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杜克大学的黄俊(Tony Jun Huang)教授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声流控:应用于生物医学的“隔山打牛”技术》的讲座。黄教授在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声流控技术的历史渊源、最新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为与会者提供了前沿的科学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
历史背景与重要性
✦
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公元前350年,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医生就利用声音对肺部疾病进行诊断。这种早期的声学应用不仅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也为声流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古代,医生通过简单的声波检测方法获取病人信息,尽管技术相对原始,却展现了声波在医疗诊断中的巨大潜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声流控技术结合了声学与流体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工具。黄教授强调,这项技术能够在无需直接接触目标的情况下,对细胞及更小的生物粒子进行精准控制。这种“隔山打牛”的技术使医学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灵活与高效,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
实践应用与影响
✦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黄教授展示了声流控技术在多个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成果。他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开发的高纯度、高产率及高生物相容性的方法,特别是在分离循环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应用,包括小型细胞外囊泡(SEVs)和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
通过具体的实例,黄教授演示了声流控技术在癌症早期检测等场景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传统的生物组分分离技术往往存在分离精度不足、难以有效操控小颗粒或细胞的问题,同时过程耗时耗力。而声流控技术的引入,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法显著提高微小生物组分的获取效率。
黄教授还探讨了声流控技术在血液成分分离和富集方面的高通量治疗方法,强调了其在提升诊疗精确度和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
面临的挑战与技术进展
✦
尽管声流控技术展现了广阔的前景,黄教授也坦言,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如何提高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以及实现更可重复的参数调控选择。
传统声学技术在处理复杂样本时常常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操作效果。为此,黄教授及其团队正在研究新的算法和硬件架构,以克服这些技术难题。目前,他们还在探索声流控技术在体内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努力在实际医疗中实现最佳效果。
此外,黄教授提到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生物医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工程师的参与,更需要生物学家、医学专家和数据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才能推动声流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进步。
✦
未来展望与合作机会
✦
在讲座的最后,黄教授展望了声流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需求的持续增长,声流控技术将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他期待通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这项技术的发展。
黄教授坚信,声流控技术将对改善医疗健康、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场讲座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前沿的科学知识与启示,还激发了大家对生物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黄教授的精彩讲解和深刻分析,使得此次讲座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了生物医学工程各领域的合作与进步。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