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报》、CJME两刊联合征稿 | 纪念张启先院士诞辰100周年专栏

学术   2024-11-26 17:03   北京  

 提示点击上方"机械工程学报"关注我吧


为纪念我国空间机构学与机器人技术奠基人张启先院士诞辰100周年,《机械工程学报》和CJME两刊特设立纪念专栏,诚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以缅怀和传承张先生“献身科学、勤劳一生”的崇高精神,弘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使命担当

张启先院士对我国空间机构学理论及应用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并以敏锐的眼光和无畏的勇气,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我国机器人机构学领域多项前瞻性研究。本专栏旨在缅怀张院士的科学精神,回顾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与教育贡献,并助力机构学与机器人学领域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两刊专栏将以纪念张启先院士的崇高精神为宗旨,展示机构学与机器人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励更多科研工作者继承与发展张先生的学术思想,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一   征稿方向
两刊专栏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领域:
1、机构分析与综合
2、机构与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
3、并联机构与机器人
4、可重构机构与变形机器人
5、柔顺机构与软体机器人
6、折纸/折展机构与机器人
7、航天机构与空间机器人
8、仿生机器人
9、医疗康复机器人
10、微纳机器人






二   客座编辑团队

丁希仑 教授



丁希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机器人机构学与仿生机器人设计方面的研究。兼任国际机构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机器人学和机械电子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空间机构分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服务机器人专委会、CAA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学术期刊Robotica、ASME Transaction 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2013-2019)的副主编,Mechanical Sciences、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的编委等。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以及国防、北京市和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累计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4部,合作出版中英文著作各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0余项。





戴建生 教授



戴建生,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IEEE 和 ASME 双 Fellow。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伦敦国王学院荣誉教授,国际机器人著名期刊 ROBOTICA (Est. 1983) Editor-in-Chief,高等教育出版社“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共同主编。
2015年获得 ASME 机构学与机器人学学术最高奖,为50年来第27位。2020年获得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最高奖:ASME机械设计最高奖,为66年来第58位,首位华人获奖者。2023年获得 IFToMM 卓越成就奖,为21年来第15位。2021年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外,还获得了 2019年的 AT Yang 理论运动学奖,2018年的 Crossley 奖,以及 2010年的伦敦国王学院“卓越博士指导教师奖”(每年一名)。
共发表700余篇学术论文,9部中英文专著,h-因子 75。授权专利79个,含4个国际专利。毕业50余位博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澳洲等著名高校;数位创业于伦敦、意大利、新加坡、中国等地;数位在国际五百强公司供职。




高峰 教授



高峰,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到2004年任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和校长, 2009年至2013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美国ASME机构与机器人委员会委员、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Robotica、Engineering、Journal of Mechanisms and Robots等国际杂志编委、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期刊副主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技术进步奖、美国ASME达芬奇设计发明奖、六部委颁发的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任务先进个人。科技冬奥高山滑雪六足机器人被遴选参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成就展,并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王田苗 教授



王田苗,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仿生结构领域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北航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特聘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北京大区主席等。作为首席科学家,曾分别担任国家863计划“十五”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十一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及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还先后担任过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从事30年人工智能与移动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研究,分别在西安交大、西工大、清华大学、意大利国家仿生力学实验室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去南极参加过第29次南极科考机器人无人值守试验,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十余项,出版著作3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张宪民 教授



张宪民,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精密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全国模范教师(2001),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等。历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2003.6-2007.12)、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1-2012.12)、院长(2013.1-2022.12)。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学、精密与智能制造装备、机器视觉、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发表SCI、EI索引论文5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国内外各类专利200多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22)、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8)、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8、2013)、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国家优秀专利奖2项。





李端玲 教授



李端玲,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8年被评为校青年教学名师,获“校友奖教金”、北京移动教学创新奖等。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周年优秀项目负责人。获7篇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CJME创刊35周年“优秀作者”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1项,同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本,译著1部。多次获得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等称号。任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学会及计算机协会等学会下的机器人分会委员、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头颈专业委员会成员等。





文力 教授



文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机械学院机电工程及自动化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机器柔性触觉、水下及深海机器人、跨介质机器人、柔性电子、AI赋能机器人。担任机器人领域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IEEE TR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IJRR), Soft Robotics等多个期刊的编委及副主编。





吕胜男 教授



吕胜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空间折展机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机械工程学报等本学科领域权威国际期刊上及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2023年IFToMM World Congress最佳论文提名奖、2015年IEEE/IFToM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s and Robots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13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等。授权发明专利13项。担任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 Research(IJRR)编委。










三   稿件要求

论文应未在国内外刊物或会议上公开发表或宣读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理论严谨、内容翔实、测试验证丰富,对学术界和工业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稿件文种:中、英文,稿件类型:综述,研究性论文。







四   投稿须知

中文刊投稿

1.请登录网站 http://www.cjmenet.com.cn,注册用户,按“向导式投稿”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2.在投稿系统的“栏目选择”中勾选:“张启先院士”专栏。
:请填写授权书,与投稿文章一并打包上传(无手写体签字的授权书视为无效投稿)。

英文刊投稿

1.登陆官方系统: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hme

2.稿件标题前添加"ZQX"以区别专栏来稿







五   重要日期

两刊专栏截稿时间:2025年2月28日




编辑部联系人:罗晓琪(中文刊

电话:010-88379011

E-mail: luoxiaoqi623@126.com

谢雅洁(英文刊

电话:010-88379909

E-mail: cjme_xie@163.com


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

机构学与机器人的新技术,

共同推动机构学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关于我们

《机械工程学报》简介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简介







责任编辑:杜蔚杰
责任校对:张   强
审      核:张   强

JME学院简介

JME学院是由《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18年创建,以关注、陪伴青年学者成长为宗旨,努力探索学术传播服务新模式。首任院长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监事长、《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两刊主编宋天虎。

欢迎各位老师扫码添加小助理-暖暖为好友,由小助理拉入JME学院官方群!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JME学院视频号~

寻觅合作伙伴

有一种合作叫做真诚,有一种发展可以无限,有一种伙伴可以互利共赢,愿我们合作起来流连忘返,发展起来前景可观。关于论文推荐、团队介绍、图书出版、学术直播、招聘信息、会议推广等,请与我们联系。


感谢关注我们!我们《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将努力为您打造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学术媒体


推荐阅读


回首2023:一万里跋涉,驰而不息——《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2023年大事记

《机械工程学报》2022年度最受关注论文榜单
2023年JME学院网络公开课汇总
2023年AMF论文推荐汇总
2023年CJME论文推荐汇总
2023年《机械工程学报》论文推荐汇总
CJME 2023年度最受关注论文榜单
版权声明:

文为《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需要转载的文章题目及要转载的公众号ID以获取授权!


微信投稿、转载等:

联系人:暖暖

电话:010-88379909

E-mail:jme@cmes.org

网 址:http://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哟

机械工程学报
稿件查询,过刊浏览,机械领域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