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年轻人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危机。据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中国青少年抑郁风险显著高于成年人群体,而大学生这一重要阶段更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抑郁症不再是少数个体的困扰,而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预计全国已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与压力共生的文化、学业和职业竞争、以及社交媒体带来的孤独感,正在悄然改变这一代年轻人的心理生态。他们的内心伤口需要更多关注,也迫切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那么,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的抑郁问题如此普遍?除了压力与环境,心理健康是否还有可能受到身边人群的‘影响’?科学研究对此展开了探索。
抑郁症会传染吗?科学尚无定论
研究显示,精神疾病可能在社会中传播。尽管尚难以直接证明,但“接触”似乎确实能够提升人们的认知和关注。
当谈到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传染性时,像链球菌性咽喉炎或流感这样的疾病传播机制早已被广泛了解。例如,如果你身边有人得了流感,你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因为病毒可能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那么,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呢?抑郁症会像病毒一样传染吗?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研究似乎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支持。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患有精神疾病的同龄人与成年后患精神疾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他们认为,在青少年中,精神健康障碍可能通过“社会传播”扩散,尽管这种观察性研究并未证明直接因果关系。
从直觉来看,这种假设似乎说得通。心理学家早已研究过情绪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个人开怀大笑可能会带动他人也随之发笑。同样,看到朋友的情绪低落可能会引发自己的失落感,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感染”。
三十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探讨社会环境是否会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朋友、同龄人和家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以不同程度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研究数据的解读:精神疾病是否具有社会传染性?
这项由赫尔辛基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分析了 1985 至 1997 年间出生的 713,809 名芬兰公民的全国登记数据。研究团队筛选出在九年级时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并跟踪其他同班同学的健康状况直至 2019 年底。
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班级中有一个或多个同学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其他同学在接下来几年里患病的风险比没有被诊断者高出 5%。其中,接触后的第一年风险尤为突出:若有一名同学被诊断患病,其余同学的患病风险增加 9%;若有多名同学被诊断,风险则提高至 18%。情绪障碍、焦虑症和饮食失调的风险尤为显著。在控制了父母心理健康、班级规模和地区失业率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研究团队依然观察到风险上升。
这些数据似乎为精神疾病的社会传播提供了有力证据。但莱顿大学临床心理学副教授 Eiko Fried 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芬兰团队可能未能全面控制所有潜在混杂因素,例如生活在贫困社区本身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这些社区的孩子往往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导致抑郁症患者数量的“聚集”效应。“这看似是社会传播,实则可能是因为社区环境这一混杂因素的存在。”Fried 在 X(原 Twitter)上表示。
复杂性与批评之声
尽管研究控制了社区就业率和教育水平等变量,但可能仍有未考虑到的背景因素。如果这些因素未被准确测量,因果关系可能会被错误归因于所谓的社会传播。芬兰研究的主要作者 Jussi Alho 在回应质疑时表示,他们通过学校班级这一固定社交网络,试图减轻自我选择偏见的影响。“学校班级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交网络,能够减少由于个人选择相似同伴所带来的偏差。此外,由于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班级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同龄人网络之一。”
Alho 同时承认,他们无法完全排除残余混杂因素的影响。他指出:“我们的研究未测量到或未能准确测量的一些变量,仍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社会传播还是统计假象?
早在 2013 年,发表在《健康经济学》上的一项研究便探讨了大学生室友心理健康问题的传播情况。这项研究试图验证“被随机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室友间是否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传染”。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心理健康问题的传染效应并不显著。
无论是学校环境还是室友关系,心理健康问题是否在人际传播尚无定论。这也让研究者难以确定究竟是社交网络引发了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潜在的未知因素导致了这种假象。
从“传染”到“意识传播”
尽管直接的社会传播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接触可能带来了另一个积极影响:提高了公众意识。例如,1980 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疗与统计手册》(DSM-III)中首次将广泛性焦虑症列为一种正式诊断。随着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这种疾病的识别率显著上升,甚至在社区样本中的终生患病率高达 5%。
这种趋势可能归因于患者和医生对该疾病的认知增加,也可能与更好的诊断和治疗途径有关。正如芬兰研究团队所指出,接触患有精神疾病的同龄人可能会帮助将精神疾病“正常化”,促进诊断和治疗的接受度。
无论科学对抑郁症是否“传染”的最终结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影响绝不仅限于个人,而是通过家庭、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网络形成更广泛的连锁反应。这种“传播”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的共鸣、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心理健康的重新认识。或许,重要的不是追问“抑郁症会不会传染”,而是如何通过积极的情感交流、及时的支持干预和广泛的科普教育,减缓这种无形的“感染”。在一个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时代,理解和关怀是对抗抑郁最有效的“疫苗”。
通过更多研究和开放的对话,我们能够从根源上破除抑郁的误解,让每一份痛苦都能被理解,让每一颗心灵都不再孤独。这或许才是关于抑郁症“传播”的另一种可能——一种积极而温暖的传递。
题图:Midjourney
其他图源:Pexels
Emotional Contagion: The Invisible Network of Mental Health
情绪传染:心理健康的隐形网络
The contagious (传染的) nature of emotions, much like bacterial (细菌的) and viral (病毒的) infections (感染), has fascinated researchers for decades. While we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transmission (传播) for diseases like the flu, the idea of mental health challenges, such as depression (抑郁症), being socially transmitted (社会传播) remains a debated topic. Intuitive (直观的) reasoning suggests that witnessing a peer or family member struggle can lead to a phenomenon known as emotional contagion (情绪传染), where feelings spread among individuals.
