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午12时51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打开“家门”,迎接三位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入住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五次“太空会师”,也是首次“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飞天名单公布之后,三位航天员的经历吸引了网友的注意:事实上,不凡的经历背后并没有非凡的身世,他们和很多人一样拥有一个平凡的起点,在童年时吃苦,在年轻时迷茫,在中年期辗转反侧。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也恰应了一句话:“平庸的人躲避痛苦,优秀的人不怕吃苦,杰出的人自找苦吃”。1990年出生的宋令东,是神舟十九号乘组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几个月里,他主要负责乘组的站务管理、设备维修养护,以及根据安排执行出舱任务。为了这次“太空出差”,他特地带了红薯,打算种在“太空菜园”里,他想知道红薯在这里能不能种植得更好。2024年1月23日,宋令东在人船合练中。摄影:徐部父亲要下田给棉花苗掐尖,好让棉花长得更好,母亲远在县城,每天都要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凉皮。在他的记忆里,父母就像沙漠上的刺,以极强的生命力撑起了这个家,让他从不会因为艰苦的生活自卑,而是学着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变得更加坚韧不拔。13岁那年,他和同学坐在电视机前,看到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宋令东在心里种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中考结束后,他和父亲进城收废品,在天桥上休息时,他总会抬头望向天空,想象着自己飞向天际。他考上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后来又成功通过航天员的选拔。他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守望者” ,立志为人类的未来探索,守望未来。他登上了“天宫”,那颗名为梦想的种子经过了21年,终于开花。高考那年被东南大学录取,大学期间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等奖励和荣誉,被保送至本校工程热物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校运会长跑比赛前几名,曾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17届运动会高校组田径比赛,并获得4x400米冠军。文武兼备的前三十年,王浩泽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身为中学老师的母亲是一个改写自己命运的女人,也是王浩泽的偶像。2024年6月26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进行出舱程序训练。徐部/摄小时候家里穷,王浩泽母亲早早辍学,回到农村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她没有就此认命,而是一边干农活,一边挤出时间自学,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老师。没有什么是女孩子不能做的事,但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她常常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同龄人吃完除夕夜的年夜饭,结伴出去玩的时候,她会回到房间继续之前的学习。即使考上大学,也不曾松懈,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分析数据。到北京11所面试时,面试官对她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位女孩子能在工科学校当第一,脑子一定是非常聪明的”。王浩泽本可以到此为止,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时主攻等离子体爆震,毕业后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充满含金量的履历已经为她的未来铺平了道路。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单位时,她报了名,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唯一的女性航天员。航天员的训练任务繁重,出舱程序训练中需要穿上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模拟出舱过闸段动作;失重水槽模拟训练里,航天员穿着厚厚的鞋子,蹬上脚限位器,将鞋子卡进不到2厘米宽的卡槽里固定好。“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人迹罕至的路,但是我爱这条路。如果它荆棘丛生,我们就披荆斩棘;如果它寂寞荒凉,我们就结伴前行!”“2022年12月3日,小麦最后一次浇水。合影,舍不得离开。”22个月后,他再次登上“天宫”,刷新我国航天员重返太空用时最短纪录。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家乡附近有一个空军机场。战机飞过,轰鸣声会在他头顶响起。每每听见飞机飞过的声音,他会冲到屋外,用眼睛辨别飞机的形状,用手指数清飞机的数量,直至飞机在他的视线中消失不见。那时候的他订了《中国空军》杂志,对空军的了解越多,空军梦也逐渐成型。19岁那年,蔡旭哲考上了空军飞行学院,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飞行学院所有理论和飞行课目的学习与考核。毕业后,蔡旭哲驾驶战机翱翔蓝天,安全飞行1523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先后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在2003年杨利伟一飞冲天后,坐在电视机前的蔡旭哲开始向往更高更神秘的太空。2010年5月5日,蔡旭哲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可成为航天员,要经历艰苦的训练,也要等待飞行机会的出现。在没有正式“飞天”之前,他们无法向别人公开自己的身份。2019年12月,蔡旭哲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圆了自己的第一次飞天梦。重返地面后,他迅速调整状态,再次投入备战训练任务中。“当时我决定两个‘归零’,一个是思想归零,一个是身体归零,把每次飞行当成是自己的首飞。”现实的种种挫折磨去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我们开始习惯“日渐平庸、甘于平庸、继续平庸”,周旋于眼前的苟且。可事实上,成功的人并不是不努力的天才,而是一个个持之以恒的普通人。一代代航天员都是追梦人,曾经寒门逆袭的航天员桂海潮被称为“小镇做题家之光”,从偏僻的云南小山村走出来,在400公里外的太空遨游。他们的身上,不难看到属于普通人的希望。同样是平凡的起点,他们用更多的力气走出更长远的路。从他们的故事里,读书君也发现了普通人逆天改命的2个底层逻辑。分享给屏幕前的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跨越平凡,抵达自己的诗与远方。这是宋令东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的34年。跨越阶层要吃很多苦,而读书无疑是最好走的路。在理论集训的课堂上,一位教员在黑板上写下了“最好的男子汉去飞行”的话,这段话确立了宋令东人生的新方向——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这个时代如果甘于平庸,随波逐流很简单。但是你想做出一番事业成就自己,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就必须要努力。”读书给了他一纸文凭,让他打开了飞行的大门,而他通过读书得以不断思考,精进自己。无法勘破自己的舒适区,无法走出自我的设限,只能待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不停地内耗。有一个煤矿工人想要当一名优秀的作家,当时,他认识的汉字还不到3000字。工友嘲笑他痴人说梦,这个煤矿工人却始终默默坚持着自己的写作梦。倘若他随波逐流,未来过的还是白天挖煤、晚上打牌的生活,所以改变一下,又有何妨?写稿、投稿、退稿、被嘲笑……循环反复,他堵上了耳朵,继续阅读,继续拿起笔写下去。过了很多年,他的作品《人民的名义》被拍成电视剧一夜爆红,许多人从这部剧得知了他的姓名:认知越强大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想要成长,要杜绝“画地为牢”的思维。王浩泽曾因为研究生课题太难想要放弃时,得到老师认真的回复:“我不指望你以后一定要搞科研,但你要保持认真做事的习惯。如果你现在因为不喜欢就不认真去做,以后当你遇到喜欢的事时,也许就没有认真做事的习惯了。”“像野草一样的普通人,想出人头地简直难于登天。对我们而言,人生角逐的入场券仅剩一张,那就是思考力。”改变自己最快的方式,就是做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不可能的事,突破自己边界。看到外面的世界,结识更多的人,才能进入更好的生活状态。作者:微微。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读书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