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潘画廊主潘雅德:一只眼内省看自己,另一只向外看世界

文摘   文化   2024-03-14 19:41   江苏  


维尔潘画廊(Villepin)坐落于香港中环的荷李活道,香港开埠后第一条完成兴建的街道。最初选址在这里,既是看中了这条街道上来来往往不同背景的人,也是迷上了这座三层建筑的美与怪,洁白而敞亮,令人联想起典型的法式府邸,一瞥之间即已显现出独特的气质。


这间画廊由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与他的儿子潘雅德(Arthur de Villepin)创立,多米尼克在担任外交官期间,常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会面,早年与赵无极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前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左)与潘雅德(右)父子



潘雅德自小在艺术家圈子里长大,其母亲是雕塑家,其姐姐则是画家。在周游列国的童年经历中,潘雅德结识了众多著名艺术家,如赵无极、安塞尔姆·基弗、姜明姬、皮埃尔·苏拉热及米格尔·巴塞洛等。


在香港居住了十多年的潘雅德对这块亚洲金融和文化宝地的市场认知深入而透彻,也自然而然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在大中华区引进法国先锋摄影画廊Yellow Korner,创立链接中法艺术文化的艺术红酒Pont Des Arts。凭着与艺术家所保持的长久情谊,及与更多收藏家分享艺术收藏心得的愿景,父子俩于2020年在香港成立了以“收藏家为服务收藏家而创立”为理念的维尔潘画廊。



△潘雅德在家中



步入维尔潘画廊的空间,总有出人意料的细节在各个转角:比如不规则的角落、不对称的空间、错落的梁柱,潘雅德决定选择这座空间的同时,便已有了如何运用、如何与这些看似不完美的小“差错”进行对话的想法。“我想让这个地方有家的感觉,是我们能够分享热情、轻松和获得灵感的地方。”他补充道,“这也是一趟旅程。”


“我们认为艺术收藏并不仅限于收集艺术品。艺术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每一个收藏系列背后均需了解其文化背景,我们亦要理解每一件艺术品在整体中所扮演的角色。”

—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艺术给予我看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潘雅德



在202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60周年的日子里,借着赵无极学术研讨会,「回响之外」采访了维尔潘画廊联合创办人潘雅德。他的父亲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是前法国总理,“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总顾问。



回响之外 

ECHO

维尔潘画廊 潘雅德

Arthur de Villepin



Echo:2010年定居香港,2020年创办维尔潘画廊,为什么香港需要一个这样的画廊?


潘雅德:好问题。我在华盛顿出生,在那里生活了3年,然后去印度4年,因为我的爸爸是外交官,后来我回到了法国并且去英国读大学。从小在多文化的背景长大,所以我后来也希望生活在不同文化融合的环境中,从文化的交融中汲取一种充实的生活方式。我第一次来到香港,并不是来找工作的,我是为了香港而来,香港不仅是多元化的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战略中心。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这里的每个人都不同,我喜欢香港所展现出的多样国际化视野,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有点像文化大使,这使我想到我父亲是政治大使、外交官,我的工作是努力促进文化交流,这是我一辈子的使命。所以我开始了一些文化项目,例如艺术红酒Pont Des Arts、法国的先锋摄影画廊Yellow Korner,我知道我要去做跟艺术有关的项目。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现场图 



我首先认为自己是一名创业者,所以我思考并试图了解问题是什么,我如何在其中提供解决方案,我一次又一次地意识到,这些问题有时不一定是经济问题,它不一定需要更多的交易,更多的艺术品,更多的画廊,而是需要促进艺术生态系统的对话。


我们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家和寻找合适收藏家的画廊,因为赵无极的回顾展览,我们成立了艺术和文化基金会,这个项目的理念是帮助促进香港以及整个亚洲的艺术和文化生态系统。



△《姜明姬:时间的色彩》展览现场潘雅德(左)与姜明姬(右)



Echo:你有很好的法国文化背景,所以画廊想要在中法文化交流上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潘雅德:我看到的其实不是再做一个画廊,再做一个博览会,再做一个所谓的艺术市场,我要思考怎么通过对话更好地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一步一步做不同的项目达到的思考。我们的文化艺术基金会成立一年,有美术馆,有画廊等等机构,这种史无前例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和亚洲之前是没有的。


