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女神像:旧上海的标志走向消亡

文化   2024-11-07 10:57   上海  

每个从欧洲乘船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的旧大陆旅客,都忘不了在哈德孙河畔第一次看见“女神”的样子。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位于美国纽约市自由岛(Liberty Island)上,是象征自由和美国的标志之一。


而在东方,足以比肩纽约的上海,曾经也有一座寓意境界相若的女神雕像。


在上海租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公共纪念雕塑。从1865年的卜罗德塑像、1890年的巴夏礼塑像到1913年的赫德塑像,再到1924年2月16日为纪念欧战期间回国参战阵亡的上海侨民而建成的和平女神像,似乎都是为逝者或某个事件而建但实际上这些雕塑带有某种明显的精神象征的功能。比如在赫德塑像代表的英殖民者绝对权力之外,低头沉思状表现出来的那种平易近人,显示出这位海关总税务司与中国的紧密关系;而和平女神像祈求长久和平的寓意为中外人士广泛认同。从西方殖民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公共纪念雕塑已是他们精神世界的支持点,是各殖民者群体之间维系西方文化的纽带,在情感沟通及社群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正如爱弥儿·涂尔干所说,“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统一性和人格性。”


1917年,尚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商会向工部局发出提议:“希望能建一纪念碑以纪念上海的英、法、俄、意等国侨民赴欧从戎的阵亡者,并提出这一纪念碑的位置可设在爱多亚路江边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接壤处。”主管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主管法租界的公董局,对此意见甚为积极。但因为战争还在进行中,时机未到。

转眼来到了1918年,战争已经结束,租界各方成立“欧战纪念委员会”,纪念碑建造被纳入议程。1924年2月16日,由马海洋行(Messrs. Spence,Robinson & Partners)的J.E. March设计的“和平女神像”举行落成
揭幕典礼,活动仪式盛况空前。

这座纪念碑整体由花岗岩阶梯、碑座和雕像三部分组成。其中基座部分,由马海洋行的马奇(J.E March)负责设计,而顶部的和平女神铜像则著名雕塑师费赫(Henry Fehr)倾力设计,在英国本土铸造而成。建造经费由工部局、公董局对等出资。



在各方团队的参与下,“欧战纪念碑”于1924年2月16日落成。

揭幕典礼盛况空前。出席落成仪式的中外人士有:各国驻沪领事、陆海军军队代表、租界万国商团成员、巡捕、救火队员;沪护军使、警察厅厅长、外交交涉员、海关监督和上海县县知事等。雕塑基座两侧分别是万国商团和法国军队的军乐队。“法兰西外滩”一段几乎造成交通堵塞。


在揭幕典礼仪式上,当意大利领事揭开纪念雕塑的幕布时,外滩鼓乐齐鸣,牧师的祷告与黄浦江上外国军舰的礼炮,让成千上万的人情绪高昂,欢声雷动,各国政要相继向“和平女神”敬献花圈,工部局与公董局代表也分别发表演讲。在高高的基座上塑有三尊铜像:生有双翅的和平女神像立于中间,怜爱的目光中透出坚毅,女神右侧蹲着一位丧子的母亲,左侧站着一名儿童。那时那刻,在场的侨民们,脑中是否已回响起《浮士德》的歌声:“生命的脉搏活泼地跳动,向太空的曙光温柔致意……看周遭,身已在天国里。”




这座高37.94米的建筑,其基座、碑体为矩形柱式,基座上树立黑色铜铸胜利女神雕像。碑身刻有纪念文字和在一战中死难的上海侨民的姓名,两旁装饰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碑座背面留有“功炳欧西,名留华夏”八个大字。女神像双翼高展,右手一侧为一位丧子的母亲,左手一侧为一名孩童,女神表情悲悯,背插双翼,俯首抚慰这两人,设计者没有宣扬胜利者的骄傲和失败者的悲哀,而是将一种祈望和平,反映人类普遍情感的涵义赋予这组雕。故而,这座建筑虽然正式名称是“欧战纪念碑”,雕像意象源于古希腊的“胜利女神”,但从实际的艺术寓意来看,应该被称为“和平女神像”。


这座被赋予普世主义寓意的雕像,契合了这座彼时亚洲最为开放的城市精神,在此之后的近二十年间,她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屡屡出现在诸多中外导演拍摄表现上海城市街景的电影、年画、画报、漫画中。


