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交通报》刊发题为《集机电 缔大成——中交机电局助黄骅港吞吐量连破3亿吨》的报道,详细讲述中交机电局助力黄骅港高质量发展的进展和成就。现将文章转载如下:
集机电 缔大成
中交机电局助黄骅港吞吐量连破3亿吨
碧海蓝天,一艘艘集装箱船舶靠泊渤海之滨,岸边蓝色起重机忙碌着装卸货物,不远处是崭新的起重机一字排开,红蓝相映衬,现代化作业场景扑面而来。
近日,记者在河北省黄骅港综合港区多用途码头看到,1号、2号泊位自动化改造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交工。
从设计、加工制造、运输,到重载试车作业,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机电局)建设者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4台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升级改造工程,一举将多用途码头集装箱年通过能力提升了50万标箱,促进当地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仅仅是中交机电局助力黄骅港建设的一个缩影。
位于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黄骅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大港,拥有杂货港区、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4个港区。
2023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强调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中交机电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集机电缔大成”的公司使命,努力服务黄骅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2010年以来,该公司承揽黄骅港十余项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助力黄骅港吞吐量连续4年突破3亿吨。
智能大脑 实时自动优化装卸作业
走进黄骅港矿石码头控制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卸船机、堆取料机的远程控制台,作业人员通过自动化平台监控作业,屏幕实时显示设备运行数据。
集成式创新 解决粉尘治理难题
“除了在智慧化技术应用上下功夫外,绿色环保技术的投入和升级,也是造就渤海湾畔港口巨变的关键抓手。”中交机电局黄骅港项目经理张雨表示。
解决粉尘问题,一直是黄骅港的关键任务。在散货港区,煤炭、矿石、粮食等物料在装卸、运输和堆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交机电局研发了一套散货港口智慧环保管理系统。
“控制粉尘的关键在于减少其源头散发的机会,过去我们主要依靠人工监控和单一的监测设备,效率较低且效果不理想。”中交机电局港口技术分中心研发团队成员廖涛说。
中交机电局开展技术升级,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和无人巡检机器人,打造出全天候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实时监控港区的安全信息、气象信息以及粉尘颗粒度信息,为港区的粉尘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防风屏障进一步控制粉尘。过去,堆场扬尘主要依赖简单的防风措施,效果有限,尤其在大风天气时,矿石堆场的粉尘问题更为严重。2019年,中交机电局研发出新型高效防风网,通过精密计算风阻系数和风流轨迹,构建多层、多角度的防风屏障。该网可以根据风速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防风网的角度和开启状态,进一步增强了抑尘效果。
多年来,为从源头上根本性解决粉尘问题,中交机电局一直尝试调试物料表面含水量的控制,并于2020年成功开发出智能化洒水系统。该系统运用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根据实时的气象数据、颗粒物浓度以及环境湿度,预测物料表面含水量的变化,并自动进行洒水处理,确保物料湿度始终处于理想水平,从而从根源上降低粉尘扩散的可能性。
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经过十余年技术深耕,中交机电局紧密围绕黄骅港转型升级需求,成功攻克了港口建设中诸多关键技术,逐步形成智慧化、绿色化散货港口机电系统集成体系。“我们目前已具备全面推广这些技术的能力,不仅在黄骅港取得显著成效,曹妃甸港、京唐港等多个港口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技术应用。”中交机电局总工程师吴天林表示。
来源
中国交通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