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扩散不是癌症性质的,而是昏睡性质的”

文摘   文化   2024-04-23 18:52   江苏  



 ©


ECHO

 周年刊



「回响之外」成立四周年,我们想聊聊“居住”这件事。在过去的11年里,我跟许多住宅设计师沟通采访过,也跟随着做了大量入户观察,跟屋主交流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体验。生活细微层面的更替看似是缓慢的,但是在时间轴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的时候我很怀疑,我们对于“居住”这件事的理解是否过于浅显——我们在讨论好不好看,使用的材料是什么,如何确保极致的私密性,功能要尽可能完备……是否,当我们把自我空间打造成一个完整的宇宙时,人也失去了与外界的连接?而这种连接是必要的,它是我们认知自我、产生反馈、重新调整的通路。



摄影师Sabine Delcour在距离东京40公里的茨城县拍摄的人们在建造中的小屋。东京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宽敞的住宅移居至此,这让茨城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人们质疑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要经受天气的考验——进入个人空间总是必须走到外面,包括在寒冷的雨天或雪天。而安藤感兴趣的是,人可以从必要的艰苦中,发展出什么新的生活模式。虽然严苛会带来限制,但是也一定能培养出非凡的体验。


韩炳哲在《他者的消失》中反思,“自某一特定的点开始,生产不再是创造性的,而是破坏性的;信息不再是有启发性的,而是扭曲变形的;交流不再是沟通,而仅仅是言语的堆积而已。”当“感知”被“狂看”所替代,当人们被无限制地饲以符合他们品味、喜好的东西时,“同质化的扩散不是癌症性质的,而是昏睡性质的”,直至失去意识。


所有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居住”这件事。



安藤忠雄作品 住吉的长屋

©Hiromitsu Morinoto、二川幸夫、新建筑社





第一个故事是10年前,我在北京采访过的一位别墅居住者。


那时候他家人住在北京五环西北位置的一栋美式别墅里,设计装修由他一手操办,整个房子在每个细节都尽量保持着纯粹的美式风格,包括墙面上故意留下手工拉坯的不平整肌理。


他跟太太住在望京的公寓里,渐渐喜欢上中式家具后,红酸枝的圈椅搭配柔软的沙发、核桃木的饭桌搭配美式红酒柜,条案上有意留白,不放置任何饰物,墙上挂着四幅国画。他反复感叹,中式最大的问题是家具不成系统,舒适性差。这个细节我到现在还印象深刻。


这10年我们没有联系过,但是他一直关注我们平台的内容。后来,我们在北京见过一次,他说,如今在考虑装修外地的养老居所,但是资讯越是发达的时代,越不知如何筛选,好像设计师们做的都很好看,那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呢?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也只能给出“找一个聊得来、作品又不错的设计师”这样的建议。



上:Peter and Alison Smithson 为 1956 年在伦敦举行的理想家居展览而设计的“未来之屋”

下:巴西建筑师Lina Bo Bardi 于1951年建造的 Casa de Vidro 与设计师 Finn Juhl 棕褐色的酋长椅子



第二个故事来自于4月初我采访的一个从业25年的设计师。


这位设计师跟我说,“从业这么多年,最大的感触是你不知道会在哪里出问题。”


他讲了个多年前的小故事。一套别墅竣工验收,因为跟业主很熟,大家都很开心,业主没有及时在验收通知上签字,钥匙也没给业主。可就是那天,成都下了几十年不遇的一场大雨,正值秋天,屋顶的大阳台被狂风刮得落满了树叶,树叶堵住了下水口,水从5楼灌到地下室,护墙板和墙纸全部泡坏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了,很多时候除了专业问题,更多是解决“人”的问题。住宅设计师就是从无数个问题中蹚出来的经验。他感叹:“想做住宅设计门槛很低,但是想做好住宅门槛太高了。”



上:路易丝·布尔乔亚位于布鲁克林的工作室,放置有她标志性的“蜘蛛”雕塑

下:路易丝·布尔乔亚纽约West 20th Street公寓室内一角,2016



第三个故事也是4月初,我跟随设计师一起入户拜访新落成的业主的家。


一打开门,就被向着庭院的客厅给吸引了,落地移门完全敞开,自然仿佛住进了屋子里。正值春天,天气尚好,阳光穿过院子照进室内,落在米色的沙发上。主人还没入住,但是每天都来打理一番。院子里的树木刚刚经历过寒冬的淬炼,正蓬勃向上。他指着地上的一片地被植物说“珍珠草不知道好不好养”。那一刻,我在想,大概是有了这个院子,亲自打理之后,人才会认识“珍珠草”这种植物吧。


家里有南北两个小院子,他跟太太分工明确,他喜欢树和草,太太喜欢开花的植物,墙壁上攀爬的月季长势很好,满是花骨朵。


他给我们介绍自己买到的一些有趣的物品、书怎么摆放好看又实用,让设计师看看画跟空间是否匹配……临走时候,他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真正的奢侈是有可浪费的空间”。


我能感受到一个美好的家给他带来的愉悦,把自己投身于具体的生活中,当啾啾的鸟鸣、簌簌的风声、变动的光影和薄暮勾勒的剪影将人环绕时,生活被真实填满,人获得更广阔的生命体验。


这三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它们在诉说着居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居者有痛点、设计师有无奈、美好的居住体验等待唤醒。作为媒体,我们当然无法亲自上手去解决,但是我们愿意呈现、讨论、引发思考。