鉴于,德意志帝国是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宣布投降,英联邦国家也就选择这一天,作为“阵亡将士纪念日”,所以在“欧战纪念碑”落成后,每年的11月11日,都会在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


卢浮宫",是镇宫三宝之一的胜利女神像



姑且不论第一代殖民者以何种目的来到异国他乡建立自己的“第二故乡”,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外国侨民心里,他们很多都以“新上海人”自居。虽然租界当局赋予了侨民们比华人更高的政治地位,但在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里,侨民群体中逐渐成型的情感共同体却仍然怀有和平、自由与平等的美好愿望。良知之人皆有此愿。斯人已逝,阵亡者自当缅怀,然身边的那些因地缘关系而被称为“新上海人”的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都应该被纳入到“共同体”中。

“和平女神像”落成揭幕仪式上那么多中国官员和中国人的身影。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人一直是被排除在这种场合之外的群体。作为同一阵营中的上海英、法、美等国侨民,一改往日在观念、信仰上的纷争与冲突局面,第一次在公共活动中达成统一认识,相互理解的同时有了更高的精神价值诉求目标,划地为营造成的经济与文化等诸多矛盾与隔阂也在本次活动中获得象征性的缓解。


然而,好景不长,又一场战争摧毁了这座雕像。

1941年底,日军跨过苏州河,占领了公共租界的中心区。和平女神像作为敌对国标志性建筑物,在日本人的授意下,1943年,汪精卫政权的上海市长陈公博下令拆除,和平女神铜像。


1941年上映的的电影《世界儿女》,为完整的“和平女神”纪念碑,留下了世上最后的影像

两边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战争用具均被毁掉,用以制造军事器械,碑面的文字则被全部磨去,只剩下碑身和底座


1947年移交给英国领事馆的胜利女神雕像残存废墟


1947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官侨、退伍军人协会和上海市政府依然在欧战纪念碑残碑前举行的纪念活动


战后,1947年11月,英法当局曾向民国政府提议重建纪念碑,虽然得到批准,但由于国民党在战争和经济上的溃败,自然无暇顾及动议。


重返上海的国民政府准备重建被毁的“和平女神像”。上海市工务局委派该局职员、雕塑技工刘开渠对残存的女神像进行调查,以便拟定建设计划。在英国领事馆的库房里,刘开渠看到,女神像已经断裂为六段,塑像前右肩部下陷,头部右歪,其头顶处有凹陷,左翼末端损缺约长五英尺、宽二英尺,塑像站板前左角损缺一块,约长四英尺半,宽二英尺,高一英尺,而塔下原有三面浮刻全部不见踪影。

工务局负责人在写给上级部门的公函中说:“整个破坏情形虽甚严重,幸修复尚属可能……原有三像固系象征和平、博爱,不受时间性限制,可加修补,仍保持原状……今既重修,应就此次大战着想,表示我国在此次大战中所处特殊重要地位,方不失倡导重建之意义。”

可惜的是,虽然刘开渠为和平女神像的重建做了大量工作,也拟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所需材料清单,但当时的市政府要求“所需经费,另请外籍人士设法筹募”,而承担此项任务的英国联合服务会也因时局变化,未能筹集到相应的建设经费,加上此时的国民政府醉心于内战,重建工程终究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女神”与新政权的政治氛围显然格格不入,重新树立这座雕像也就成为了天方夜谭。最终,这座纪念碑基座部分在1960年完全被拆除。


1957年纪念碑的碑身四周已经设置了围挡,这也许是它留下的最后一张记忆


如今,这座雕像只残留在旧影之中,让人怅惜不已。



往期内容回顾


时隔六十七年,大唐的旗帜终于重归故土

明末时的人们为什么没发现崇祯是个昏君?
“上海自由市”与“大上海国”:列强争夺租界最后的疯狂
历史上真实的悟空,亲身经历唐西域的陷落

鼓励告密举报,只是在掩饰统治者虚弱的内里

1866年上海:一场牵动世界的商业大战
撒马尔罕风云:东西两大帝国的一次危险碰撞
在大唐崩溃的前夜,连黄昏与夜色都如此美好动人
重现一个关于盛唐的旧梦

历史冷新泡
看历史 知大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