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春节假期全球要闻

文摘   财经   2025-02-03 17:28   上海  


一、市场表现方面,海外市场整体走强,黄金创新高

(一)A50期货涨幅居前,AI中概股受追捧

1月28日至31日,富时中国A50期货上涨1.8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15%。其中,在DeepSeek、阿里Qwen2.5-Max等国产大模型亮眼表现的带动下,AI中概股受资金追捧,声网、金山云、阿里巴巴分别上涨16%、11%、10%,KraneShares金瑞中证中国互联网ETF 1月30日单日获资金流入1.05亿美元,创10月3日以来最大。


(二)美股走势一波三折,欧洲股市表现较好

假期美股震荡上行。1月27日,国内大模型DeepSeek发布引发市场对AI巨头的估值担忧,美股整体跌幅较大。随着后续科技巨头财报超预期以及美国经济韧性较强,推动市场重回升势。然而,过程中由于美联储鹰派表态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落地等扰动,市场走势一波三折,最终整体收涨。1月28日至31日,纳斯达克、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1.48%、上涨0.47%、下跌0.38%。

另一方面,受欧央行降息提振,欧洲股市表现较好。1月28日至31日,欧洲股市全线上涨,德国DAX、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指数分别上涨2.11%、2%、0.55%。


(三)美元美债偏强,贵金属表现亮眼

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偏鹰、美国经济维持韧性、特朗普加征关税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元美债表现偏强。1月28日至31日,美元指数上行1.1%,2年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均上行5bp,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1.1%,日元兑美元贬值0.4%,欧元兑美元贬值1.2%。大宗商品中,避险情绪推动贵金属表现亮眼,COMEX白银大幅上涨6%,COMEX黄金上涨3.4%,黄金价格续创历史新高。


二、全球方面,经济韧性下美联储打压降息预期,特朗普开始加征关税

(一)多项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仍有韧性

1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美国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增长2.3%,不及预期的2.6%,三季度前值为3.1%。2024年全年美国GDP增长2.8%,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私人库存投资是主要拖累,而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初值为4.2%,高于预期的3.2%,前值为3.7%,显示作为美国经济主要驱动的消费韧性仍强。

此外,多项经济数据验证美国经济韧性。四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初值为2.5%,与预期持平,前值为2.2%,为2022年底以来第二次季度加速增长;1月2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0.7万人,低于预期的22万人,前值22.3万人,四周均值21.25万人,前值21.35万人。


(二)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但表态偏鹰,与特朗普主张产生分歧

当地时间1月2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在4.25%至4.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9月连续降息以来首次维持利率不变。1月议息声明中表示,“经济活动继续稳步扩张,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良好,通胀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高企”。与2024年12月议息声明相比,本次声明删去了“劳动力市场状况已逐步缓解”的表述,但强调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删去“通货膨胀率朝着委员会设定的2%的目标取得了进展”的表述。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下一次降息将在今年6月。

然而,在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两个小时后,特朗普猛烈抨击鲍威尔及美联储,指责他们“未能阻止他们自己制造的通胀问题”,并且在银行监管方面“做得非常糟糕”,后续货币政策走向仍有不确定性。特朗普长期以来对美联储的独立性持怀疑态度,认为总统应该在利率决策上拥有更大话语权。特朗普曾在1月24日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明确表示,自己将“要求立即降息”。


(三)特朗普将从2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此外,特朗普1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欧盟拒绝进口美国汽车以及农作物等,为了寻求对等,将对其征收关税。对于具体落地时间,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表示,特朗普尚未确定对欧盟征收关税的时间表。

中、加、墨三国对此均做出回应:

l 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中方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自身芬太尼等问题,而不是动辄以关税手段威胁他国。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基础上,直面问题,坦诚对话,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l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作为对美国关税的报复,加拿大将从2月4日起立即对价值300亿加元的商品征收关税,随后还将在21天内对价值12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进一步关税。此外,加拿大正在考虑几项非关税措施,其中包括涉及关键矿产、能源采购和其他伙伴的措施。

l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宣布,墨西哥将对美国加征关税,已经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启用“B计划”,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


(四)欧央行如期降息,经济增长再度放缓

当地时间1月30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再次下调25个基点,存款机制利率降为2.75%,主要再融资利率降为2.90%,边际借贷利率降为3.15%,这是欧洲央行继2024年6月开始降息以来的第5次降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该决议主要是基于欧元区经济短期内仍将疲软及通胀逐步下降做出的。此外,加拿大、瑞典央行均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欧盟统计局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24年欧元区GDP增长0.7%。经季节调整后,2024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零增长,同比增长0.9%,三季度环比增长0.4%。其中,葡萄牙、立陶宛、西班牙经济表现相对较好,四季度分别环比增长1.5%、0.9%和0.8%。德国和法国经济表现不佳,分别环比下滑0.2%和0.1%,意大利经济环比持平。爱尔兰经济环比下降1.3%。


(五)日本央行发布12月政策会议纪要,多位委员支持加息

1月24日,日本央行提高政策利率25个基点至0.5%。1月29日,日本央行发布的2024年12月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位委员认为如果经济前景实现,央行应该提高政策利率。一位委员称,当前利率仍远低于中性水平,因此适时加息是必要的。


