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距离仅150公里、全国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南京、合肥两市唱响“双城记”。
上周,两市工信局在合肥举办宁合“双城记”产业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两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近40家企业参加。
据《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两市将建立工信部门常态化会商机制,沟通协调产业合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持续开展产业融合对接活动,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载体深度协作,在智能制造、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双方的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开展协作交流,互补发展。
南京与合肥同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的经济总量与南京虽有差距,但已表现出独特的后发优势。得益于引进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等的几场“豪赌”,合肥的平板显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加之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经济“换道超车”,为与有“徽京”之称的南京的协同发展创造了空间。
南京是“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揽入皖东城市,使马鞍山、芜湖、滁州成为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交叠区域,两大核心城市的牵手势必带动“双圈”融合发展,发挥承东启西、推动长三角中西部兴起的作用。
最近省会城市组CP
南京、合肥间的竞争近年常被提及,但两市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从地理位置看,两市直线距离约150公里,是中国相距最近的省会。历史上江苏、安徽曾同属江南省,清初江南省析为“江南右”“江南左”,即后来的江苏省、安徽省,渊源之深由此可见。近年,两地的经济体量差距有缩小之势,去年南京实现GDP1.74万亿元,增长4.6%;合肥为1.27万亿元,增长5.8%。
南京在北、西、南三面与安徽接壤,几乎被后者环拥。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成为首个获国家层面批复的跨省都市圈,成员涵盖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安徽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等。同时,马鞍山、芜湖、滁州均邻近合肥,是铁打的合肥都市圈成员。
“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交叠,是区域经济密度不断加大这一趋势的必然反映,两大都市圈的市场会更加一体,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安徽省政府长三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宋宏曾发文表示,两大都市圈的交叠,内在地要求加强联动、协同和融合发展。
他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有利有弊,而合作可以对冲竞争之弊。无论是南京都市圈规划还是苏皖两省的“十四五”规划,都提出两大都市圈加强联动,体现了共识,也符合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打造沪宁合发展轴”的战略布局,有利于两大都市圈整合资源,对接优势,在工业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上形成区域集成优势。
从产业互补发展到两大都市圈联动
在产业发展领域,合肥、南京两个核心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已在更大空间内布局,通过资源要素整合、技术产业转移辐射、空间优化等展开跨地配置、跨地建链,引致产业联动合作的内在需求和深广机遇。
在11月22日的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中,南京、合肥两市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合作突破口,为近40家上下游企业“拉群”。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两市各有千秋、互补性强。合肥抢得先机,率先布局新能源整车。至10月21日,该市今年的新能源车产量超100万辆,远超去年全年的74.6万辆。目前,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6家整车企业,集齐外资巨头、央企、造车新势力、地方自主品牌以及华为生态圈等多种模式。
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