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机械工程学报"↑关注我吧
引用论文
王国庆, 熊焕, 侯俊杰. 数字时代的航天系统工程[J]. 机械工程学报, 2024, 60(14): 206-214.
WANG Guoqing, XIONG Huan, HOU Junjie. China Aerospace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 in the Digital Age[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24, 60(14): 206-214.
http://www.cjmenet.com.cn/CN/10.3901/JME.2024.14.206
(戳链接,下载全文)
1
行业现状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总结形成的一套有效的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保障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系统工程方法的完善和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航天型号工程的任务愈加复杂,要求也更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天科技深度融合,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当前,围绕型号科研生产和管理数字化的探索,已为任务完成提供有力支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成为新挑战。学术和工程领域对数字时代的航天系统工程缺乏深入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将在分析航天系统工程的形成、发展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数字时代航天系统工程的内涵、框架和方法,以提升工程实践管理和科研生产能力。
2
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航天工程复杂性、高风险性和开放性特点催生了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方法。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由钱学森等先驱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确保了航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推动了美国系统工程方法的发展,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的提出提供了先进的思想方法。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和数字工程战略的引入,实现了从文档到数字模型的转变,大幅提升了系统分析、优化和验证能力。
✦
从初创时期的“两条指挥线”管理理念到成熟的理论体系,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经历了持续完善。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航天系统工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
✦
航天系统工程是一种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管理优化科学体系。
强调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两条线的协同作用,全面涵盖计划、质量、风险、物资等管理领域。
✦
强化总体设计部作用:通过多次迭代和综合集成优化系统性能。
两条指挥线组织管理体系:设计师系统与行政指挥系统协同确保任务实施。
技术状态严格控制:基线管理与技术评审保障研制流程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双五条标准”与“五条原则”确保质量问题归零。
构建开放融合的大协作体系:依托全国协作与国际合作,形成高效协作网络。
图1 航天系统工程 1.0 的主要内涵
3
航天系统工程发展的新需求
航天系统工程面临航天强国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重大工程任务(如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小行星探测等)要求任务密集、周期短、质量高。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下一代北斗系统等提出更高标准,需将航天强国建设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相结合。
加速技术与管理变革,推进数字航天建设,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
航天系统工程需适应高质量发展,从“保成功、保交付、保增长”向高质量转型。
面对任务复杂性及高质量、短周期、低成本的要求,需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理念、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创新,推进科研生产与管理模式变革,全面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推动航天系统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
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凸显,驱动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航天系统工程需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优化科研生产和管理模式,实现系统工程方法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借助数字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加速传统航天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4
数字时代的航天系统工程
✦
概念:航天系统工程2.0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型号科研生产及管理深度融合,形成的组织管理航天型号规划论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测试、服务保障全过程,以及计划、质量、风险、物资、经费、人才、协作、保障条件等全要素,以达到系统既定目标、实现整体最优的科学体系与方法。
特征:
模型取代文档,打通全周期研制链路,实现数字化协同。
扁平化、敏捷化、融合化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线协同提升研制效率,确保跨部门高效合作。
数据驱动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
总体框架:
“一个孪生”: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全周期研制迭代。
“两条指挥线”:从文档到数据驱动的技术协调和管理。
“三全并举”:覆盖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管理模式。
“四层推进”:从模型数据、平台工具、可信环境到基础支撑的全面推进。
图2 航天系统工程 2.0 的总体框架
✦
组织变革:采用集成产品开发(IPD)模式,打破传统界限,形成动态网络化组织。
工具变革:构建统一数字化平台,提升技术和行政协作效率。
研制模式变革:通过大规模仿真验证确保“设计即正确”,提前开展虚拟试验,指导、取代实物试验。
质量管理变革:建立数字化精益质量管理体系,从“事后检验”向“事前预防”转型。
决策方式变革: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实现管理决策的精准化。
供应链管理变革:构建协同高效的供应链数字化网络,优化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
数字火箭:
通过IPD模式和三维数字样机技术,实现组织与研制模式的全面变革。
借助数字化工具减少设计反复次数,显著提升技术状态管理与研制效率。
首次实现数字试验对全箭动特性获取,刷新最短研制周期记录,实现高质量首飞。
数字空间站:
建立“数字孪生体”,实时同步监控和状态预测,保障空间站在轨运营。
构建“三站协同”体系,集成数字空间站、地面测试站和在轨空间站,实现虚实映射。
在关键任务(如舱段转位、航天员出舱等)中,通过数字仿真提供高效支持。
5
结论与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提出了航天系统工程 2.0 的概念、方法和总体框架,旨在促进组织变革、流程变革、方法变革,提升工程实践的管理水平和科研生产能力,为支撑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企业集团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及团队介绍
作 者:侯俊杰
责任编辑:杜蔚杰
JME学院简介
JME学院是由《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18年创建,以关注、陪伴青年学者成长为宗旨,努力探索学术传播服务新模式。首任院长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监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两刊主编宋天虎。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添加小助理-暖暖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学院官方群!
更多精彩视频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西北工大张映锋教授团队:数字孪生驱动的复杂产品智能运维服务体系与核心技术丨JME文章推荐
长沙理工胡林教授团队: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分配与参数匹配研究综述丨JME文章推荐
西北工大詹梅教授团队:塑性成形快速数值仿真方法的研究进展丨JME文章推荐
华侨大学徐西鹏教授团队:磨粒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丨JME文章推荐
大连理工大学宋学官教授团队:智重装备的多学科一体化优化设计丨JME文章推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九华教授团队:面向绿色高效磨削的振荡热管砂轮磨削温度与强化传热分析丨JME文章推荐
电子科大汪忠来教授团队:基于RMQGS-APS-Kriging的主动学习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丨JME文章推荐
湖南大学熊万里教授团队:箔片气体动压轴承研究进展综述丨JME文章推荐
航天大型薄壁回转曲面构件成形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挑战丨JME文章推荐
太原理工大学黄庆学院士团队:宽厚板板形测量系统与标定方法研究丨JME文章推荐
重庆大学的余华教授团队:适用于输电线路监测的自供电无线在线监测系统丨JME文章推荐
燕山大学的温银堂团队:基于超分辨率改进Faster R-CNN的点阵结构内部缺陷判识方法丨JME文章推荐
王树新院士团队:面向微创手术器械臂的可变刚度机理综述 丨JME文章推荐
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团队:考虑齿轮齿条动态激励的山地齿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丨JME文章推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张一喆、祖宏林、张志超:不同线路条件下高速列车轮轨力的试验研究丨JME文章推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团队:动力电池云端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综述丨JME封面文章
厦门大学郭景华团队: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网联混合动力汽车队列控制丨JME封面文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行教授团队:压差式多节串联管道机器人越障时动力学演化规律及减振分析丨JME封面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为《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题目及要转载的公众号ID以获取授权!
联系我们:
联系人:暖暖
电话: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网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