去年疫情开放后我第一时间来到中国大陆,参访了7个城市、26家美术馆基金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国内艺术机构和这个行业的语境与场景,所以我们想要通过创建对话,把最基本的理念和构想的哲学体现出来。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会借鉴欧洲的美术馆、画廊,为亚洲的机构定制课程,培训他们的员工,研究欧洲有什么展览可以到亚洲来。赵无极的展览,就是我们践行这个理念的一个非常好的结果。我希望可以通过我们,把世界顶级的美术馆链接在一起,创造对话和交流的机会。



△正在欣赏《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的潘雅德

 © 中国美术学院



第二点,我们在香港还有巴黎,会做一个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公立或私立的美术馆,都可以在平台上创造合作的可能性,在他们自己的实践和运营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交流来解决。


我们还想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就是艺术的可持续性,怎么让展览可持续,无论从展览对环境,还有展期的可持续,还有对艺术家的可持续性呈现和推广,等等。另外还有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比如沉浸式艺术,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在世界各地广受喜欢,通过科技我们实现了很多可能性,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当代艺术,都可以结合,让观众有一个非常好的体验和观感。



△《姜明姬:时间的色彩》展览现场 © 维尔潘画廊



Echo:你们在香港的画廊里也办过赵无极的展,还搭建了一个苏式空间,空间和艺术之间的关联性是否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观点。


潘雅德:那一场展览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从来没有过先例,本次展览谈论的主题《赵无极:永归中土》,赵无极离开中国去欧洲实际上变得更中国化,而不仅仅是西方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叙事。



△《赵无极:永归中土》现场图(2021)



很重要的一个语境,或者我们想强调的一个点,不是说从一个学术的角度,而是推动真正从核心理解赵无极对中国的回归,回归到中国文化本身。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知道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贝聿铭,与他有完全相同的旅程,所以我们也是打造了这样的一个空间。


对于赵无极跟贝聿铭来说,他们俩是非常像的。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人所理解的赵无极与贝聿铭,其实是有偏差的,大家都会觉得说赵无极是西方的艺术家,虽然是一个中国的背景,但赵无极画的水墨画,贝聿铭设计的建筑,是西方的,不是中国人的,但对于贝聿铭和赵无极来说,他们其实最希望回归到中国的本源。


他们研究宋代美学,研究诗词歌赋,希望从现代的角度重塑中国文化的新语境,告诉全世界中国是非常牛的,中国的艺术是非常强大的。



△《赵无极:永归中土》现场图(2021)



对赵无极来说,晚年会有这种落叶归根的感觉,他渴望回到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比如说他有次在南法看到一大片竹子,对他来说这就是中国,于是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头,把所有的地方都种满了竹子。有次去我家做客,看到鱼缸,可能鱼也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象征,他就想把鱼缸搬回去,我妈妈没同意,第二天他买了一个非常大的鱼缸放在他的工作室里。


贝聿铭也是中西结合的,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交融的过程,所以《赵无极:永归中土》的展览中我们通过窗、回廊,还有各方面的设计,添加了建筑和艺术的结合,我们也来介绍“气”怎么在建筑里流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方交流的展览。


每一个展览都有不同的层面,有的观众只能了解一个表面,可能没有办法靠自己了解到第二、第三层,但是我们在筹备展览时想了很多,希望把不同层级包容在一起。



△《赵无极:永归中土》现场图(2021)



Echo:您以及家人与赵无极的私交关系很好,你们看到的赵无极跟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是不是不一样?


