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家下场撕逼,小喽啰据理回应

民生   科学   2024-11-23 09:36   云南  
湖沼学说(huzhaoxueshuo)——聚焦湖沼,分享科研成果,碰撞学术火花,5000+科技工作者订阅的微信号。点击『湖沼学说关注,我们将为你提供有价值、有思想的科研洞见。

一、不速之客,三条恶评:

二、事不过三,笔者回应:

↑↑↑点击阅读全文 ↑↑↑)

三、专家应激,再度指点

四、礼尚往来,最后答复

一、学科本就是人为划分的工具,而非解决问题的核心。学科分类的精准并不能掩盖实践中的局限性。钻牛角尖抠这点,无非是在展现“形式上的专业”,但对问题的讨论毫无实质帮助。是否懂得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的湖泊问题,比争辩自己是否“跨界”重要得多。

二、Odum的《生态学基础》固然经典,但它是生态学的入门,而非全部。用其来佐证“生物地球化学”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这逻辑实属滑稽。生态学可以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生物地球化学的每个人都自动成为生态学家。这种强行“拉亲戚”的逻辑,怕是也只会出现在你“科普常识”的语境里吧?

二、专业批评应以事实和推理为基础,而非对他人动机的臆测。一个观点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其是否“博眼球”,而取决于它能否经得起逻辑与实践的检验。你对我的回应称为“博眼球”,似乎认定我的文章动机并不纯正。这种言辞本身已经偏离了理性讨论的轨道,落入了人身攻击的范畴。与其质疑我的表达意图,不如反思为何我的文章引发了如此广泛的讨论。

三、湖泊治理是个复杂的多学科领域,不是谁靠参编几本书、发几篇论文就能掌握全局的。这不是谁“给你荣幸”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真正沉下心来研究湖泊生态系统整体问题,而非单打独斗“氮磷”这一个点。我尊重你的专业积累,但这并不代表我认可你对跨领域发言的态度。靠“领域交叉”硬给自己贴各种高大上的标签,不是专家,是杂家。

四、酸味十足地说自己有幸成了“跨界专家”。你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背景,确实值得尊敬,但如果将其视为批评他人的护身符,那未免偏离了学术的初衷。与其在这里花篇幅卖弄,不如回去好好反思,在自己的领域之外,是否真正做到谦虚与敬畏。专家的头衔,不是用来“压”别人的,而是用来提升学术交流质量的。

五、118篇专栏文章,是鄙人目前对湖泊治理领域的全部且有限的认知,当然,也是你口中的“胡说八道”。令人费解的是,贵专家无端跑到个人公众号撒野,大放厥词指指点点,还觉得理直气壮?自诩是好心提醒?谁给你的底气?难道是专家头衔挂久了,连自己几斤几两都忘了?

↓↓↓ 别光吃瓜,记得投票 ↓↓↓


看更多湖沼科技论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湖沼学说』

若有启发,点  

湖沼学说
聚焦湖沼,分享科研成果,碰撞学术火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