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记者节|行走在高原 笔墨写担当

政务   2024-11-08 10:55   西藏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记者节。这是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这是对初心的铭记,也是对使命的昭示。
何为记者?“时代的记录者,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何以记者?“不在新闻现场,就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
在雪域高原,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新闻工作者,或者整日奔波在基层一线采访,或者孜孜不倦在灯下推敲文字,或者全能转型拍摄制作新媒体产品……他们用笔墨和镜头,记录着西藏的发展,讲述着西藏的故事。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我们倾听几位记者的故事,感受新闻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文字走心 传递深情
本报记者 张宇

“正在编辑一篇关于西藏的稿子,我们驻站的同事刚从安多采访回来,正想请西藏日报社的老师帮忙指导……”还没等记者说话,在北京的章正就探讨起了关于西藏的新闻业务。
他是光明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当听说宣传系统“组团式”援藏报名时,章正就毫不犹豫向单位申请。进藏后,从2020年到2021年在西藏日报社工作。
近年来,光明日报社在改进文风上持续发力。“我们经常向西藏日报社和光明日报社驻西藏记者站的老师们约稿呢,联系可紧密得很!”他说。
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一门基本功,谁不会采访?与区外采访不同,在西藏采访要克服语言不通、要克服高原反应……
有一次,西藏日报社采访组一行前往阿里采访。他发现,每次在村民家中采访时,大家都会喝着酥油茶、聊着天,熟络之后,记者很自然地来到群众家的厨房,左看看、右看看。
这是为什么?请教之后,他才恍然大悟:这是了解群众生活变化最直观的采访方式。
他深有感触地说,向老师们学了很接地气的一招——譬如,群众是“多季一衣”,现在是“一季多衣”;时不时与采访对象开个玩笑,双方会迅速热络起来……
“在西藏日报社老师的帮助下,我才能有机会了解真实的西藏、能写出群众物质和精神的巨变!”他说,大家战斗在一起——遇到车抛锚了,大家一起推车;在无人区看到群众遭遇车祸,主动参与救援,大伙儿纷纷拿出自己的睡袋盖在伤员身上;遇到高反,同事们跑前跑后地送药关心……
作为党报记者,既“站在天安门上看全国”,又“站在田埂上找感觉”。
他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
有一回,驱车来到阿里地区普兰县冈仁波齐山下巴嘎乡岗莎村,一走进村委会,就听到村民学习英语“Hello”“Are you OK?”。大家“扎”在村里采访了一整天,写出稿件《旅游“明星村”的升级之路》,反映小村的观念之变;
在西藏,茶是家家户户每天离不开的饮品,但有的是高氟茶。恰好,自治区也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他利用外出机会,到昌都市边坝县小卖部采访。还到林芝市波密县、拉萨市娘热街道群众家中了解饮茶习惯。还得到西藏日报社驻那曲、阿里、日喀则等记者站的帮助,写了《健康茶进藏记》。他说,写茶的故事,背后反映的是没人比共产党更关心西藏老百姓的健康!
在光明日报社,大家常说一句话:用小切口讲大道理,用妙故事化硬题目,用好文笔活泛题材。是啊,只有走心的文字才能写好新闻报道!
“回来之后,也时常参与编辑西藏的稿件。”他介绍,讲述中国传统手艺之美,在头版“中国好手艺”栏目介绍唐卡和藏纸手艺《离鼻尖最近的艺术》《金东藏纸》;在头版“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栏目推出《藏村小店》,讲述李建国与“亲戚”间的温暖故事;头版“暖心故事”栏目刊发《守护者》,讲述海拔5118米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民警接力救援的故事;在“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栏目,讲述杨桂房给乡亲们修桥的故事……
“新闻报道,是一项立心铸魂的经国大业。印象很深刻的是‘草原牧区行·西藏篇’的那次采访。”他说,调研组采访了十多天时间,回来后多次集体“小屋磨稿”,推出了《西藏:雪域响彻盛世牧歌》万字长文。“我们的采访得到了西藏日报社领导和老师们的鼎力支持!”章正话语中满是感触。
有一次下乡,他与光明日报社驻西藏记者站的同事发现一则新闻:快递直达山尖尖,乡村网购不稀罕。这是西藏消费方式的重要变革——西藏快递实现乡镇全覆盖!
“西藏快递发生了变化,足以说明我国快递的变化!稿件《西藏:“拽”着消费“加速跑”》得到了光明日报社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天就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稿件。之后,稿件也在西藏日报头版全文转载。”章正介绍道。
“我做得还远远不够,长期扎根于雪域高原的那些高原报人,他们是我的榜样!他们激励着我用走心的文字讲好西藏故事!”章正说。
章正

