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澳大榮譽博士談教研創新

时事   2024-12-26 17:11   中国澳门  


數字科技日新月異,影響各行各業,大學教育模式發生了甚麼轉變?五位澳門大學榮譽博士:「現代半導體封裝之父」汪正平教授、被評為「影響新中國60年來經濟建設的百位經濟學家」的蔡昉教授、著名語言學家王士元教授、「納米療法」研發先驅梁錦榮教授、微電子研究領軍人物Franco Maloberti教授,在訪問中探討大學在數字時代下如何推進教研創新,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啟發。


澳大於2023年榮譽學位及高等學位頒授典禮向五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記:「創新驅動發展」一詞近年常見於中國發展規劃的政策文件,當中的「創新」對大學有何意義?

汪:據我了解,「創新」即是Innovation,偏向應用型研究,注重開發具商業價值的研究成果。與之相對的是「創造」,即Creativity,強調的是純學理研究(Pure research)。通常來說,如果學者有意問鼎諾貝爾獎,就會專注於「創造」,在純學理研究上尋求學問突破,因而較少「創新」;另一方面,純學理研究是許多應用研究的基礎,因此也有不少團隊是基於他人的純學理研究進行「創新」,開發商業產品。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府近年越來越重視大學的「創新」能力,因此在資源調配上更加支持大學與產業連結,希望通過創新成果引領生產力發展。


蔡:在中國,隨著人口紅利消失,「科技創新」成為了新的增長源泉,這亦決定了中國直至2035年的增長速度,當中「創新驅動」是最關鍵的要素。中國的經濟發展,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經濟轉型,離不開「創新驅動」。至於甚麼是「創新驅動」,就是通過開發知識產權,創造潛在的財富和就業機會。這意味著大學需要培育大量創新型人才,讓學生具有創新科技的應用能力,學習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商品。

記:人工智能(AI)技術是科技創新的一大原動力,它對學科發展帶來甚麼影響?

王:AI學習語言的能力實在強大,很快就能像人類般創作文章,這對語言學家而言相當有趣。從「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角度來看,人類的語言溝通是基於個體有能力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情緒、期望、思想和信念等,並透過這些信息去預測和解釋他人的行為;而AI則被「餵食」整個互聯網的信息才得以產出語言。但這是否代表AI具備心智呢?我相信,我們可以透過了解AI實現創作的過程,進一步拓展語言學的研究範疇,帶來更多開創性成果。


梁:生物醫學領域也明顯受AI技術影響。AI技術為學者提供更高的生產力,能分析肉眼難以看清的數據。例如,我們進行單細胞RNA序列分析時經常要處理大量數據,這時只需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就能分析處理。


蔡:對社會科學研究來說,傳統的經濟預測大多不太準確,原因有兩個:第一,研究員永遠是基於過去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第二,抽樣採集的數據不是整體,研究員難以得到整體的數據。但是,今後當我們能應用雲計算、實時的大數據分析,研究結果就會越來越貼近當下和反映整體實况,大幅提高研究的代表性。這將是研究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們要培訓學生利用AI,不被AI打敗。

記:隨著新興交叉學科蓬勃發展,傳統的學科壁壘逐漸消失,這是好事嗎?

王:我認為每個學科都有固有思維模式和局限。如果不能跳出既定框架,就難以產生新的創新點。舉例來說,一個人的語言能力逐漸喪失,可能是由於神經系統受損或衰老。為了探究成因,我經常到醫院與腦神經科學專家交流,研究大腦各個區域的神經元功能對語言能力的影響。發現問題、找出答案才是關鍵,不要把自己歸類為某個領域的學者。學科界線有如在海灘劃下的線,當下一波新知識的浪潮湧現,這些線就都被抹掉了。


梁:我在大學時期接受化學工程訓練,後來攻讀博士時對藥物傳遞領域產生興趣,開展化學與生物和醫學全面交叉的學科研究。開發治療人類疾病的技術時,與其它學科的科學家合作是至關重要的。我認為自己是「萬事通」,熱衷於應用不同領域的知識來促進醫學發展。在數字科技當道的時代,學生應該有更強的跨學科技能,也要懂得與不同學科的團隊合作。

記:大學的科研創新應該瞄準市場需求,還是以團隊研究興趣先行?

