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悠悠,蜿蜒灵动
汉水如诗,温柔坚韧
汉中市汉台区法院
七里人民法庭
坐落于汉江之畔
汉台区东片区
近年来
法庭探索开展
“三端”司法实践新路径
构建“司法+N”合力
开创少年审判工作新格局
让“司法之花”绽放在汉江之畔
“李妈妈,我今年来城里上初中了……”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七里法庭(少年法庭)庭长李蕊刚走进当事人家中准备进行回访时,13岁的莉莉(化名)便激动地上前抱住她倾诉起来。
这是一起依法变更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案件。莉莉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几年后其父突发疾病去世,唯一能够照顾她的奶奶又一病不起,她的生活顿时没有了依靠。好在莉莉的姑姑主动向法院请求抚养孩子,法庭最终判决准予变更抚养权。案件虽然很快了结,但小莉莉成为了法官干警们心头的牵挂。法官干警们常常回访,守护莉莉健康成长。
心若明镜,方可照亮他人心底。这是法庭(少年法庭)法官干警们践行司法为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体现和延伸司法服务的工作缩影。
法庭地处汉台区城乡接合部,七里街道下辖15个村10个社区,流动人口较多,社情相对复杂。2021年5月,汉台区法院少年法庭在这里正式挂牌。从此,1名80后、3名90后的女干警们就担起了辖域内民商事案件及汉台全区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审判职能。
前端抓调解,纠纷止于萌芽。七里法庭建立“司法+N”解纷机制,遇到敏感案件,与汉台区妇联、街道办联动调解,并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防止矛盾升级。
中端抓权益保障,审判及时有力。在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侵权案件中,法官发现监护人张某怠于履行教育及监护责任,及时依法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针对未成年人胡某遭受家庭暴力等现实危险,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用法律武器遏制住“家暴拳头”。
“法官你好,我的孩子被同学打了,我想咨询一下……”10月9日一上班,法官就接到王文轩(化名)打来的电话。
“王大哥,你先别着急,我们法庭的‘青木树调解工作室’就是专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处理这类案件的。”了解案情后,法官耐心的在电话里答疑解惑。
在法庭的指导下,王文轩很快立案提起诉讼,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第一时间进行诉前调解,并邀请区妇联,学校、七里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参与。
在圆桌审判庭内,法官干警耐心释法析理、摆事实讲法条,相关单位干部分别从家庭教育和儿童保护方面对双方进行入情入理的劝解,最终促成双方就赔偿及道歉事宜达成一致,同时法庭依法向施暴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
“青”预新遂以生望,“木”取沉而后丰茂。“青木树”有着扎根与成长的深意。今年6月,法庭挂牌成立“青木树调解室工作”,依托该调解工作室,法庭积极运用“司法+N”解纷机制,联合妇联、民政、团委、教育等部门开展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化解和权益保护工作。
2022年以来,法庭公开审理的涉抚养、监护、探望、侵权等类型民事案件137件,调解率达90%以上。此外,工作室还结对帮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制订一对一帮扶计划,进行定期走访,组织爱心捐赠活动,积极联系慈善协会、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帮助儿童家庭早日走出困境。
9月4日,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大礼堂内,正在举办一场“特殊”的法治讲座。台上,法庭庭长李蕊结合审理的典型案例,就网络安全、校园欺凌、高空抛物等热点法律问题进行一一讲解;台下,100余名师生通过手语老师一字一句的翻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今天这堂普法宣传课真是太及时了,内容浅显易懂,孩子们都很爱听,这一堂‘开学第一课’很有意义。”学校副校长张朝辉说道。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学校则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主战场”。为了真正将预防工作“挺在前面”,法庭积极发挥普法职能,创新法治宣传方式,以案件当事人所在社区、学校为辐射,开展覆盖全区的家庭教育、法治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工作。
今年以来,法庭通过举办开放日、法治副校长讲座、“女童保护”公益课堂等形式开展线下普法宣传20余场次;法官干警受聘10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指导18所中小学开展“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营造在校学生崇尚法律的良好氛围;利用汉法小课堂、汉台说法等法治宣传栏目,开展线上宣传50余次,充分发挥案例的教育示范作用。
往期精彩推荐
审核:张军利
编辑:余 波
供稿:汉中中院
陕西高院宣教处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