摄影艺术家Alec Soth,用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探寻生命的真实本质。





两千多年前,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里提出建筑的三大要素:美观、实用和坚固。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坚固”早已从技术层面解决了,但是它所蕴藏的“庇护”的含义依然是我们所渴望的,这层渴望甚至愈加强烈。越是精神无从依托的时代,家越是人最后的港湾,也必将承载更多精神层面的渴求。


经历过居家的人,很轻易的就可以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终于有时间可以好好体验一番家庭生活了,在家里我感受到了更多日常的美好。我看到阳光在屋子里移动,把窗外的树影投到墙上,风一吹影子也动了起来。我们在一起做饭,商量着一日三餐的食谱。我们把植物的叶片擦拭得干干净净,扔掉了许多过时的衣服……在那个时候,家就是我们的庇护所。


每一个人都知道,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家的理解。但这或许只是一个催化剂。



上:英国布里斯托,2020年,马丁·帕尔,疫情期间的社交距离

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2020年,亚历山德拉·桑吉内蒂,与朋友隔着两米相互拍照



房地产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整个行业进入到了一个居住理性觉醒的阶段。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空间适合自己,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对未来的理解和期待是什么……


英国环境心理学家莉莉·伯恩海默相信,人和房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可以像人与人之间的一样坚固。家的环境是影响我们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以前我们说起“豪宅”,总是给它赋予很多外在的标签“面积”“财富”“珍稀性”“名贵材料”,殊不知,这只是物化的房子,而不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居住”。



“现代建筑的旗手”柯布西耶,1923年为父母在日内瓦湖边建造的房子,他一腔温柔地写到:“我父亲在这栋房子里只住过1年(暗指父亲过世)。这里的景色很让他痴迷。”他的母亲一直住在这个房子直到1960年去世。



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花两年的时间亲自建造湖边小屋、种植蔬菜、计算生活成本,描绘了生活之处迷人的田园风光,那种对生命崭新的体验让人艳羡不已。契科夫说,人只要一辈子钓过一次鲈鱼,或者在秋天见过一次鸟南飞,瞧着它们在晴朗凉快的日子里怎样成群飞过村庄的样子,就会一直盼望着自由的生活。


叶芝在《湖岛因尼斯弗里》写道:

“现在我正要起身离去,前去因尼斯弗里,

用树枝和泥土,在那里筑起小屋:

我要种九垄菜豆,养一箱蜜蜂在那里,

在蜂吟嗡嗡的林间空地幽居独处。

我将享有些宁静,那里宁静缓缓滴零

从清晨的薄雾到蟋蟀鸣唱的地方;

在那里半夜清辉粼粼,正午紫光耀映,

黄昏的天空中布满着红雀的翅膀。

现在我要起身离去,因为在每夜每日

我总是听见湖水轻舐湖岸的响声;

伫立在马路上,或灰色的人行道上时,

我都在内心深处听见那悠悠水声。”


无论我们在现实环境里是否能追随梭罗、契科夫和叶芝的脚步,我们都已经对于生活有了崭新的理解——它越来越回归到我们内心对于人如何存在、栖居于这世界上的思考。


住宅设计也应该瞄准居者与空间的关系形态和内在愿景,在家宅里实现生活理想,让设计向居住深处延展。



上: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 ,1951年 ©Joseph Gage

下:范斯沃斯医师当年的书房布置,所用的书桌是Franco Albini 1928年的设计,桌上的两本书是她翻译的意大利诗作。©William Zbaren





是否能关注、瞄准别人看不见的事物,在任何领域都会带来极大的差别。


对设计行业来说,30年的地产市场繁荣背后,付出的是以速度换取品质的代价,而一旦这种认知成为惯性,即使行业暂缓下来,除了焦虑和内卷,似乎还是少有人能从更本质的维度思考“设计者如何认知居住,决定了他设计的空间的独特性与厚度”。


住宅设计专业维度广、涉及细节繁杂,在技术层面建立更加系统、专业和细致的服务体系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重新思考与审视“设计之根本”,实现真正的“自觉的居住”。不是被流行趣味裹挟的居住,不是被财富定义的居住,也不是某一方单纯意志决定的居住,而是让人与空间进行深层能量交换的居住。



巴西伊塔卡雷,2020年4月7日,克里斯蒂娜·德·梅德:“动物不断‘入侵’我们的房子。昨天早晨,一只蜂鸟径直飞到窗口。一动不动地站了几分钟,姿势很奇怪,我们以为它折断了脖子;然后,它飞走了。”



当居住者梦想着生机盎然的庭院,走近自然,看到日出日落四季更迭,甚至是不经意间的萤火虫,它不只是冰冷的空间结构、材料,它是人与自然的一种相处状态,是真实的花草和生命的关系。


在出乎意料的地方看到色彩、光亮、细节和时间,在空无一物的图纸里看到生活、情感和可能性,在胡乱的思绪里梳理出真正的渴望,让人重新洞察自己的生活,理解需求背后的本质逻辑。


设计师在多深、多细的维度上理解居住者的诉求,决定了一个家多大程度上更属于主人。


空间是容器,盛放着人的生活;空间不止于容器,它就是我们自身。在繁杂的表象下,寻找生活的本质。对于设计者和居住者,探寻内在的风景,以觉知营建更好的生活,都是必经之路。



 ©



撰文 | 子溪

平面设计 | 俊俊   

监制 | 子溪

新媒体运营 | JEAN



 往期精彩回顾 


“侘寂”征服世界从这里开始


回响TALK | 周仰:想象是通往实在的渡口


与一片湖景相邻,粗糙的、意外的、半手工的家



 ©



回响之外
重新想象城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