Maloberti:大學的科研團隊應該與企業保持接觸,這樣可走少一些歪路,至少在微電子領域如此。企業只需要明天就能用上的研發,而非不久將來有潛力的項目。我曾潛心推進一個自己認為出色的項目,後來才發現合作企業不需要這樣的產品。這段經歷給我一個寶貴教訓,就是研發時應多與企業協商。


汪:科研團隊未能判斷研發項目的潛在市場價值時,可以先按自身的研究思路完成項目,因為科研人員大多擅長帶來創新的想法,有時卻未能洞察成果的真正價值。因此,大學的產學研管理平台部門給予的支援對科研團隊與企業合作至關重要,有助團隊找到伯樂企業。現時國際知名學府一般鼓勵教授申請專利,然後交由校內負責知識產權的部門尋找商業配對,引薦到各類企業。

記:大學該如何革新教研,培育下一代創新人才?

梁:我認為本科教育應該更注重數字技術的教學,並適當將這些技術引入不同學科的課程設計。在培育學生方面,我一直擔任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傑出訪問學者,多次到澳大講學並指導研究,更協助多名澳大研究員到我在美國的實驗室開展學術交流,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有利。


Maloberti:我們可以做好教育者的角色,幫助年青人實踐理想。這些年來,我看到很多充滿抱負的中國學生在研究時追求創新,立志開創美好的未來。我自1997年起與澳大的芯片研發團隊合作。後來澳大成立微電子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和澳大師生的接觸和溝通變得更加頻繁,共同推進芯片技術創新。培育學生時,我的角色是幫助他們在科研路上走少一些歪路。如果把指導學生比喻為做蛋糕的話,要炮製出鬆軟美味的蛋糕,除了要有上好的食材和焗爐,你還需要一些「泡打粉」,那就是我。


澳大榮譽博士簡介

汪正平教授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先驅,其於集成電路塑料封裝中的科技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半導體封裝技術。此一突破讓美國電訊商AT&T得以更替傳統的陶瓷封裝技術,從而節省數千萬美元,也使當今企業能以更低成本生產性能更佳、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子設備。


蔡昉教授

人口及勞動經濟研究專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及學部委員,是首位判斷中國迎來「劉易斯轉折點」並敲響「人口紅利」消失這一警鐘的學者,也是首位在論文中倡導中國經濟發展應堅持就業優先的學者,長期致力於研究應對中國扶貧工作的挑戰。


王士元教授

引領語言理論、語言工程、演化語言學、計算語言學、實驗語音學、認知和神經語言學等領域的發展,首創「詞彙擴散理論」,成為歷史語言學領域一個具世界影響力的經典理論。其於1973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創辦的《中國語言學報》為中國語言學界最具影響力的期刊,該刊目前由澳大與北京語言大學合辦。


梁錦榮教授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生物材料領域頂尖學者,其開發的Gliadel創新控釋療法極大延長了癌症患者術後的預期壽命。他在過去30多年積極與中國學術界合作,推動醫學科技創新,更擔任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的傑出訪問學者,多次到澳大講學並指導研究。


Franco Maloberti教授

全球數據轉換和信號處理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曾為歐洲的政府機構和世界各地的公司開展重大的研究項目,其著作《數據轉換器》作為教科書已被譯為波蘭語和中文,被學生和從業員廣泛使用,學術影響力遍及全球,並且助力澳大和澳門進入世界頂尖電子技術的版圖。


最新一期《澳大新語》經已發佈,請長按二維碼瀏覽。



To view the English version,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文 │ 余偉業、資深校園記者王楚月

圖 │ 何杰平、編輯部

視頻 │ 蔡俊祥、唐俊傑,資深校園記者林漪嵐、陳海健、許榮楷,

校園記者司徒韻儀、蒲凱瑤、魏子涵、袁睿

編輯 │ 郭麗雅、余偉業、林嘉敏

發佈 │ 澳門大學傳訊部

歡迎投稿 │ prs.publication@um.edu.mo

歡迎轉載 

註明出處 │ 澳門大學官方微信




你可能

還想看



重磅 │ 澳大深合區校區今天奠基


首發 │ 一片看澳大遷校十年

傳承創新:澳大中醫藥研究




分享收藏點讚在看

澳門大學
此乃澳門大學(澳大)唯一官方帳號,歡迎海內外讀者訂閱,了解澳大的最新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