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
「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
“今年施政报告的封面继续沿用绿色。这象征和谐、活力、繁荣、新动力和新意念,也寓意特区政府施政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突显香港正迈向由治及兴、千帆并举、迸发实力的时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10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立法会发表了《2024年施政报告》(报告)。
10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于添马政府总部主持《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记者会(图源:政府新闻网)
报告公布了旨在强化政府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措施,同时促进“政、产、学、研、投”紧密协作,其中多项措施与香港浸会大学(浸大)近年在创新科技、创意媒体、中医药、人文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
就本年度施政报告,浸大有以下回应。
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对本年度施政报告作出回应
2024 Policy Address
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浸大欢迎政府成立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指出,成立该委员会将能为本港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作高层次的督导,有助整合相关政策,让教育发展充分配合香港、大湾区以至国家的策略需要。
浸大支持施政报告提出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卫教授表示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一直享有汇聚人才和贯通中西的独特优势,多所大学均高度国际化,同时背靠内地庞大的人才和教研资源,具备吸引海外优秀学生来港留学和发展事业的必要条件。浸大亦欢迎政府提出相关措施,包括加强全球推广、完善学生宿舍配套,并为非本地学生提供奖学金,期望政府日后能持续投放资源,协助高等院校提升师资和教研设施,以配合“留学香港”品牌的发展。
2024 Policy Address
配合“北都大学教育城”发展
施政报告亦提及政府已在北都预留至少80公顷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并计划在 2026 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学教育城概念发展纲要”。卫教授表示浸大将探讨有关政策,寻求与内地和海外院校合作,发展更多元化的合作课程、研究和交流项目等,配合“北都大学教育城”的发展。
施政报告提出预留用地打造“北都大学教育城”(图源:大公文汇)
The 2024-2025 Budget
支持科创产业发展
浸大亦欢迎政府提出多项支持科研和创新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筹备建设第三个InnoHK研发平台,以及推出新一轮15亿元的“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
政府亦计划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于“创科创投基金”调拨15亿元与业界配对成立联合基金,并拨款1.8亿元推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卫教授表示有关措施将有助把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本港的创新科技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今年,浸大两个转化研究项目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的“产学研1+计划”(RAISe+计划)资助。
2024 Policy Address
推动中医药发展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卫教授表示浸大全力支持政府把香港发展成为中医及中药国际化桥头堡的愿景。浸大作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的服务契约承办机构,将全力推进该院于明年落成分阶段投入服务的筹备工作,并配合政府探索应用大数据推动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扩展中西医协作服务等方向。
此外,施政报告指出政府将邀请有意开设新医学院的大学提交建议书。卫教授表示浸大一直致力以优质医学教育、研究和服务提升市民的健康,支持本地大学筹建第三所医学院,并会就此作积极探讨。
浸大于2021年获选成为香港首间中医院的服务契约承办机构,中医院估计于2025年投入服务。
2024 Policy Address
支持文创产业发展
浸大积极支持政府提升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增强香港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大学在创意媒体、人文及文化两个重点发展领域的教学、研究、创新和转化皆全力配合政府在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举措。
浸大「CHRYSALIS艺术科技孵化中心」于9月19日揭幕,旨在推动顶尖和创新艺术科技转化项目的孵化,以及相关创业计划。
2024 Policy Address
支持体育运动发展
在体育发展方面,施政报告提出优化运动员培训系统,并成立委员会督导运动医学及运动科学发展。浸大一直支持香港的体育运动发展,致力进行运动科学研究,提供全面多元的运动科学及运动管理等课程。大学将积极寻求参与政府在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今年奥运期间,浸大在巴黎举办了“迈向卓越:浸大在巴黎“ (Journey to Excellence: HKBU in Paris) ”专题讨论会,与世界各地专家同仁共话精英运动员全方位发展以及体育学科的未来。
► 浸大微信
微信公众号 | HKBUofficial
► 浸大微博
新浪微博 | @香港浸会大学
► 浸大头条
今日头条号 | 香港浸会大学
► 浸大知乎
知乎号 | 香港浸会大学
► 浸大小红书
小红书 | 香港浸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