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全省首届应急科普讲解展演汇演活动于11月份圆满举行。来自全省各条线的21名选手,立足自身岗位实际,借助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现场实验、互动问答等方式,就生产安全、燃气安全、危化品安全、公交车逃生、地震避险等知识进行了科普展示。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共产生10位“江苏省十佳应急科普讲解员”、5位“江苏省优秀应急科普讲解员”,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他们的精彩讲解。
在冬季,“雷打冬”天气虽然不常见,但并非沒有。有时,冬季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遇到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阵雨,出现所谓“雷打冬”的现象。雷暴的产生并不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也就是说,冬天虽然气温不高,但如果上下温差达到一定值,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因此,冬日也需防雷电。
雷电性格直、脾气爆,该如何科学防御?让我们从雷电危害人类的三大秘密武器说起。
武器一:直击雷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击中人体、建筑物。它能量巨大,破坏力最强。它喜欢开阔潮湿地带、地面凸出物和快速移动的物体。所以在雷电发生时,我们要避免让自己成为空旷地高点,不要在开阔地带骑车或者奔跑,更不能在孤立的小棚内和大树下。
汽车是个不错的“避难场所”,因为汽车是一个金属的容器,雷电高压可以通过汽车的金属外壳直接传递到地面,有效避免雷击。如果在户外实在“避无可避”,又该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蹲姿,正确做法是将双脚脚后跟并拢,双手捂住耳朵,然后下蹲。这样可以减少雷击给我们造成的伤害。
武器二:球形雷
它是一种球形的火球,主要通过门、窗、烟囱等通道进入到室内。因此雷雨天在家,我们要及时紧闭门窗,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
武器三:感应雷
它是雷电生成时产生的静电效应或电磁效应,使得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呈现出与雷电相反的电荷。它悄悄发生,因而不易被察觉。雷雨天,我们要及时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另外记住,千万不能用电能热水器洗澡。
雷雨天时常出现,唯有正确认识、科学防雷,才能将雷电灾害降到最低。
最后,我总结了一个简单好记的防雷电口诀,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