(六)日本政府拟对十余种半导体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根据 NHK 2025年1月31日的报道,日本政府已决定将涉及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及相关软件、量子计算机设备等的21个物项纳入出口管制,要求出口企业在实施出口前向日本政府申请许可。该新规计划最早于今年5月下旬实施。此外,日本经济产业省更新“外国用户清单”(Foreign User List),新增42个实体,其中包括28个位于中国(包括香港地区)的实体,此次修订将于2025年2月5日正式生效。对此,商务部回应:“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半导体等产业实施制裁打压。日方拟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将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干扰企业间正常商业往来,损害两国企业利益”。


三、国内方面,假期出行消费火热,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六方面任务明确

(一)春节档影视火热,票房有望创新高

据猫眼专业版,截至2月2日,2024年国庆档前6日新片总票房(含预售及点映)70.5亿。《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30亿。


(二)春运同比增长,跨区域人员流动加快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自1月14日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总量增长7.2%。春节假期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快速增加,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三)春节出游需求旺盛,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据央视网消息,截至2月2日16时,春节假期前六天,江苏纳入监测的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地点共接待游客3469.5万人次,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据陕西省文旅厅的消息,春节假期前六天,陕西文旅市场持续向好。文旅部门通过对184家A级景区客流情况进行监测,共发布客流预警信息35次。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山景区是游客较为集中的景区景点。陕西全省五星级饭店入住率持续增长,平均入住率超七成。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截至2月2日,成都、绵阳、攀枝花、泸州等12个市(州)的景区游客接待人数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凉山州增幅最大,达34.95%。


(四)证监会主席吴清发文,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六方面任务明确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2月1日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明确下一阶段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六方面任务,包括: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纵深推进证监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等。谈及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任务,吴清表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主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动力,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五)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继续收窄,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四成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持续显效,1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继续收窄。2月1日,中指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1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51%,跌幅较上个月收窄0.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收窄。受部分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1月新房价格环比结构性上涨0.23%,其中有47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41个城市下跌,12个城市环比持平。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市场信心已逐步传导至土拍市场。据中指研究院1月28日数据,2025年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相较上年由负转正。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土地推出及成交均较为活跃,一线城市住宅和商办用地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10%,且有多宗较高总价地块成交,带动TOP100企业拿地总额同比转正。


(六)商务部等6部门明确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标准

1月27日,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求各地要重点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补贴品类以装修材料、卫生洁具、家具照明、智能家居、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五大类为主,各地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居民消费习惯、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等自主确定具体品类。补贴标准不高于剔除所有折扣和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产品的,不高于20%,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标准可适度提高,不高于30%。


四、其他要闻

(一)DeepSeek发布Janus-Pro多模态大模型,进军文生图领域

1月28日凌晨,既惊艳全球的DeepSeek-R1大模型发布后,DeepSeek又在GitHub平台发布了Janus-Pro多模态大模型,进军文生图领域。DeepSeek方面表示,该款大模型是2024年11月13日发布的JanusFlow大模型的高级版本。相比前一代模型,Janus-Pro优化了训练策略、扩展了训练数据,模型也更大。通过这些改进,Janus-Pro 在多模态理解和文本到图像的指令跟踪功能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同时还增强了文本到图像生成的稳定性。根据DeepSeek发布的测试结果,Janus-Pro在 GenEval 和 DPG-Bench 基准测试中击败了 Stable Diffusion 和 OpenAI 的 DALL-E 3。目前,Janus系列的4款模型已经开源。


(二)阿里云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发布

1 月 29 日凌晨,阿里云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 正式发布。据微信公众号 “阿里云”消息,Qwen2.5-Max 模型是阿里云通义团队对 MoE 模型的最新成果,预训练数据超过 20 万亿 tokens。新模型展现出极强劲的综合性能,在多项公开主流模型评测基准上录得高分,全面超越了目前全球领先的开源 MoE 模型以及最大的开源稠密模型。在测试大学水平知识的 MMLU-Pro、评估编程能力的LiveCodeBench、综合能力评估的 LiveBench,以及近似人类偏好的 Arena-Hard 等多个权威评测中,该模型均展现出与 DeepSeek V3、GPT-4 和 Claude-3.5-Sonnet 比肩,甚至领先的性能。


(三)多家美股科技巨头相继发布财报

近期,美股财报季进入发布高峰,科技巨头苹果、特斯拉、英特尔、微软、Meta均已公布财报。

l 苹果:2024Q4业绩整体靓丽,但大中华区营收失速。2024年四季度,尽管大中华区营收(排名苹果营收第三)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1.08%,显著拖累苹果整体增速,但由于服务营收(包括App Store和Apple Music)大涨,苹果仍再度创下单季营收、利润和毛利率的历史新高纪录。

l 特斯拉:2024Q4主要财务指标均不及预期,但未来展望积极。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四季度财报,从营收、盈利、每股收益、毛利率、核心汽车业务收入等各项指标上均弱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Model 3、Y、S 和 X 等车型的平均售价下降。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方面表示,2025年将是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将推出完全自主驾驶服务,并实现其他关键目标,未来机器人业务可能超过汽车。预计全公司范围内整体的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恢复增长,预计今年的能源储存部署至少增长50%。