潘雅德:中国有了一个赵无极,他是一个很好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典范,我们不光是想让中国人更多的了解他,我们还想让世界了解他。比如说做一个赵无极跟透纳的对话,比如说把赵无极带到美国,让西方世界也看到,告诉大家中国不是你们想象的,中国文化其实是博大精深,充满深度与广度,它有很多可以去解读的。


赵无极对我来说是一个祖父一般的人物,他对我是有疗愈作用的,在悲伤的时候看到赵无极的画,就觉得会释然,会开心。这种特殊情感是其他人理解不到的,但是大众通过不同层面了解赵无极,也是在了解中国文化,他是真正走出去向西方,然后再回归到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很多人问我会不会中文?我说我不会中文,但是我在香港已经长居十几年,在这样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得以浸润,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让我越来越了解中国文化。我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博大精深,我真的是打心眼里热爱中国。



△《向弗朗索瓦兹致敬-23.10.2003》(Hommage à Françoise - 23.10.2003),2003年  ©Zao Wou-Ki - ProLitteris, Zurich.

△《向塞尚致敬》(Hommage à Cézanne),2005年,布面油画 © Zao Wou-Ki - ProLitteris, Zurich.

△《无题(Gaudigny)》,2007年,纸本水彩 摄影:Antoine Mercier ©Zao Wou-Ki - ProLitteris, Zurich.



Echo:本次赵无极学术论坛的主题是两个传统,东方传统和西方传统。对于中国当下很多从事创作的人来说,他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从东方走到西方,或者说被更广阔的世界所接受,您如何看待这个处境?


潘雅德:我想我是历史的忠实粉丝,我喜欢学习历史。如果在文艺复兴时候,你需要环游意大利,从米兰到佛罗伦萨,再到威尼斯、罗马,这是一条非常经典的线路……30年代的巴黎,50年代战后的美国,你要置身其中跟当地的艺术家、环境发生关系。曾经意大利画家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说过,艺术家有两只眼睛,用一只眼睛来观察世界,用另一只眼睛来审视自己。首先肯定是看自己,然后再去看世界,要不然的话你只有看世界,就不停的在模仿。


没有自视的话是无法做出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的,很多艺术家,都是在过生活而没有去思考生活,所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潘雅德与父亲多米尼克·德·维尔潘,2022年摄于巴黎家中



Echo:设计师是要不断提升艺术的鉴赏力和审美力,应该怎么样去做会更好?


潘雅德:设计师要非常大胆,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决定,尤其是引导客户,通过新的理念,而不是基于传统不停的重复。室内设计师也要通过他们的大胆的理念,让客户认识到他们在共同成长。要去说服你的客户,而不是为客户去改变,因为室内设计师的理念和意识是专业的。


艺术和设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工作。室内设计师可能更多的是帮助客户找寻他自己想要的家的理念,然后去实现居住环境,这是一个室内设计师主要的作用。最大的风险就是设计师说艺术的时候,艺术就变成了装饰。艺术是一个先锋引领,喜欢某个艺术家就代表了跟你共同的想法和理念。艺术是陪伴你成长的,随着年龄和时间,艺术收藏的深化和积累也表明了你的成长和沉淀。艺术和室内设计,应该在一起互相帮助。设计要去掉一众不必要的,这样艺术才能自己去发声,去表现出自己想要的思想。


无论是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个桌子,一个凳子,最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品牌是什么,多少钱,更重要的是它与家的关系,跟主人生活环境表达是一致的。


我的理念是少买,但是买更好的品质,可能过了很多年价值还会提升,这个物件还可以传承给下一代。但很多人买一个东西,过几年没什么价值了,把它丢掉再买一个,这种是不可持续的。我认为还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传承,很多新的、有价值的物品,经过时间的沉淀,也会变成有故事有价值的艺术品。


对于室内设计,一个很好的设计师,会亦师亦友,和你共同去发展设计之美。而艺术收藏要找到专家、合适的伙伴,去帮你去了解,在人生旅程上一起成长,共建美好生活。对室内设计师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艺术界的专家,给到他们一系列建议,一些艺术类的课程。



 ©


撰文 | 子溪

平面设计 | 俊儿   排版 | 诗婷

图片提供 | 维尔潘画廊

监制 | 子溪

新媒体运营 | JEAN



 往期精彩回顾 


人类的不幸,来自于不知如何在家中休憩


山本理显: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要共同生活


刘阳:在“危险”中创造足够强烈、足够真实的东西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回响之外
重新想象城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