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摘   2024-12-18 11:17   河北  

“秦皇岛+”新闻客户端消息(全媒体记者:刘迅)12月17日上午,我市召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相关领导致发布辞并回答记者提问。实况如下:

发布会现场。记者 李铎 摄

市科技局副局长 乔金桥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秦皇岛市比较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着力推进新质生产力优势项目为突破口,形成新质生产力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城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专班,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出台《秦皇岛市 2024 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依据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典型特征,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明确9条遴选标准,面向生命健康、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五大产业遴选首批 25 个优质新质生产力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市县两级包联领导,各相关部门针对项目企业诉求,研究制定解决推进举措,对入库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招聘、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保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高效地实施,积极培育优势项目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聚焦战略布局,构建科技政策保障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创新政策,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开展线上政策解读活动,采取上门走访,一对一指导,组织政策宣讲会等线下活动提高政策知晓率。全市研发经费达53.7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GDP)达2.69%,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已有596家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金额达19.55亿元,户数增幅6.8%,金额增幅5%。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秦皇岛市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组织实施工作指引》等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修订了《秦皇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立项管理办法(试行)》,不断优化了科技服务流程,实现了科技服务便利化。

(三)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宽成果转化渠道

在成果转化方面,聚焦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科研和技术需求,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创新联盟。目前,全市共建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家。同时,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开展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工作,协调市域内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计量标准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减少科技资源重复购置及浪费。目前,燕山大学全部理工类学院和4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都纳入到了学校建立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全校100余台(套)价值5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平台开放共享。

(四)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带动产业链整体跃升

聚焦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定期梳理市域内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需求,围绕场景清单组织举办路演对接活动。今年,举办高质量的政校银企对接会创新应用场景发布活动7场。在项目建设方面,我们面向市域内重点科技型企业征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需求40项,技术攻关类项目需求19项,市级财政资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揭榜挂帅”科技项目额度总计800万元,预计可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近6000万元以上,有效激励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热情。

(五)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战略平台,推动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京津科技型企业落户我市。积极推进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建设,搭建省市级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为我市企业提供新产品的基础研发、中试设计与试验、分析检测等全过程服务。成功争取省科技厅500万元资金支持北京化工大学“生物乙醇分离用膜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等3个高价值成果在北化工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园落地转化,推动我市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加强和京津地区的科技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承接京津优质资源,吸纳转化京津科技成果。2024年,我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0.64亿元,同比增长29.98%。

(六)打造科技人才服务模式,助力产业发展上档升级

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备案乡镇科技特派员50人,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74个,派驻服务的农业和企业科技特派员299人,共开展政策宣讲、技术服务、培训等活动1000余次,服务人数20000余人次。深化科技特派团制度,精准组建高校、行业专家科技特派团,助力“小巨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目前,科技特派团精准助力“小巨人”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8项、转化科技成果21项。依托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优势人才和科研资源,组建北戴河康复医疗器具产业科技特派团,积极解决企业在技术攻关、人才引育、项目申报等方面问题。推进人才强市工作,为各类人才提供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最佳服务,形成了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良好局面,成功引进院士等国家高层次人才6人,引进95名外国专家学者来秦工作。

二、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全力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型政策的落地,推动科技助企惠企政策应享尽享。深化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

(二)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健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常态化机制,完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驻秦高校院所优势资源,对接全市科技型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需求,精准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京津高校、院所及重点企业的合作,完善我市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机制,提升“京津研发,秦皇岛转化”转化质量和效率。扩大我市政校银企对接会影响力,打造政校银企对接“秦皇岛品牌”。

(四)优化区域创新格局。紧紧抓住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机遇,深入研究推进国家“7+6”政策落地实施,强化创新要素供给和政策倾斜,提升康养产业发展水平。实施县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县域科技创新步伐,建立“一县一策”模式精准发力,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答记者问





















秦皇岛市广电中心记者:请问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力产业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市科技局人才与成果转化科科长 巴生龙

谢谢您的提问!

创新平台作为汇聚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是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策源地。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对增强区域创新实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赋能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的作用。我市现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96家;市级创新平台有252家,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市科技局按照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4年成功争取省科技厅500万元平台专项资金支持北京化工大学“生物乙醇分离用膜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等3个高价值成果在北化工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园落地,推动我市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二是推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2024年择优推荐秦皇岛市雅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功能合金粉末及资源化技术创新中心”等13家平台申报省级创新平台。三是加快创新平台培育建设。组织申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市钢铁工业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等32个市级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不断提升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四是推动人才支撑创新平台。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秦建设的若干措施》有关规定,对我市企业新建省级、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支持资金,两年来共支持资金近300万元,支持平台培养高水平人才,促进人才支撑平台发展,加快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五是推动科研设施开放共享。为促进创新平台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推动燕山大学、视听所、天业通联、领先生物、北化工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等所属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开放共享,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研究和中试服务,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自建或共建科创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广泛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继续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能力,助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如何?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 乌江慧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目前,我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家;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市级众创空间2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8家,市级9家。2023年全市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孵化面积已达22.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团队838家,毕业企业881家。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收入2373.1万元,在孵企业营业收入7.25亿元,上缴税金1410.7万元,带动就业6181人。

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全市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搭建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同时通过集聚各类要素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创业、融资等一系列专业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降低了创新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和成功的企业家。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已成为我市聚集创新创业的新型载体平台,激发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创造活力,扩大了我市就业渠道,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秦皇岛市推进创新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等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不断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培育和管理。市科技局印发了《秦皇岛市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办法》《秦皇岛市众创空间绩效评价办法》等文件,不断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拓展完善创新孵化服务体系,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孵化体系,健全产业链条,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三是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每年组织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绩效评价工作,把孵化企业数量、促进就业创业、所做社会贡献等作为重要指标,对绩效评价优秀、良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资金奖励,支持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孵化体系、提升孵化能力,发挥其在培育科技型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谢谢。

网易新闻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请问市科技局如何谋划选择新质生产力项目,并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市科技局发展规划科科长 魏海

谢谢您的提问!

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高站位谋划部署。为积极培育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工信、人社等部门,深入县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调研,系统梳理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项目,制定《2024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行动方案》起草工作,王曦书记先后2次带队专题调研,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相关工作;丁伟市长2次听取专题汇报,提出相关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项目。

二是高标准遴选项目。依据新质生产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典型特征和入库9条标准,采取条块结合、分类评估的方式,在全市范围遴选出25个新质生产力优势项目,涵盖生命健康、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5个产业领域。每个项目均明确了先进性、进展、前景和诉求。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每半年更新一次入库项目名单,已完成或不再符入库条件的项目移除,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纳入项目库。

三是高质量保障项目实施。建立市县领导包联制度,加强跟踪督导,市领导定期听取工作进展。市科技局协调组织发改、工信、人社等部门,针对新质生产力项目企业诉求,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堵点和卡点问题,制定解决推进举措。相关部门对入库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招聘、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和保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高效地实施。

微信ID:qhdswjw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

文章来源: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中心

审核:张效樵   制作:马薇

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公益广告,有奖问答。健康传播的使者,医患沟通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