l 英特尔:2024Q4营收、EPS均超预期,但2025Q1业绩指引不及预期。英特尔Q4营收同比下降7%至142.6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但好于市场预期的138.1亿美元;净亏损为1.3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6.7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13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0.12美元。英特尔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将在117亿美元至127亿美元之间,预测区间中值低于市场预期的128.5亿美元;预计剔除部分项目后的利润将达到盈亏平衡,而市场预计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英特尔高管们将这一疲软的前景归因于季节性因素和竞争等,并称客户正在消化库存。

l 微软:2024Q4营收和净利润超预期,但云业务营收再放缓。2024年四季度微软实现营收6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略高于市场预期,但增速创2023年年中以来新低纪录;实现整体经营利润317亿美元,高于预期的301亿美元。然而,大幅增长的资本开支下,四季度微软商业云的收入增速却意外放缓至21%,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2%。包括服务器产品和Azure在内的智能云业务部门四季度营收较三季度的同比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至19%。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营收四季度增长31%,增速也低于三季度的33%。但微软透露,四季度Azure的增长中,有13个百分点来自AI产品的贡献,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2个百分点。

l Meta:2024Q4业绩超预期,但2025Q1业绩指引逊色。Meta四季度表现优异,营收和EPS盈利双双超预期、打破公司自身单季最高纪录,且较三季度加快增长。其中,营收较分析师预期高3%,同比增幅超过20%,EPS较分析师预期高18%、同比增幅略超过50%,比分析师预期的增幅高三成以上。占公司总收入97%的数字广告也创下了20%以上强劲增长。然而,Meta的一季度的营收指引同比增长8%至15%,明显低于四季度的21%。资本支出方面,Meta表明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到600亿至650亿美元,较分析师预期高14.5%至24%。以这一指引计算,今年Meta计划的资本支出要较去年增长52.9%至65.7%。Meta称,今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增长将源于增加对生成式AI和公司核心业务的投资,全年大部分支出将继续直接用于核心业务。


(四)多家科技巨头就DeepSeek发声并进行合作

近日,多家美股科技巨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DeepSeek成为热议话题,微软、Meta、阿斯麦的高管发表了对DeepSeek的看法。从这些科技巨头的回应来看,他们纷纷赞叹了DeepSeek的创新,但并未因此动摇大规模投资AI的决心。他们认为DeepSeek的技术路线有望带来AI成本的整体下降,对于应用端来说,可能会有更多的机遇和需求。具体来看:

l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表示,DeepSeek“有一些真正的创新”,并认为AI成本下降是大趋势。

l 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Meta将DeepSeek视为新的竞争对手并正在学习,但现在判断AI基建、资本支出等方面还为时尚早。

l 阿斯麦CEO傅恪礼认为,像DeepSeek这样的低成本AI模型将带来更多而非更少的AI芯片需求。

此外,多位科技巨头积极推进与DeepSeek的合作。目前,亚马逊、英伟达、微软平台都已接入DeepSeek,部署支持用户访问DeepSeek-R1模型。


(五)OpenAI发布 o3-mini系列模型

当地时间1月31日,OpenAI宣布正式推出推理模型o3-mini,是其推理系列中最新、最具成本效益的模型,即日起可在ChatGPT和API中使用。OpenAI 表示,作为小型模型系列中的最新成员,o3-mini在科学、数学和编程等 STEM 领域表现出色。与其前辈 o1-mini 相比,它不仅保持了低成本运行的优势,而且在响应速度上也实现了显著提升。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o3-mini 创新地提供了低、中、高三种不同级别的“推理强度选项”,让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任务灵活调整速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平衡。即便是在最低推理级别下,o3-mini 在数学和编程基准测试中的表现也能与o1-mini 相媲美。而当设置为最高推理级别时,其表现甚至能够超越功能更全面的 o1 模型。

定价方面,顺应AI大模型降本趋势,o3-mini 定价1.10 美元/百万输入token,4.40 美元/每百万输出token,这一价格比 OpenAI o1-mini 便宜 63%,比完全体 o1 便宜 93%,但仍显著高于DeepSeek的定价(0.14 美元/百万输入 token,0.55 美元/百万输出 token)。


(六)国内各大车企1月份成绩单亮眼

2月1日,多家造车新势力陆续发布2025年1月销量成绩。其中,小鹏汽车单月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大幅增长超268%,反超理想汽车,时隔30个月重回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打破了理想汽车蝉联24个月的单月交付冠军纪录。另外,零跑汽车1月交付量25170台,同比增长105%;小米SU7于2025年1月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




风险提示


关注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春节假期全球要闻》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2月3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胡思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10003



推荐阅读


“反内卷”:157个细分行业供给结构比较

66页ETF投资宝典

2024年百大牛股画像

2025年值得关注的十大产业趋势

中国主动投资的光明未来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井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平台肯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
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曰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尧望后势
研究创造价值——为您带来及时、新颖、专业的策略研究视角,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