轻人而言,可以将目光集中于如何更好履行职责这个问题,同时保持思维与人格的独立,不受因行政级别形成之威权侵蚀,以至只能跪着行走。于大众而言,不再对权力抱有想象,承认“领导们 ”也是普通人,可以敢于监督和质疑权力的运行。而且,在发声时,像是与平常人的日常交谈或辩论一样,多些理性,少些戾气。
至于有些“领导”,对于权力同样也有想象。基层领导,认为从北京下来的人,充满神秘的能量。在他们的想象里,这些人即便级别不高,但也是整日和高级别领导觥筹交错,眼界人脉自然不俗。这让很多高级骗子有了可乘之机。确实,只要演技得当, “领导”这种角色是可以被扮演的。媒体曾宣传过一位村官,28岁年纪,却扑面而来一股成熟“领导人”的气息,白衬衫、抹胸裤,数人簇拥,嘴盈笑意,于田间调研。
曾有传言,地方副省级领导难以求见中央实权部门处级干部,小官大权。这样的故事强化了人们对权力的想象。这份想象,还带着艳羡的成分。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回乡休假,拜访长辈,总会谈起谁家亲戚任职某中央机关。这样的标签可以瞬间让这些素未谋面的人变得“高大上”,以为他能量巨大。不需要考量,他可能是一位已然被职业倦怠困扰的干部,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压力,难以担负父母重病治疗的费用。但这一切,都在老家的乡亲们对权力的想象中,被忽略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有了对权力的想象?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权力一直被刻意地神秘化,塑造成永远正确、永远考虑人民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正义神像。人们难以获知权力如何运行,政策如何制定产生,与自己利益攸关之事如何被决定。一切只在铁幕后运转,人们只能收听那个挂在铁幕外的唯一一个广播,反复播放着,“相信老大哥”。
这种神秘的气氛,让身处其间的执行者也沾染了神秘的气息。民众愿意相信,这些人拥有非凡的能量,才智卓绝,手握国家发展的舵盘,除了他们,其他人都没有能力参与治理。虽然看不清如何运转,但这好像真是一件极其极其复杂的事情。偶有官员透露其中一二,人们便惊叹不已。
不定期地,铁幕里会传出风声,人们将被赐予一些权利。于是,各路人马纷纷预测,还开出赌盘。过了许久,贴出告示,竟确有其事。人们欣喜若狂,庆祝再次被开启的“新阶段”,走在被开辟的 “新道路” 上。
人们想象着铁幕里的一切,期待着里面的人的恩赐。若能与铁幕有一星半点的关系,便兴奋不已。若有认识的人进入其中,更是与有荣焉。若自己有幸走入铁幕,那澎湃的心绪,非一时可平。
这并非正常的现象。
我们真的该期待,铁幕何时可变成民众有序参与的议事大厅。也该放弃,对权力的过度想象和美化。
《看漫画读经典》(系列全套14册)
只给6-14岁孩子读的经典: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柏拉图的理想国》
《西塞罗的论义务》
《牛顿的原理》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伽利略的对话》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霍布斯的利维坦》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密尔的论自由》
《培根的新工具》
鲜活幽默 有趣有料有故事
大开本 图文并茂
环保油墨全彩印刷
内页纸张厚实
有韧性,装订牢固
原价531元
限时特价258
给大家推荐一套品质优,口碑爆的国民杂志。
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多次“神预测”经济形势,许多人因为它,财富获得了很大增值,甚至迈向了财富自由。
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泡沫经济”,相信的人最终就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只是这本杂志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
它全年52期,从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消费、理财、文化,到考古、科技、人物、国际、娱乐,都能在里面找到,包罗万象。
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经济学家、歌手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ta的忠实读者,纷纷坦言:“只有这本杂志,我一订就是十年”。
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心生活,坚持阅读。
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见识和认知的提升,更是一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自信从容。
只有丰盈的内心,才足以支撑起他们去应对外界的洪水滔天。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
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几多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它就是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
它是备受欢迎的都市生活指南。
从“出轨如何应对”“丧偶式育儿”、到校园霸凌,它都以独到的笔锋进行深入报道,给我们启发与反思。
它是中国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周刊。
从巴以冲突、俄乌战争、土耳其地震、诺奖热门,到女性主义,ChatGPT......它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内容的独特思考。
它更是浮躁生活的良师益友。
努力用看得更高的价值观,更多元的视角,带读者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包围。
热读杂志TOP:《为什么都想测试人格:MBTI,社交爆款的狂热》《规划老年:心态 人际 医疗 财富》《“更好的自己”与陷阱: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52期杂志,针对每个人的精神困局、职场问题、消费理财、家庭角色、个人成长。
提供「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创刊近百年来,收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一位三联8年的老读者,分享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至今每一天,都有新的读者,表达着对三联的喜爱。
小编以为,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份拒绝与低俗为伍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
它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吸引着我们一口气就想读完。
每一期近一本书的体量,一年看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气度,孩子会变得更有见识。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有了更多可交流的共同话题。让家人的陪伴,变得更有质量。
很多年以后拿出来,每一期杂志,也都是一个个关于时代的鲜活记忆。
小编给大家争取到了,超值限时团购价!
现在订阅,还额外赠送88元的三联《看懂考古遗址》+2本往期精选期刊,月末统一快递发货,非偏远地区包邮到家~
出版社直发 正版书籍
出版社直发 正版书籍
(产品由上市公司“有赞”担保,请放心购买)
订单查看、物流查询、开发票,任何售后问题
出版社直接发书!(包邮,可开发票!售后服务加微信:aizhijun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