情绪的传染性,类似于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多年来一直吸引着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我们对流感等疾病的传播机制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但像抑郁症这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否可以通过社会传播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直观的推测表明,目睹同伴或家人遭受心理困扰可能会引发一种被称为情绪传染的现象,即情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Studies often explore adolescence (青春期), a vulnerable period when mental health (心理健康) issues can emerge, to examine this relationship. For example, research has shown an association (关联) between peer networks and increased risks of disorders. However, these findings are often confounded by unaccounted factors, or confounders (混杂变量), such as shared environments or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Whil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use proxies (替代变量) for social connections and control for endogenous (内生的) influences, they cannot always eliminate biases.
研究通常集中于青春期,这是心理健康问题易发的脆弱时期,以探讨这一关系。例如,研究显示同伴网络与患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然而,这些发现常常受到未考虑到的因素或混杂变量的干扰,比如共同的环境或社会经济状况。尽管研究人员尝试使用替代变量来代表社会联系,并控制内生影响,但仍难以完全消除偏差。
The role of peer (同龄人) influence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the dynamics of normalization (正常化) and increased receptivity (接纳度) to diagnoses within social groups. Some argue that this aggregate (聚合的) awareness reflect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ditions lik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广泛性焦虑障碍), whose diagnostic criteria (诊断标准) evolved significantly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his highlights how prevalence (流行率) data might be shaped by growing societal acceptance and exposure.
同伴影响的作用因社会群体中正常化和对诊断的接纳度增加而变得更加复杂。一些人认为,这种聚合的意识反映了对诸如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状况的更好理解,而其诊断标准自提出以来已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流行率的数据可能是由社会接受度和曝光率的增加所塑造的。
To reduce such uncertainties, natural experiments (自然实验), where groups are studied under conditions resembling chance, offer more robust insights. However, even these are not free from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Whether mental health challenges are truly contagious (传染的) or simply appear so due to shared environments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Nonetheless, the growing focus on normalization (正常化) and social support provides hope for addressing these complex issues effectively.
为了减少这些不确定性,研究人员通过自然实验,即在条件近似随机的情况下研究群体,以提供更为可靠的见解。然而,即使是这些研究也存在方法学局限性。心理健康问题是真正具有传染性,还是由于共享环境而显得如此,这一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然而,对正常化和社会支持的日益关注,为有效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提供了希望。
Vocabulary:
contagious (adj.) - 传染的
bacterial (adj.) - 细菌的
viral (adj.) - 病毒的
infection (n.) - 感染
transmission (n.) - 传播
mental health (n.) - 心理健康
depression (n.) - 抑郁症
association (n.) - 关联
adolescence (n.) - 青春期
observational (adj.) - 观察的
socially transmitted (phrase) - 社会传播的
emotional contagion (phrase) - 情绪传染
intuitive (adj.) - 直观的
peer (n.) - 同龄人,伙伴
confounder (n.) - 混杂变量
aggregate (v.) - 聚合
proxie (n.) - 代理(此处指替代变量)
endogenous (adj.) - 内生的
covariate (n.) - 协变量
natural experiment (phrase) - 自然实验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n.) - 广泛性焦虑障碍
prevalence (n.) - 患病率
diagnostic criteria (n.) - 诊断标准
receptivity (n.) - 接受度
normalization (n.) - 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