吉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索朗扎西:
扎根一线 千锤百炼
本报记者 旦增嘎瓦

吉隆县,地处日喀则市西南部,与尼泊尔接壤,自古以来便是西藏对外友好交往和贸易通商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边境贸易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外宣介我国发展变化显得尤为关键。
在这里,有这样一位记者,他用十年的青春岁月,见证并记录吉隆县的发展。他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定格真实,用文字传递温暖,他就是日喀则市吉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索朗扎西。
2014年,索朗扎西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来到了距离家乡拉萨约800公里的吉隆县融媒体中心工作。
在索朗扎西的镜头下,吉隆县的发展变化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足,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这些瞬间都被他精准地捕捉。他深知,这些画面不仅是吉隆县发展变化的见证,更是祖国边疆繁荣稳定的生动缩影。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采访是在达曼村。”索朗扎西回忆道。从 2003年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到如今与全国人民一道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达曼人的故事总能让他动情不已。在达曼村,他看到了幸福的笑脸,听到了村民自豪地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那一刻,“感恩”两个字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荡。他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着记录时代变迁、传递人民心声的重任。
2014年雪灾、“4·25”地震……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面前,索朗扎西更是展现出了一名记者的担当。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顾个人安危,及时、准确地报道事件的进展情况。遭遇雪灾,他顶风冒雪,深入受灾地区,采访受灾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他的报道不仅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了灾情,也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地震发生后,他迅速行动,奔赴灾区,记录了抗震救灾的感人瞬间。他用镜头和文字,传递希望和力量,鼓舞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新闻事业贡献力量。”索朗扎西深知,作为一名记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他曾多次在新闻及摄影大赛中获奖。他曾荣获“日喀则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24年,他还在全国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获得优秀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坚守基层、默默奉献的最好回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索朗扎西始终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会为了博眼球而降低职业操守,他始终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挖掘有价值的新闻故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只有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的作用,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
“我想,以后我会继续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努力锤炼‘四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也只有通过基层一线的千锤百炼,才能积累经验、增强本领,在实践中成长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索朗扎西坚定地说。
索朗扎西

