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庆第40个教师节 | 张金:铸魂育人,创新向前

文摘   2024-09-13 10:00   天津  

编者按: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日前,南开大学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在教学育人等各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现特刊载表彰大会上6位获奖教师代表的发言,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优秀事迹,发挥榜样力量,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记得去年坐在台下的时候,我便憧憬着有一天能成为台上的一员。而今,当我真的站在这里,激动之余,又多了几分忐忑。因为无论是获评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还是宝钢优秀教师奖,其中的每一分成绩,背后都凝聚了各个职能部门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与悉心指导,更离不开身边众多教师的共同努力与支持。这些荣誉并不属于我一个人,而是一批南开人不懈奋斗的见证。

今年恰逢第40个教师节,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某天,父亲带回了一枚教师节的纪念邮票,上面印着一个大大的黑板,一张黄色的讲台,一束红色的鲜花,那便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最初的印象。而今天“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不但把我培养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更让我收获了爱国、创新、坚韧的南开精神与品格。我也想以此为主题分享一些在教学中的感悟,供各位老师参考和指正。

首先,牢记嘱托,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我们不但要将南开的爱国魂作为自己的信念,更要将它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因此我带领课程组老师积极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和研究,进行课程思政的专项备课和设计,打造了具有南开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并将之运用于课堂之上。在天津市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选活动中,我不但同时获评本科和研究生的双料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更打造出了两支市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出了两门示范课程。育德意识的增强和政治站位的提升,也让我能更好的总结教育发展规律,更精准的寻找到教育改革发力点,在近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申报中,我们便在实验室建设方向收获了天津历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课题,究其原因正是得益于此。

其次,守正创新,敢为人先。创新不仅是南开的传统与精神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呼唤与要求。为了有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我始终坚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以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2017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命题、2019年1276个节点知识图谱框架构建完成、到2022年以“学习为中心”“问以促学”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再到2024春季学期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AI协同创新实验,我们改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相关工作也多次获得了《中国教育报》和“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报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南开声音始终在我国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嘹亮回响。

最后,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任教伊始的前六年,尽管我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因为不得其法而一直无法获得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这段时光确实让人感到无助甚至有一丝沮丧,然而我幸运的得到了职能部门同事们的鼓励,学院领导和前辈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他们帮我分析原因,调整思路,指明方向。终于在第七年我首次获得了天津市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这段经历虽然充满了挑战和煎熬,却锤炼了我的意志,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改革之路虽然漫长且艰辛,但只要坚守初心、跬步千里的走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回首过去,我心怀感激,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更庆幸能够走进南开大学,成为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能与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相识、相知、相伴。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期待我们南开人能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共进,在南开新百年的征途中留下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璀璨回忆。


来源|张金

编辑|李洋梓

校对|夏思雨

审核|朱晓妍 魏巍




南开教师工作部
南开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官方认证公众号,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