拉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次仁玉珍:
因为热爱 所以坚守
本报记者 耿锐仙

次仁玉珍
走进拉萨市融媒体中心采访部,次仁玉珍正在忙碌,听录音、查阅资料、翻看笔记……撰写一篇时政类新闻稿件。
是一个拉萨姑娘,从2001年到拉萨市融媒体中心工作以来,她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去聆听、去见证、去记录这片她从小生活的土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谈及当初选择记者这个职业时,她说,家人有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的习惯,那时候感觉记者这个职业特别神圣,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举起话筒,到不同的地方进行采访。于是,上学时就选择了广播电视专业,毕业后如愿当了一名记者。
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次仁玉珍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从新闻策划、采点、对接到实地采访、撰写稿件等,从国家政策的出台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认真聆听到讲好西藏故事,她努力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用心用情用力传递好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心民意。
工作期间,次仁玉珍认真践行“四力”,深入拉萨市各地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23年来,次仁玉珍去了很多地方,采访了许多人,亲身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小情,记录了群众的“柴米油盐”,聆听了很多普通人的不平凡故事,每一次镜头和笔触的积淀,无不是对大时代的礼赞。于她而言,这一切也是最初的梦想。
“2005年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我们去到尼木县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里采访,那时到村里只有很窄的盘山路。回程途中,我们打算骑马赶回去,因为不熟练,用脚蹬了马肚子,马受惊把我拖了十几米远,同行的人把我搀扶到县医院检查,发现幸好只是一些皮外伤。”采访中,次仁玉珍分享了一件她采访路上记忆深刻的事。
她说,我们无法选择工作环境,但可以选择工作态度,有了新闻就得去。
“当记者已经这么久了,常常有人问我,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坚持到现在,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次仁玉珍说:“我眼中的好记者是永远以初学者的姿态来面对这个行业,脚下沾泥土、心中有阳光。如果以此标准评价自己23年的新闻工作,我不敢说做到了,但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2023年,次仁玉珍参加了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期间,她分享了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怎村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蜕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的喜人变化,以及村民赤列群培一家三代党员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故事。
次仁玉珍说:“像赤列群培一样的故事,在我们的镜头和笔墨中也曾记录下许许多多。每个鲜活的故事、典型的人物以及每个难忘的场景,都让我记忆深刻。”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次仁玉珍表示,未来,要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讲好拉萨故事,为拉萨的发展鼓与呼!
次仁玉珍
 
西藏日报社那曲记者站站长赵书彬:
孜孜以求 笔耕不辍
本报记者 刘倩茹

在西藏新闻界,有这样一位专家型记者,他不仅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更以其对藏北历史文化的深厚造诣,成为广大读者心中的良师益友。他,就是赵书彬。
自2008年来到西藏日报社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无论是时政要闻的报道,还是社会热点的追踪,他都能以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读者带来鲜活、深度的观察。
赵书彬深知,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讲政治是工作的第一要务。从时政记者、评论员到编辑、那曲记者站记者,从重要政策的出台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及时传递党的声音,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同时,为推动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人心,顺应媒体发展趋势,创新新闻报道方式,扩大时政新闻影响力传播力,赵书彬牵头在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了“雪域君视点”栏目,广受好评。
在那曲记者站工作期间,赵书彬认真践行“四力”,走遍了那曲11个县区110个乡镇,了解县乡情况,进行深入采访。
今年5月,赵书彬踏上了一次难忘的采访之旅,目的地是海拔高达5300多米的怒江源。当车辆驶入一片被大雪覆盖的道路时,意外发生了。车轮深深陷入了雪中,车子无法动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赵书彬与随行人员一起迅速展开自救,利用随车携带的工具,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脱离了困境。
到了8月,他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这次的目标是徒步攀上5400米高的冷拉山,追寻当年张国华将军率领解放军进藏的足迹。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山之巅,赵书彬便踏上了徒步的征程。山路崎岖,气候多变,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沿途,他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每当回想起张国华将军和他的队伍当年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心中便充满了力量。经过5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站在了冷拉山的山顶。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不已,连绵的雪山、广袤的草原,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不朽的历史,仿佛能感受到当年解放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正是这份对新闻事业的敬畏和热爱,让他在面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时,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为读者呈现出一篇篇生动的稿件。
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赵书彬还坚持进行调查研究和学术研究。在藏北牧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调查藏北牧民生活的巨大发展变化;利用业余时间研读西藏历史经典著作,了解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这为他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素材。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那曲市广袤土地,深耕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籍文献,深入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公开出版了《藏北游历文献辑注》《嘉黎驿道文献辑注》《藏北古道》《藏北牧业社会变迁》《新中国西藏政策解析》等著作。2020年他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新闻事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读者的需求。赵书彬说,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新闻事业中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为读者呈现更多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将继续专研藏北历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雪域高原是新闻的沃土”。赵书彬认为,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在新闻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赵书彬

来源:《西藏日报》

网信琼结
新闻头条、政策发布、便民服务、公众举报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